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是小袋纤毛虫重要的保虫宿主,主要寄生在大肠段,对肠黏膜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猪只感染小袋纤毛虫的比率为17%~100%,一般以热带、亚热带较为严重[1]。笔者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镜检,检查了广东珠三角5个现代集约化猪场的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同时还对猪群消化不良性下痢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猪场除乳猪外,种猪、保育猪、生长猪、育肥猪的消化不良性下痢粪便含虫率均十分高(55.7%~92.91%);而各猪场、各年龄段的猪只正常粪便的含虫率均非常低,最高的生长猪为7.69%;另外,猪群消化不良性下痢的比例也很高,生长猪高达37.34%,育肥猪高达29.41%…  相似文献   

2.
猪结肠小袋虫病也称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袋形科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肠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主要危害仔猪,导致下痢,逐渐消瘦、衰弱、严重者陷于虚脱,造成死亡。为了解结肠小袋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对3个县6个猪场的调查结果简介如  相似文献   

3.
<正>结肠小袋虫病是中小型规模猪场的常见病,饲养环境为半密闭猪舍,以20~40千克的培育猪为主。经对9个发病猪场调查,有2个猪场是从外地引进仔猪,发病猪经诊断是猪结肠小袋虫病和猪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而导致大批发病,死亡率较高。其他几个发病猪场均是自繁自养,经诊断为单纯断奶仔猪结肠小袋虫病。1病原猪结肠小袋虫属纤毛虫门、动片纲、毛口目、小袋科、小袋属。虫体较大,在发育过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沉淀法检测了12个规模化猪场1097头生猪的粪便样品。结果12个猪场全部都检测到了结肠小袋纤毛虫,场阳性率为100%;各猪场的感染率为22.2%~83.1%。不同生长阶段的感染率为:种公猪41.3%,繁殖母猪40.0%,哺乳仔猪10.1%,保育猪26.8%,育肥猪53.7%。在检测的1 097份粪便样品中,有416份阳性,感染率37.9%。结论12个猪场各生长阶段的猪均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以育肥猪最为严重,种猪次之,哺乳仔猪则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江西省泰和县规模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于2018年3~5月随机选取泰和县周边5个规模化猪场,并采集5个猪场中不同年龄段腹泻猪共计100份粪便样本,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观察。检测结果显示,34份样品为小袋纤毛虫阳性,阳性率为34%;在25份哺乳仔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2份,阳性率为8%;在25份保育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9份,阳性率为36%;在50份育成猪样本中,检测出小袋纤毛虫的有23份,阳性率为46%。5个猪场检测结果均为小袋纤毛虫阳性,猪场阳性率高达100%,各猪场感染率为20%~50%。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江西省泰和县规模化猪场均有小袋纤毛虫感染,且各阶段猪均有感染,感染率从高到低为:育肥猪、保育猪、哺乳仔猪。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龙岩市部分猪场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的感染情况,采集龙岩市不同县(市、区)4个猪场不同年龄阶段猪群的245份粪便样品,进行直接涂片镜检检查。结果表明,4个猪场均检查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平均感染率33.5%,其中种公猪感染率最高为51.7%,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低为10.0%;2个猪场检查到猪等孢球虫感染,平均感染率2.0%,其中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感染率分别为5.2%和4.8%。调查结果为猪场采取合理措施防治猪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等孢球虫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密云县猪场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笔者陆续发现了猪结肠小袋虫病。发病的猪场都是小型规模猪场,饲养环境为半密闭猪舍,以20~40千克的育肥猪为主。经对发病猪场调查,有2个猪场从江苏引进仔猪,发病猪经诊断是猪结肠小袋虫病和猪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而导致大批发病,死亡率较高。其他几个发病猪场均是自繁自养,经诊断为单纯猪结肠小袋虫病。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4):98-101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化猪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安庆市宿松县和潜山县、滁州市琅琊区、合肥市长丰县、阜阳市颍上县和六安市裕安区7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500份,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猪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1.00%,共检出结肠小袋纤毛虫、球虫、毛滴虫、类圆线虫和食道口线虫等虫种,其中以结肠小袋纤毛虫、球虫和毛滴虫为主要感染虫种。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规模化猪场蠕虫的防控较好,建议加强对肠道原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猪病例中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目前福建省猪场中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情况,对300头来自福建省各地的病死猪进行似蚓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隐孢子虫以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虫等寄生虫进行检查。结果显示:300头病死猪中检出92头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检出率为30.7%;1头有隐孢子虫感染,检出率为0.3%;未检出似蚓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溶组织内阿米巴虫。在生产实践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猪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以便能更好地做好猪场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猪结肠小袋虫病的诊断和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结肠小袋虫病是由结肠小袋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肠道原虫病,主要危害40~80日龄的仔猪,病猪出现下痢、衰弱、消瘦,并因脱水而导致死亡.笔者在洛阳地区3个小型养猪场发现临床病例,经用药控制,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辽宁省猪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随机抽检辽宁省不同区域规模化猪场和散养猪各150头,采用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法和现场临诊检查相结合,调查发现辽宁省规模化猪场猪体内外寄生虫有17种,分别隶属于9纲14科16属,散养猪体内外寄生虫30种,分别隶属于9纲22科27属。确定辽宁省规模化猪场猪寄生虫优势虫种为:猪疥螨,猪蛔虫,猪毛首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细颈囊尾蚴。散养猪优势虫种为:猪蛔虫,长刺后圆线虫,蛭形巨吻棘头虫,猪疥螨,细颈囊尾蚴,猪毛首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结肠小袋虫。  相似文献   

12.
猪结肠小袋虫病的诊断和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结肠小袋虫病是由结肠小袋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内所引起的肠道原虫病,主要危害40~80日龄的仔猪,病猪出现下痢、衰弱、消瘦,并因脱水而导致死亡。2004年4月,笔者在洛阳地区3个小型养猪场发现临床病例,经用药控制,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辽宁省猪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和现场临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不同区域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猪和散养猪各150头进行了随机抽检。结果表明:辽宁省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猪感染体内外寄生虫共17种,分别隶属于9纲14科16属;散养猪感染体内外寄生虫共30种,分别隶属于9纲22科27属。辽宁省规模化猪场饲养的猪寄生虫优势虫种为猪疥螨、猪蛔虫、猪毛首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细颈囊尾蚴,散养猪优势虫种为猪蛔虫、长刺后圆线虫、蛭形巨吻棘头虫、猪疥螨、细颈囊尾蚴、猪毛首线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结肠小袋虫。  相似文献   

14.
对永州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猪蛔虫、毛首线虫、小袋纤毛虫、球虫和结节虫感染率分别为7.4%、3.7%、19.8%、20.8%、14.4%。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猪场常见寄生原虫。对屠宰猪结肠黏膜调查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近乎100%。本文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体内的致病过程结合不同规模猪场的特点来分析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以期对广大散养户正确防控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在规模化猪场的净化效果,采用ELISA对规模化猪场血清检测样品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的水平进行判定。结果显示:净化前,3个规模化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 E抗体阳性3份,抗体阳性率达8.8%。采取净化措施后,3个猪场共检测34份血清样品,未检出猪伪狂犬病病毒gE阳性抗体,净化措施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永州地区规模化猪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永州地区10个规模化猪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猪蛔虫、毛首线虫、小袋纤毛虫、球虫和结节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4%、3.7%、19.8%、20.8%和14.4%.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苏中地区规模化猪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江苏省苏中地区规模化猪场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从该地区15个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采集了895份粪便样品,采用水洗沉淀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肠道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15. 08%,主要感染虫种包括球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蛔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其中结肠小袋纤毛虫、蛔虫和球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 81%、4. 47%和3. 35%。保育猪和种公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生产阶段,仔猪的感染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猪的结肠小袋纤维虫(又名猪结肠小袋纤毛虫或猪小袋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不仅会引起并发症,传染源进入人体后还会导致人体感染,引发相关症状,例如顽固性腹泻的出现。该病分布较广,不仅阻碍养猪业的蓬勃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理、临床症状、病原学等几个方面阐述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溶液漂浮法、水洗沉淀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等5种方法,对河南省10个地市13个规模化猪场不同年龄猪群的1119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为球虫、类圆线虫、鞭虫、蛔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隐孢子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6.21%,其中球虫感染率为41.73%;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1.35%;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9.47%;类圆线虫感染率为5.45%;蛔虫感染率11.53%;鞭虫感染率为6.43%。本研究为今后有效防治河南地区猪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