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遗传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生产大类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教学中发现的课程思政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学生“三农”服务意识为目标,利用遗传学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科学理念为支撑,提出一体双翼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重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措施与东北农业大学“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动科精神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三农”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爱校、爱院的母校情节。培养学生树立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的青年创新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农情怀”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将厚植“三农情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农林院校践行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福建农林大学开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厚植三农情怀、培养新农人为目标的植 物生物技术课程体系,该课程将思政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文化养成和教学评价五个模块有机融合,引入“三农” 系列讲座,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巧妙衔接,采用环境熏陶、知识拓展、文化引 领、情感体验、宣传感染等形式助力学生三农文化养成,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夯实了基础,也为同 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为我国农村发展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注入了新内涵.丽水学院商学院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专业,它以服务丽水和浙江其他地区农村及其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经济管理、精于经营运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涉农经济与经营管理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高原地区园艺专业发展特殊的地区需求,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园艺专业教学模式,培养高原园艺新农科应用型人才。本文紧紧围绕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资源环境概况调查及未来农业发展重点产业调研分析结果,提出实践教学目标应紧密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农业发展重点需求实施教学路径。通过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调整、实践材料和过程的优化、模块化开展教学与实践。将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后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创新实践竞赛、“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技能大赛与甘孜高原特色植物相结合。培养高原地区园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厚植学生“三农”工作的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提高高原地区园艺专业教学的服务性和地方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背景,研究“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果显示,依托于大气科学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综合性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但只有极少数毕业生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对口的工作.因此,应在协同创新环境下重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出拥有坚实气象知识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领军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及三农,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想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到其中,重点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和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涉农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一直都是中职农类学校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现代化政策的重要性保障,因此必须要重视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建 设工作。本文主要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涉农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研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中职学校涉农专 业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展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促进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加拿大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加拿大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北京农学院实际,论述了在治校方面,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做好“校长治校、专家治教、教授治学、教师治课、学生治心”五项创新工作。同时指出北京农学院要发展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始终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的第一社会责任,并以科普为载体,服务京郊“三农”;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大批面向基层,“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推动“三农”发展,是实现我国农村长治久安的重要手段。我国“三农”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尤其是农民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弱,综合素质不高。高等农业学校作为为“三农”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培养大批高素质农村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是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农商科专业为切入点,强化服务"三农"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双重目标培养下,围绕4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实现农业职业教育各方资源共建共享,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探讨培养合格的农商人才,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雅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405-2408
加强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3个方面的意义,即提高农科大学生的核心发展力,提升农业高等教育的质量,加快我国“三农”科学发展的步伐.研究中发现,目前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主体客体化、教育内容狭隘化等突出问题,据此,要通过“四个结合”,即以个性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塑造创新素质,以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巩固专业思想,以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完善培养机制,以先行先试与稳步推进相结合建立长效工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行湖北岁出支行认真腥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平台.以信贷融资为杠杆,以实现“服务三农全覆盖”和解决“三农客户融资难”为主要工作目标,不断刨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优化信贷业务流程,不仅提升了对“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提升了对新农村建没的融合力和业务发展品质,切实发挥了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胡承霖精神是服务“三农”的创业、创新、创造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大别山道路”的主要内涵是面向“三农”,艰苦奋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把握胡承霖精神与“大别山道路”的内涵,必须走进“三农”,艰苦创业,人才植根江淮大地;立足“三农”,科学创新,研究做在田间地头;献身“三农”,不懈创造,实践成就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部《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农业强国”精神引领下,文章提出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新农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学专业核心课程“作物栽培学”为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增加思政元素,培养专业自信和“知农爱农”情怀;将课程讲授内容纵向重构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模块;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堂研讨”的知识提升教学模式;联合试验站,构建“教学内容+田间实物”相结合的虚拟实物化课堂;基于OBE理念,组建“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企业导师”双师培养团队。以上课程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农学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实践经验,提升了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农类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业教育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中职农类专业来说,创业教育不仅能解决涉农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未来支撑.中职学校农类专业必须构建并实施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创业教育,切实解决农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将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为加快发展乡村农业与文化经济,促进生态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匮乏的问题。本文针对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与人才类型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内涵式教学、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及关注学生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应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增强师资力量,转变培养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多维融合学科知识教学则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双创”背景下,为社会培养具有“双创”素质的人才是各高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而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双创”教育的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对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改革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实践改革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最后围绕改革策略展开了讨论,指出要想使实践教学改革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专业特征和学生情况开展打造实践基地、开发专业软件等活动,旨在为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向社会输送“三农”人才的农业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客观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探究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路径,即筑牢“弘农爱国”之基、弘扬“厚德质朴”之风、树立“求真创新”之志、传播“包容奋进”之声,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支撑极其重要。北京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先进技术技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专业化人才的重要使命。针对北京郊区的发展定位及现代农业发展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办学现状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首都“三农”及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优化农业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培养造就更多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涉农专业人才,有效增加京郊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效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质量,促进京郊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推进首都乡村的绿色、低碳、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不 足,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不得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危机,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 人才培养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双创”的社 会氛围中,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学生培养为 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我院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平台,大力加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建设,在克服自身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中不断探索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从农业类中专校向专业特色比较鲜明、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明显提高的万人高职院校的历史性跨越,为“三农”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世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