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究调理剂"热害清"对高温胁迫下玉米产量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耐高温型玉米品种郑单309和热敏感型玉米品种登海605为材料,研究了调理剂"热害清"预处理对玉米花期高温胁迫下的植株性状(株高、棒三叶面积、气生根数等)和产量性状(实粒数、结实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花粉和花丝的结实率(P0.05),导致玉米实粒数显著减少,造成严重减产,热敏感型品种登海605和较耐热型品种郑单309结实率更低,减产更多。"热害清"预处理对玉米的总粒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实粒数,从而降低空瘪粒数、增加结实率,减少高温胁迫对玉米产量的损失。此外,"热害清"预处理能显著降低高温胁迫下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增加玉米棒三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气生根数,提升玉米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由此可见,玉米高温胁迫能显著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过程,降低结实率,造成严重产量损失;而调理剂"热害清"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玉米植株形态,增强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高温胁迫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玉米品种郑单958、蠡玉35、蠡玉37、农华816、浚单20、伟科702、登海605、先玉335的穗位高、株高、茎粗进行田间调查,考察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适合巨鹿县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登海605、农华816、先玉335,为巨鹿县今后种植和推广玉米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花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粉活力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通过田间试验和人工气候室盆栽试验对郑单958、郑单309和登海605等3个玉米品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玉米杂交种受花期高温影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登海605减产20.3%,郑单958减产17.0%,郑单309减产13.1%,花期高温造成的玉米穗粒数降低是减产的主要原因。室内高温培养试验表明,郑单958和登海605的花粉活力在35℃时随着高温时间延长迅速下降,第4天时均降为0,而郑单309的花粉活力仍能维持在70%左右,说明郑单309更能耐受高温热害的影响。以连续高温3 d时50%花粉活力为临界值确定郑单309的耐高温临界值为36.7℃,登海605为33.1℃,郑单958为34.9℃。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品种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科学》2019,(6):43-48
花期高温是影响夏玉米稳产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和推广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是减少高温热害损失的有效途径。以10个山东省主推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继而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各品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筛选确定夏玉米花期耐热性评价指标,并以此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强弱分类。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下,10个玉米品种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27.19%、9.31%和7.31%。主成分分析表明,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耐高温筛选的主要鉴定指标;10个夏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为耐高温型品种,农大108为中度耐高温型品种,登海605和农华101等6个品种为高温敏感型品种。本研究得出产量、行粒数、穗粒数、秃尖长和穗数可作为花期玉米品种耐高温能力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郑单958、鲁单818和中单909可用于易发生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冀中南地区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防雨棚内,利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仅苗期灌水一次)和正常灌水两种处理,测定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脯氨酸、ASI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不同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MDA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综合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为强抗,伟科702为抗,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鲁单981为中抗,先玉335、登海605、中单909和蠡玉37为弱抗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开展不同类型玉米在花期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评价,并探求高温胁迫防御技术。[方法]以10个淮北地区常用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玉米花期高温为主处理,玉米品种为副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能力强的品种,并研究抗高温调理剂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耐热性的影响。[结果]玉米花期高温胁迫主要影响玉米产量、结实率、秃尖长和气生根数。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耐热性综合评价及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百粒重、结实率、气生根数和穗上节长占株高比这4个指标可作为评价不同类型玉米花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并筛选出‘粤甜27’‘苏玉糯11号’‘粤甜710’和‘郑单309’4个高度耐热型品种。此外,抗高温调理剂能显著提高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产量、结实率和气生根数,降低秃尖长,显著增强玉米抗高温能力。抗高温调理剂使3种耐热型玉米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其中高度耐热型玉米穗位叶中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加46.3%、39.8%和37.2%;热敏感型玉米在高温胁迫下的花粉活力和结实率也显著提升,分别达26.7%和34.1%。[结论]选择耐热性较强的玉米品种以及喷施抗高温调理剂是应对高温胁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安徽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但夏玉米生长季异常高温天气的发生频率也较其他玉米产区更高,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影响安徽省夏玉米生长发育的主要灾害.高温热害不仅影响玉米的农艺性状,而且严重胁迫其生理活动,导致玉米产量降低.通过选用耐热品种、调整播期、优化栽培措施(宽窄行种植、高温发生时进行灌水、间混作及喷施化学调控剂)等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择鲁西地区广种玉米种登海605、伟科702、郑单958、农华101、鲁单818、聊玉22号等为试材,研究密度对品种茎秆形态、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等的影响,分析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增加,对玉米茎秆形态、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均有较大影响,品种间性状表现一致;玉米个体性状与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登海605、郑单958、农华101适宜密度可达到82 500株/hm2,而伟科702、鲁单818、聊玉22号适宜密度在6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夏玉米花后干物质运转的影响机制,为夏玉米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干旱敏感型品种伟科702(WK702)和耐旱型品种郑单958(ZD958)为供试材料,于玉米花期设4个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CK(对照,全生育期正常灌水)、T1(花前干旱胁迫)、T2(花后干旱胁迫)和T3(花期连续干旱胁迫),探究花期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花后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花前干旱胁迫能抑制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而花后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花期干旱胁迫不仅显著降低夏玉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P<0.05,下同),还抑制茎叶等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降低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使成熟期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减少。花前干旱胁迫对夏玉米穗长、穗粗、穗粒数和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的影响大于花后干旱胁迫。花期干旱胁迫导致夏玉米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花期连续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最大,花前干旱胁迫籽粒产量降幅大于花后干旱胁迫;ZD958在T1、T2和T3处理下的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下降20.1%、15.6%和35.9%,WK702分别比对照降低32.3%、19.3%和51.3%。【结论】花期干旱胁迫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夏玉米的植株形态、有效光合面积、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等,导致夏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对干旱敏感型品种WK702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运转的抑制高于耐旱型品种ZD958。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防雨棚内,利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比较试验。试验设干旱胁迫(仅苗期灌水一次)和正常灌水两种处理,测定与玉米抗旱性有关的11个农艺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穗粗、穗行数、千粒重、脯氨酸、ASI等指标均可作为玉米不同时期的抗旱性鉴定指标,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MDA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综合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衡单6272为强抗,伟科702为抗,郑单958、浚单20、农华101、鲁单981为中抗,先玉335、登海605、中单909和蠡玉37为弱抗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选用甘肃武威市黄羊镇天祝移民点主推的6个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玉米对不同灌溉制度(蒙头水;蒙头水+拔节水;蒙头水+拔节水+灌浆水)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灌浆期水分消耗主要分布在20~40cm土层;不同品种玉米耗水量以‘中单909’最高(434mm),‘登海605’(411mm)次之,‘郑单958’(352mm)最低。低灌水‘浚单20’和高灌水‘先玉335’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29和28.9kg/(hm~2·mm),中灌水‘郑单958’和高、中灌水‘登海605’次之,分别为28.2和27.8kg/(hm~2·mm),低灌水‘中单909’的最低,为22kg/(hm~2·mm);高灌水‘登海605’和‘先玉335’的产量分别为12.0和11.4t/hm~2,分别较低灌水处理增产13.0%和14.2%;而‘郑单958’和‘浚单20’高灌水处理的产量分别为10.1和10.2t/hm2,与低灌水处理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甘肃武威市黄羊镇天祝移民点,‘登海605’和‘先玉335’灌蒙头水+拔节水+灌浆水可以获得高产,‘郑单958’和‘浚单20’仅灌蒙头水即可稳产。  相似文献   

12.
环保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硕丰48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硕丰481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率先获得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芸薹素类产品。 芸薹素内酯又称油菜素内酯、芸薹素,是一种甾醇类高效安全、多用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抗逆性;可促进多种作物的营养生长,改善叶片功能,提高弱势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穗重和千粒重,从而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能明显提高作物抗旱、抗寒等抗逆能力和抗病性。芸薹素内酯最初是从油  相似文献   

13.
陈鹏 《乡村科技》2024,(1):81-83
玉米是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秋粮作物。在夏玉米生长过程中,高温热害是制约其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会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并对雌、雄穗造成伤害。为减小高温热害给夏玉米生产带来的减产降质等不利影响,对夏玉米品种的高温适应性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基于此,采用多因素、单重复试验设计,研究南阳市不同玉米品种对高温热害的抗耐性,以及在玉米适宜生育期采用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微肥等栽培技术对提高其防御高温热害能力的效用。试验结果表明:中农大678、隆平638、豪玉16、内秀10、豫单9966等玉米品种可作为抗耐高温热害品种在南阳市进行推广种植,在玉米小喇叭口始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薹素及叶面喷施漯丰王微肥+磷酸二氢钾是投入相对少、可提高产量的高温热害防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花期前后高温对玉米花粉发育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花期不同梯度高温对玉米开花特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以热敏感基因型玉米品种‘驻玉309’为试验材料,于花期(吐丝前8d~吐丝后8d)进行不同程度高温(31、34和37℃)处理,测定受精结实率、雄穗性状、开花时间、花粉活力及花粉超显微结构,分析生育期前后的高温对受精结实、开花特性及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玉米受精结实率,对抽雄吐丝间隔期无显著影响,但盛花期提前;极端高温则导致玉米抽雄期显著提前、开花期和盛花期延后,抽雄吐丝间隔期延长;花期高温使花粉粒形态皱缩、萌发孔内陷,显著降低花粉活力,且温度越高,花粉活力降低幅度越大。因此,花期前后高温通过影响玉米影响雄穗开花特性、延长抽雄吐丝间隔期、影响花粉粒形态、降低花粉活力,从而降低玉米的小花受精率和籽粒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7月以来,南方19个省(区、市)发生高温天气,面积达317.7万km2。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下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温热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做好高温热害防范工作。
  通知指出,高温热害的影响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安排部署,广泛动员发动,落实关键措施,全力做好防范工作。要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会商,密切关注持续高温天气及发生区域,准确把握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科学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做好防范高温热害的各项准备。要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防灾。根据不同作物生育进程和土壤墒情,因时因地落实好防高温热害的技术措施。水稻重点是落实两项关键技术措施:及时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田块,田间保持5~8 cm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增加田间湿度。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高温能力。在水稻抽穗扬花前,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叶面肥,增加冠层湿度,增强叶片抗高温的能力。对孕穗期受热害较轻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玉米要及时灌溉补墒,增强抗高温能力,防范“卡脖旱”。要强化指导服务,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根据不同作物生育进程,制订完善防范高温热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水稻水溶性营养液肥试验示范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水溶性营养液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在水稻孕穗期、抽穗初期、灌浆期和籽粒饱满期,开展了叶面喷施"喷得福系列+快宝高浓度天然海藻素"水溶性营养液肥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该叶面肥可有效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并且理论产量比对照增加41.52kg/667 m2,增幅6.23%。  相似文献   

17.
芸苔素内酯在玉米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芸苔素内酯处理玉米,可使玉米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增强抗病虫性,提高结实率。其产量比对照增加13%左右,玉米籽粒中总氨基酸含量比对照增加25%左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含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6~9月在蒙城县开展了玉米喷施云峰含氨基酸元素水溶肥料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于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云峰含氨基酸微量元素(Zn+Fe)水溶肥料2次,玉米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倒伏、抗旱、抗高温热害、抗病等综合抗性增强,延长了玉米灌浆时间,可有效预防玉米后期早衰,粒重、结实率、穗粒数明显提高,籽粒饱满,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大口期至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玉米雌穗抗氧化物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中单909、登海605雌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增加较大,说明高温条件下这两个品种能迅速做出反应抵御。而先玉335和新单38呈降低趋势,说明这两品种对高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为摸索施肥和赤霉素对水稻种子裂颖的影响,本试验以水稻品种‘广8 优169’的父母本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喷施叶面肥、喷施赤霉素“920”、追肥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幼穗分化第4 期喷施硼锌叶面肥、始穗期喷施硼锌叶面肥均可显著降低水稻种子裂颖风险,其中幼穗分化第4 期和始穗期均喷施硼锌叶面肥效果更显著;随着“920”喷施剂量的增加、喷施时期的过早或过晚均会加重水稻种子裂颖。对‘广8 优169’制种而言,抽穗25%时每公顷喷施225 g“920”效果最理想;分蘖期追肥时,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或适当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显著降低水稻种子裂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