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初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2010年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如何理解和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是关系我国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性措施之一,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城镇化进程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现实调查情况,对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难点及对策作粗浅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5.
1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意义1.1统筹城乡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进入21世纪,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已不再是农村的土地问题,而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这一战略,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考察和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弹性,对于拓宽劳动力就业渠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原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究竟采取何种对策解决,现提出如下思考:一、采用多元化安置,实行多向分流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15日,副省长王守臣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作了总结讲话.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  相似文献   

10.
"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在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嘉道之际,兴盛一时的乾嘉汉学在总体上开始走下坡路,但在原有汉学不发达的地区却呈现局部上升的趋势。嘉道间福建鳌峰书院学风转变就反映了这点。当时福建境内社会危机加剧,促使福建学者关注现实,思想逐步由虚空转入务实。在传统士人眼里,社会风俗的变化与学术人心的改变紧密相关。于是反思学术人心成为扭转危机的重要途径。陈寿祺等人通过改革作为福建书院教育中心的鳌峰书院,促使福建的学风发生了变化,在福建兴起崇经致用的新学风。同时,陈寿祺所倡导的学风也体现了注重经世致用、汉宋学并重等嘉道以后的汉学新风气。  相似文献   

12.
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舞蹈艺术来说,意境美的创造是其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是舞蹈的灵魂。意境不仅对主题起到深化的作用,而且还会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舞蹈的意境创造要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称之为艺术品并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领导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协调职能的发挥。协调具有预警功能、协同功能和应急功能。在高校管理中发挥协调职能要面对目标多元化、系统无序化、权威趋弱化等高校特有的现象。高校领导要以目标凝聚人 ,以组织管理事 ,以影响感召人 ,提高领导者独特的协调技巧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图书馆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本文就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期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论述了加强对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如何做好期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特点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高度的契合性,该课程混合式教学体现了灌输启发统一论、接受与态度改变论和素质素养要素论的要求。线上教学重在对"五观""是什么"的灌输,线下教学重在对"五观""为什么"的启发以及对"五观"情感的培育。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使学生改变错误的态度,确立正确态度,接受"五观"并内化与其相应的意识,为提升运用"五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林业资源及其科学经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峰峦叠嶂,沟谷纵横,垂直景观明显,地势、地形、气候、土壤等各地差异很大。本文根据我省高寒阴湿地区土壤、气候、地貌类型的不同,结合甘谷、武山、西和、礼县、宕昌、漳县、渭源、岷县八县的情况,划分了二个立地条件类型,并根据林业及水土保持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各地区自然条件的优势,提出了林业及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不同中微量元素在雪茄烟上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比了增施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雪茄烟烟叶产量、产值、等级结构及表观品质的影响。中微量元素施用能够提高烟叶总产量,其中施用锌肥总产量提升最高可达1716kg/hm2。施用Ca、Mg、Zn和B通过提高中上部烟叶茄衣、茄套产量,改善烟叶等级结构,从而提高产值。施用B处理茄衣产量和烟叶产值均最高,分别可达到21.36%和16.7万元/hm2。施用中微量元素能调节叶表观质量以及烟叶化学协调性,但并无显著性提升。因此,在丹江口烟区增施中微量元素有利于雪茄烟生长,其中增施适宜B肥有利于烟叶产量、茄衣产量及经济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从人格、学识、艺术、身体、形象五个方面全面加强修养,提升魅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了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模型测算出我国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重功利、轻理想信念,重个性自由、轻纪律约束,是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价值取向的失衡表现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够,育人意识淡薄。应强化师德和学风校风建设,以"八荣八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师德建设促进教风的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