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生物制剂,用于动物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狭义上讲,生物制品主要指疫苗、抗血清及诊断液;广义上讲,生物制品还应包括多种血液制剂、抗生素、脏器制剂及非特异性免疫制剂(干扰素、微生态制  相似文献   

2.
兽医生物制品技术是以预防兽医和生物工程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兽医生物制品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和控制、保藏条件和使用方法等,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发生和传播的一门应用型课程。笔者在承担高职院校兽医  相似文献   

3.
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检验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张志学(湖北省生物制品厂,武昌430209)把好兽医生物制品质量关,是每一个质量检验员应尽的职责。兽医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或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和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专供动物相应疾病的预防、治...  相似文献   

4.
兽医生物制品(veterinary biological product)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研制和生产的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传染病的生物制剂。兽医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诊断液和免疫血清。  相似文献   

5.
生物兽药     
正生物兽药是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组织、细胞、细胞分泌产物、体液等,甚至整个生物体,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制品。具有生物活性高、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兽医临床上使用主要通过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宿主生物防御能力,提高其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6.
1定义 兽用新生物制品(以下简称新制品)系指我国创制或首次生产的用于畜禽等动物疫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生物制品。对已批准的生物制品所使用的菌(毒、虫)种和生产工艺有根本改进的,亦属新制品管理范畴。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21,(7):14-15
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修订的《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具体内容详见17版).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 问:什么是兽用生物制品? 答: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兽药,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和微生态制品等.为保障动物及人类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据此,现阶段我国将兽用生物制品分为国家强制免疫计划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简称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和非国家强制免疫计划所需兽用生物制品(简称非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国家强制免疫用生物制品品种名录由农业农村部确定并公布.  相似文献   

8.
兽用生物制品的研究、生产和检验都离不开实验动物。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动物在我国兽医生物制品中的研究、生产和检验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实验动物在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的分发、经营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兽用生物制品,是指以天然或者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者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等为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者生物化学、生物工程等相应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兽药,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和微生态制品等.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兽医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作为一门学科来讲,生物制品学融合了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内容。作为畜禽疾病预防控制的有力武器,兽用生物制品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兽用生物制品的技术进步,后者的进步又促进了畜牧业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兽药,其研究成果为动物与人类的健康、现代生物科学探索等领域做出了…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修订的《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问:什么是兽用生物制品?答: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疫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兽药,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和微生态制品等。为保障动物及人类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12.
蔡克军 《北方牧业》2006,(10):27-27
<正> 随着畜禽养殖日益向规模化、工厂化和集约化发展,动物疫病预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使生物用动物制品的免疫注射取得较好效果,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1 了解和掌握本地动物传染病流行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在疫病流行季节之前或受疫病威胁地区的动物,进行预防注射。2 预防注射前,要洋细了解被注射动物的健康状况,瘦弱、患病、有慢性病、临产期孕畜、有注射生物制品过敏严重反应的动物,不宦注射。3 预防注射前,如果某种动物疫病正在本地流行时,不宜再注射该种疫苗。4 动物用生物制品在使用前,应按说明书了解装量、稀释度、注射剂量、使用方法,特别是注意事项。5 使用动物用物制品前,查看  相似文献   

13.
<正>兽医生物制品学课程是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及治疗,达到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或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1]。该课程涉及生物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质量检验与控制、保藏、运输、使用方法等多学科多领域,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传统的兽医生物制品学教学内容抽象,缺乏学  相似文献   

14.
兽用生物制品是指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专供相应疫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蒋贵林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5):94-94,96
兽用生物制品是一类特殊的兽药,是用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生物毒素、生物组织及其代谢产物为原料,采用生物的、化学的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而制成的一类生物活性制品,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在家禽生产中正确使用这类制品,对防治疫病促进健康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也发现不少养殖户存在乱用、滥用的现象,不但没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会对动物产生毒副作用或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不利于养禽业的发展,甚至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在家禽生产中正确使用生物制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动物疫苗,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而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成成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疫病的目的。在兽医临床上把疫苗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和新型疫苗。从2009年1月1日起,国家执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所需疫苗由政府采购,参加免疫人员经费由国家补贴的新举措,在新  相似文献   

17.
微胶囊技术在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应用状况和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畜禽、水产和宠物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传染性疾病正处于一个易发与高发时期,如何有效地预防各类疾病,保证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动物类食品的生物安全性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兽医生物制品是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各类传染性疾病或其它相关疾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使用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兽医生物制品在使用方法,生产工艺,产品剂型和使用途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兽医生物制品的使用效果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工艺已开始在兽医生物制品中尝试运用,并有望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肖维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6):11-12
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专供相应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用。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血清统称为兽用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9.
兽用生物制品是确保防控动物疫病的特殊药品,为切实提高动物疫病季节性免疫质量.必须对兽用生物制品实行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通过加强管理,提升锡林浩特市兽医部门动物免疫防控实效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浅析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化验室中进行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监测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如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的化验室诊断或免疫监测在基层多使用这种试验方法。今年在我国其它省市发生多起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威胁我省我市的情况下,省、市、县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都对禽流感进行了大量的化验室监测,运用和准确掌握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诊断和免疫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在操作中常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容易造成试验结果偏差,甚至误判。现将这种实验方法操作中影响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