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瓜霜霉病作为一种毁灭性的叶部病害,早期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介绍了丝瓜霜霉病的症状识别、发病原因,为提前预防打好基础,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合理用药防治,达到高效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昆山市陆家镇蔬菜基地及广大菜农为提高丝瓜生产水平,近年来积极探索丝瓜生产技术,由露地栽培转向设施避雨栽培,由常规生产向反季节栽培发展,并按照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组织生产。2007年示范推广丝瓜再生新技术,对提高我镇丝瓜产品质量和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就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霜霉病霜霉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其病原为霜霉菌科多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  相似文献   

4.
棱角丝瓜,别名八角丝瓜,高产优质、抗性强,其肉质细腻柔软、清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我镇唐举村种植的棱角丝瓜产量高、品质特别优异。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1 霜霉病 霜霉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其病原为霜霉菌科多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 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的春季,或秋季从白露开始容易发生流行.定植后浇水过多或土地粘重、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6.
丝瓜一代杂种丰抗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丝瓜自交系KR~(91─1─1)为母本,2─1─1为父本配组的杂种一代丰抗,生长势较强,第一雌花着生10.67节,较早熟,瓜长62cm,瓜色深绿,平均每667m~2产量为1579.8kg,比对照品种东莞双青丝瓜增产33.2%,比夏棠1号丝瓜增产30.6%,较东莞双青丝瓜抗霜霉病和白粉病。适宜华南各地春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7.
从地方品种湘潭肉丝瓜中选出优良自交系02,从引入丝瓜资源中选出自交系03,杂交配制成一代杂种翠绿早丝瓜。该品种生长势强,较抗丝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早熟,第1雌花节位7-8节;瓜条棒形、匀直,表皮青绿色,果肉脆嫩、味甜;果长26-28cm,粗6-7cm,单果重约450g,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8.
从地方品种上蔡巨型1号长条肉丝瓜中选出优良自交系15,从外引丝瓜资源雅绿13号中选出自交系13,杂交配制成一代杂种驻丝瓜9号。该品种生长势强,较抗丝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早熟,第一雌花节位8~9节,比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早5~6d采收;瓜条棒形,匀直,表皮青绿色,果肉脆嫩,味甜;果长40~42cm,果粗5~6cm,单果质量约450g,生长期全程带花。露地栽培每667m。产量3000kg左右,比长沙肉丝瓜增产20%以上。己在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丝瓜种植经济效益较好,大棚丝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因为棚室内较为特殊的环境条件,多种病虫害流行,有时多种病害混合发生,给病害诊断增加了难度,再加上用药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导致生产效益受损。为此,我们调查了丝瓜主要发生的病害,并总结出了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1病害种类1.1霜霉病丝瓜霜霉病病原为古巴假霜霉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田间排水不良,均有利于该病发生。大田栽培病菌借风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是我国各黄瓜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田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丝瓜、南瓜、冬瓜、苦瓜、甜瓜等瓜类作物。  相似文献   

11.
李磊 《蔬菜》2004,(2):49-49
瓜类作物包括黄瓜、甜瓜、西瓜、丝瓜等,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发病害及防治。1.蔓枯病 茎蔓是最主要的受害部位,苗期发病以嫩茎为主,受害部位出现湿润状、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生长期发病多在  相似文献   

12.
陈铣 《蔬菜》2018,(7):54-58
为筛选高抗霜霉病的丝瓜品种,采用苗期人工接种对72份丝瓜品种材料的霜霉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病情指数在3.3~72.7,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品种材料分别有12、21、22、14、3份,分别占试验品种总数的16.7%、29.2%、30.5%、19.4%、4.2%。丝瓜品种材料的来源地与抗病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筛选出12份高抗霜霉病的品种材料,分别为3号棱角、春丰、春绿、翠秀花点、绿胜二号、美的大肉花点、春绿夏棠、汇丰大肉、翠绿、六叶香棱、绿冠和碧丽喜,以期为生产用种和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育苗。品种选择。选用早期产量高,耐低温、耐弱光,长势旺,连续结果性强,对霜霉病、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如蛇形丝瓜、江蔬1号、五叶香、早杂1号等。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霜霉病俗称"火龙"、"跑马干",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该病能大大缩短黄瓜的开花结果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特别是设施栽培的黄瓜,一旦发病,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丝瓜、南瓜、冬瓜、苦瓜、甜瓜、瓠瓜等其他瓜类作物。1症状特点黄瓜霜霉病在黄瓜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花和卷须。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的褪绿斑点,逐渐呈黄褐色不规则形斑,潮湿时病斑背面产  相似文献   

15.
白皮丝瓜的口感较肉丝瓜香甜,且采收期保持色白、不变褐,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种植农户的青睐,在衡阳地区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秋延后白皮丝瓜的产量和商品性有所降低。为此作者对4个白皮丝瓜品种开展了连续2年的秋延后栽培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衡阳地区作秋延后栽培的白皮丝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栽培可明显缩短白皮丝瓜的生育期、降低其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提高丝瓜的产量和品质;1627白皮丝瓜和雁白一号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衡阳地区推广作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6.
瓜类蔬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最早发现于北美的古巴(1886年)。我国最早报道于1912年,在湖南省的南瓜上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有记载的霜霉病的寄主有黄瓜、甜瓜、南瓜、西葫芦、瓠瓜、笋瓜、西瓜、冬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11种栽培植物及1种野生植物总状盒子草(Actinostemma lobatum vat.racemo—sum,台湾)。但是,其中主要是在黄瓜、甜瓜等少数蔬菜上为害较为严重。因此,本文的内容主要根据黄瓜及甜瓜霜霉病进行描述及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一代杂种乳白早丝瓜生长势强,较抗丝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早熟,第一雌花节位7~8节,比长沙肉丝瓜早5~6天采收;瓜条棒形,中粗,匀直,表皮乳白色,果肉脆嫩,味甜;果长30~32 cm,果粗6~7 cm,单果重500~600g.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3 000~4000kg,比长沙肉丝瓜增产27.8%以上.  相似文献   

18.
短棒早丝瓜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棒早丝瓜生长势强,较抗丝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特早熟,第一雌花节位5~6节,比对照品种长沙肉丝瓜早7~8天采收.瓜条短棒形,较粗,匀直,表皮青绿色,果肉脆嫩,味甜.果长20~22 cm,果粗7~8 cm,单果重350~400g.露地栽培每667m2产量3 000kg以上,比长沙肉丝瓜增产35%左右.  相似文献   

19.
葫芦科霜霉病在全世界野生和栽培的葫芦科植物上普遍发生。仅香瓜属就有70多个国家作过报道。在人类栽培的12种葫芦科植物中有9种遭到了瓜类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 et curt)的侵害。其中受害严重的有黄瓜、香瓜、南瓜和西瓜。在我国,霜霉病主要为害黄瓜和丝瓜,是多数地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20.
粤优丝瓜是以汕头丝瓜自交系D2为母本,以雅岗丝瓜自交系S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及分枝力强,坐果率高,果实棍棒形,匀称,皮色绿白,瓜纵径49.0cm、横径4.8cm,肉厚0.77cm,单瓜质量0.33kg,味清甜,每667m2产量2000~2500kg。抗枯萎病,高抗疫病,耐霜霉病,适宜广东省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