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桂玲 《中国蜂业》2010,61(3):52-53
冬季(12月,1月,2月) 天气:昼短夜长,气温低,但有时天气较温暖,蜜蜂会外出爽飞. 饲料储备:在秋季,寒冷天气到来前确保每群蜂有27~32千克的饲料储备. 蜂团:外界温度低于12℃时,蜜蜂不再出巢.气温继续降低,蜜蜂便结成蜂团,处于蜂团内外的蜜蜂不断交替位置.外界温度低于0℃时,蜜蜂仍可以把子脾周围的温度维持在33℃~34℃.  相似文献   

2.
祁建成 《中国蜂业》2005,56(2):16-16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油菜提早抽苔开花流蜜,根据蜜蜂自然生活规律和本地区早春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蜂群复壮往往滞后.我地区2月份白天气温平均7℃左右,夜晚则在0℃上下,甚至降至零下2-3度.据此,白天箱内温度尚可,夜间则往往回缩,护不了周边子脾,严重影响繁殖.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晴天多,雨天少,气温一般维持在3℃~15℃之间,最低气温在0℃~2℃,偶尔有的年份有特强寒潮,气温降至-10℃以下,但时间不长,气温回升较快.在连续天晴高温日子,蜜蜂仍会飞出巢外,对蜂群的耗蜜和蜜蜂寿命都大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初春时节,常有蜜蜂在天气好时出巢试飞和排便,但由于气温低,出巢的蜜蜂回不了巢,冻僵在蜂箱周围,给春繁带来一定损失.可用下面一法使"假死"蜜蜂安全回到原箱.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普里莫尔斯基(Primorsky),属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位于北纬43°~48°,冬季气温通常在零下40℃,东方蜜蜂(Apis cerana)是本地蜂种,蜂螨原始寄主是东方蜜蜂,在当地早已存在.19世纪末,乌克兰移民从欧洲引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经过近百年的繁衍而来俄罗斯蜜蜂.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昆明相对暖和的冬季(1月份)、气温2~20℃,选取群势相对较强的东、西方蜜蜂各6群,观察、测定,比较东、西方蜜蜂从早晨(2~4℃)到正午(18~20℃),采集蜂最早开始出巢采集的时间,出巢时采集蜂体表温度、外界温度以及整个时间段的采集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出巢时间较西方蜜蜂早,开始出巢采集时外界温度较西方蜜蜂明显低;东、西方蜜蜂出巢时体表温度都较外界温度要高。  相似文献   

7.
暖冬是指华北、东北地区冬天应该比较寒冷,但恰恰相反,天气并不是那么寒冷。所说的暖冬与冷冬,是按照30年以上的平均气温资料来定的。30年以上的平均气温资料显示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是零下20℃左右。如果该地区某年的气温高于零下20℃就偏暖,而从1984年到去年,东北、华北地区的每年冬天的气温都高于该地区30年以上的平均气温,所以把华北、东北地区的冬天确定为暖冬。  相似文献   

8.
1越冬技术 獭兔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它的最适温度15—25℃,最低临界温度为5℃,环境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獭兔难以适应,易发病,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仔兔窝内最适温度是30-32℃。当温度降至18—21℃时,仔兔难以生存会出现冻死。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多在零度以下。甚至零下几十度,寒冷漫长的冬季,给獭兔的安全越冬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9.
1月 1月节气有:小寒、大寒。本月气温最低,天气寒冷。根据箱内声音,箱外死蜂和蜜蜂排泄物等,判断蜜蜂越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经常清扫巢门口,勤掏箱底,清除死蜂;下雪后要及时清扫积雪,保持外包装物干燥,注意防火,防止鼠害,避免震动蜂群。……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2019年5月12日查蜂时发现,有二强群蜜蜂在巢门口和隔板外大量聚集,一般都认为是闷热所致,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图1,图2)。笔者的蜂群是4月份柑橘花期过后连续十来天下雨,也一直没空检查,现在开箱看到这种情形,箱内并不热,气温也不高,只26℃左右。再者,如果是气温高、巢内闷热、通气不好,那为什么没有蜜蜂在巢门口扇风?隔板外蜜蜂为什么也不散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