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饲料原料以及产品作为非洲猪瘟病毒的良好载体,成为规模化猪场中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会延长致病性。因此,规模化猪场对于饲料的生产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文章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特征及耐受性,综述了规模化猪场饲料生产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以及饲料的生产、运输及投喂等环节的关键点,为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病毒从饲料途径感染猪群,以及怎样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保障猪场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2018年8月份我国暴发首例非洲猪瘟,导致2018—2019年我国能繁母猪数量下降,生猪出栏数量下降,导致猪价飞涨。在巨大利益驱动下,一些猪企全国范围内采购后备母猪,加速了猪群全国范围的大流转。非瘟背景下,受全国猪群流转、后备猪引种标准降低、后备猪隔离驯化不充分,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毒株多,变异快,疫苗交叉保护差等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部分地区的猪场频繁发生,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非瘟背景下,猪场如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进行有效的防控成为广大养猪业同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空气过滤和药物预防等方面对该病的防控展开探讨,以期能为养猪业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8年8月2日辽宁省沈阳市检验出首例非洲猪瘟以来,国内养殖场都饱受非瘟之苦,全国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大多猪场都出现了空场或主动减群的现象,如今由于产能的不足,生猪价格一涨再涨。猪肉涨价了,幸存下来的猪场收入丰厚了,风险意识也提高了;遭受非瘟打击的猪场,老板们眼见  相似文献   

5.
李秀生 《猪业科学》2020,37(5):131-133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影响巨大。该病一旦发生必须依法全群扑杀,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养猪户们谈"瘟"色变,即使猪价在高价位徘徊,但人们也心存余悸,不敢扩大养猪规模。但是,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体系,既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又必须全面提升猪群免疫力,才可以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等。非洲猪瘟病程短,死亡率可高达100%,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加强猪群管理、增强防控意识、饲料控制、定期消毒和驱虫等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猪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8-08-03国内首次确诊非洲猪瘟,随后在国内多地出现疫情,严重威胁我国养猪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与疫苗可用,抓住关键点,建设完善、可靠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护猪群免受非洲猪瘟病毒侵害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正>一、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绿化和建设施工的影响1.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的影响我国的非洲猪瘟防控应急预案规定,当发生ASF(非洲猪瘟)疫情后,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时,疫点的定义为相对独立的规模化猪场和养猪户,以病死猪所在的场(户)为疫点;散养猪以病死猪所在的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根据安吉县地域特点,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生猪安全养殖,进一步推进非瘟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一、存在问题及防控难点1.大规模猪场附近存有零星小猪场或散户。因其防疫较为薄弱,存在隐患,非洲猪瘟扩散传播渠道复杂,小猪场一旦发病,将影响到附近的大规模猪场。2.传播途径不确定,难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发生后,短时间在我国多地散发,使我国生猪养殖业遭受极大损失。面对非洲猪瘟疫情的考验,一些猪场损失惨重,清场停养;而另一些猪场却能够运筹帷幄,逆境重生。在非洲猪瘟发生前,我国的养猪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且专业分工不明显;养殖模式也较为传统,没有形成有主导地位的龙头育种企业。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养猪生产工艺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养猪业界在经历早期惨痛的教训后便做出响应,迅速摸索出成功的防控技术。在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中,各大养殖企业对养猪生产模式进行了多个层面的升级。在后非洲猪瘟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非洲猪瘟疫情后的变化与机遇,如何进行安全、科学、智慧的生产管理成为规模化猪场盈利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猪场生产管理中的5大关键点和措施,以期保障养猪企业在后非洲猪瘟时代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呈点状散发,并未出现区域性流行,说明疫情在我国整体可控。但防控非洲猪瘟仍将是一场严峻而持久的挑战。对广大养殖户来说,当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生物安全,在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同时也要做好其他疫情的防治。本文从完善猪群管理、严格养殖人员管理和规范猪场车辆通行管理等3方面展开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论述,以期为养猪企业防控非洲猪瘟的部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1,(5)
非洲猪瘟自暴发以来,对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使得养殖户养殖信心受到重创。值得注意的是,猪场猪群的饮水管理与生物安全控制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它事关猪场的效益高低和管理成败。猪场在给予优质饮用水的时候,要做好饮水管理工作,尤其要做好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母猪等不同阶段猪群的饮水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环境下饮水生物安全防控,确保猪场的饮水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8年8月3日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很快传播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养猪行业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前提下,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成为了防控非瘟的重要手段,国内各大养殖集团在不断试错总结的过程中基本摸索出了比较成熟的生物安全体系,而中小型猪场及部分复养需求较大的猪场对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知识储备,对猪场消毒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消毒药在猪场生物安全构建和紧急情况处置中的应用变得空前迫切。  相似文献   

14.
郝晓慧 《兽医导刊》2019,(4):102-102
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疫病,为了切实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保证养殖者的经济利益,猪场应重视非洲猪瘟的预防工作,持续提高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意识,有效降低猪群死亡风险。本文从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途径入手,提出了几点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猪场开展复养,首先要考虑的是非洲猪瘟复发风险,在目前非洲猪瘟病毒毒力并没有减弱以及缺乏非洲猪瘟疫苗和治疗药物的复杂情况之下,要想降低非洲猪瘟复发风险,主要从减少外部非洲猪瘟病毒传入,降低猪场内环境非洲猪瘟病毒载量,提高猪群抵抗力、减轻非洲猪瘟毒力和危害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非洲猪瘟防控及快速复产核心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生物隔离、单元格化、环境消毒、营养冗余、饲料熟化、检测方法、定点清除、禁止使用非法的非洲猪瘟疫苗、加强猪群的保健以及生物安全以及有效落实防控"八条禁令"等几个方面的防控措施以及复产的核心技术,对猪场的核心猪群进行优化,使商品猪的出栏量得到提升,并为猪场的养殖管理提...  相似文献   

17.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稳产保供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数字技术在养猪业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效率,促进猪群健康、安全生长。本文阐释了传感器类设备、脸部识别类设备和疫病监测类仪器在规模化猪场的具体应用,希望对智能设备在规模化猪场的使用提供积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2018年我国首次确诊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各规模化猪场纷纷进行了非洲猪瘟防控的探索,根据非洲猪瘟病毒通过接触传播且传播速度慢的流行特点,有关猪场发明了精准清除策略,推广后得到了业内人员的广泛认可。然而随着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和基因缺失株(又称为“疫苗株”)的出现,这一方法已经不如之前那样有效。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以及精准清除策略的回顾,分析了当前猪场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弱毒株和基因缺失株并存和干扰等现状,总结了非洲猪瘟诊断与防控策略。根据目前的情况,生物安全依然是预防非洲猪瘟最根本的方法,精准清除需要更加严格的采样和检测,对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和疫苗株的猪群进行更专业的精准清除,同时需要加强对各种应激因素的控制,提高猪的抵抗力,减少非洲猪瘟病毒弱毒株潜伏感染猪的排毒量。希望本文能为我国防控和根除非洲猪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