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玉米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聚氯乙烯(PVC)和氟磺胺草醚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对玉米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PVC处理组中,低浓度PVC(540 mg/kg)对玉米幼苗的株高和根长无显著影响;中浓度PVC(1 620、2 7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高浓度PVC(5 400 mg/kg)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和根长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单一农药处理组中,玉米株高和根长随着氟磺胺草醚浓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复合污染组中,PVC和氟磺胺草醚的复合效应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单一污染物胁迫相比,复合组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效果更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单一PVC对玉米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影响,单一氟磺胺草醚会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复合污染组对玉米叶绿素的含量的影响与单一农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为田间地膜的生态风险评估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氯磺隆和镉复合污染对菠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是常见的农田土壤污染。研究了在土壤中的氯磺隆单一污染及氯磺隆和镉的复合污染下,菠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氯磺隆单一污染的过程中,均诱导菠菜幼苗中SOD,CAT,POD活性显著升高;Cd的单一污染对菠菜幼苗SOD,CAT,POD,GST这4种酶的活性均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当氯磺隆和镉复合污染菠菜幼苗后会产生协同效应。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都会降低菠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且2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复合重金属离子(Zn~(2+)、Cu~(2+)、Mn~(2+)和Fe~(2+))水培商麦1619幼苗,分析不同浓度的复合重金属离子胁迫下商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及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复合重金属离子胁迫下,低浓度复合重金属离子处理后第1~3 d,能促进商麦1619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绿素含量相较于对照(CK)都有明显提高,而丙二醛的含量比CK偏低一点;但随着复合重金属浓度的提高,商麦1619幼苗的POD、CAT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减少,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表明高浓度复合重金属离子对商麦1619幼苗有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1年生小叶榕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下铅、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其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中叶绿体的膨胀度、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大小的变化较轻,叶绿体空泡化程度较低,且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升高趋势,说明小叶榕幼苗对Pb~(2+)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在Cd~(2+)胁迫下,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细胞结构受到的损伤和破坏程度比Pb~(2+)胁迫严重,叶绿体结构中基粒片层出现排列紊乱、断裂、扭曲变形现象,细胞内有较多的淀粉,且叶绿素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在Pb~(2+)+Cd~(2+)复合胁迫下,小叶榕叶肉细胞膜变得较薄,叶绿体结构松散,失去完整性,出现解体现象,类囊体结构消失,细胞膜破裂,细胞器结构破碎,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铅、镉单一胁迫。综上所述,从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细胞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可以看出,对小叶榕幼苗造成的伤害程度为:Pb~(2+)+Cd~(2+)复合胁迫Cd~(2+)胁迫Pb~(2+)胁迫。  相似文献   

5.
通过营养液培养法,研究Cd~(2+)对海菜花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0.1~2.0 mg/L)Cd~(2+)处理抑制海菜花种子的萌发,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海菜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整体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当Cd~(2+)处理浓度较高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Cd~(2+)胁迫明显降低海菜花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着Cd~(2+)浓度增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持续降低趋势,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Cd~(2+)胁迫浓度增大,其对海菜花的毒害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内生菌侵染对镉和盐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用浓度为50μmol/L CdCl2溶液和100 mmol/L NaCl溶液对内生菌侵染(Endophyte infected,E+)与内生菌未侵染(Endophyte non-infected,E-)的水稻种子进行单一与复合胁迫处理.与内生菌未侵染的相比,内生菌侵染的水稻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提高,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脯氨酸含量均下降.内生菌侵染可以缓解镉和盐单一及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帮助水稻幼苗抵抗逆境.  相似文献   

7.
U、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芹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U、Cd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水芹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U、Cd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处理浓度的增加,水芹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水芹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其中以Cd元素对水芹叶绿素b胁迫作用最显著;水芹根系活力在低浓度(15 mg·kg~(-1))时受到促进,而在高浓度(150mg·kg~(-1))时受到抑制;叶片相对电导率处理组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U胁迫作用强于Cd;叶片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相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比较U、Cd单一及其复合处理对水芹的胁迫效应表明,高U高Cd(U150 mg·kg~(-1)+Cd150 mg·kg~(-1))对水芹生长和生理影响最显著,水芹在低浓度U、Cd胁迫下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因此,其在低浓度U、Cd单一及其复合污染的土壤修复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As Zn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As、Zn复合污染对小麦籽粒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Zn(≤100mg·L-1)对小麦生长起促进作用,但随处理浓度增大(300~500mg·L-1)对小麦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重、根长、根重均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α-淀粉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大;低浓度A(s10mg·L-1)对小麦生长起抑制作用,As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两者复合处理,As浓度≤20mg·L-1时,As、Zn表现一定的拮抗作用,Zn的加入能够缓解As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和α-淀粉酶活力的提高,使小麦幼苗根和芽中As含量下降;当As浓度>20mg·L-1时,二者表现一定的协同作用,加剧了单一污染对小麦幼苗造成的毒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番茄幼苗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对Cd-Pb复合的响应与耐受机理,采用沙培方法研究了Cd、Pb单一和复合污染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Pb单一处理可使番茄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Cd的影响明显大于Pb.Cd-Pb复合处理对番茄可溶性糖含量的联合作用小于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Zn复合污染环境中蚕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培养液中设计Cd的浓度为0、0.1、1.0、10.0、50.0mg/L,Zn的浓度为0、5、50、100、200 mg/L处理蚕豆苗,处理后第10天取豆苗相同叶位的叶片,研究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蚕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Cd、Zn处理的蚕豆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对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除0.1 mg/L Cd+5 mg/LZn处理外,其余Cd、Zn复合污染处理的蚕豆叶绿素含量都低于相应的单一处理。在单一Cd各处理中加入Zn,随着Zn浓度的增加,蚕豆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说明Zn增强了Cd对蚕豆的毒害作用,显示出协同作用。[结论]Cd、Zn的共存状态对蚕豆的毒害有协同、促进和加和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油菜幼苗对Al~(3+)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机制,设置7个Al~(3+)浓度试液,用水培法处理生长2周的油菜幼苗,胁迫1周后测定油菜的株高、根长的变化量,根系活力,根系氧化力,以及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游离脯氨酸、H_2O_2含量共10项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Al~(3+)浓度为0μmol/L)各项生理指标表现最好,随着Al~(3+)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表现越来越差;Al~(3+)胁迫对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根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根系活力、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氧化力。说明铝胁迫首先降低了油菜幼苗的光能利用率,抑制根系生长,同时根系活力及氧化力下降,从而影响植株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重金属铜、锌、铅胁迫对长鬃蓼部分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长鬃蓼(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Zn~(2+)、Pb~(2+)单一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Zn~(2+)、Pb~(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b)值的变化则不同。3种重金属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为Pb~(2+)Cu~(2+)Zn~(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Cu~(2+)、Zn~(2+)浓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则逐渐下降;低浓度Cu~(2+)、Zn~(2+)、Pb~(2+)胁迫增加了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高浓度的Pb~(2+)、较高浓度的Cu~(2+)、Zn~(2+)处理使游离脯氨酸含量下降更为显著。总的来说,长鬃蓼对3种重金属胁迫的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Zn~(2+)、Cu~(2+)、Pb~(2+)。因此,长鬃蓼是修复重金属污染特别是Zn~(2+)污染的潜力野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pb2+和Cr3+单-及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MDA积累以及CAT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一Pb2+和Cr3+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MDA积累先降低后升高,复合污染时促使MDA积累大大增加.小麦叶片CAT活性和P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CA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Zn复合污染环境中蚕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在培养液中设计Cd的浓度为0、0.1、1.0、10.0、50.0mg/L,Zn的浓度为0、5、50、100、200mg/L处理蚕豆苗,处理后第10天取豆苗相同叶位的叶片,研究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蚕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一Cd、Zn处理的蚕豆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对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除0.1mg/L Cd+5mg/L Zn处理外,其余Cd、Zn复合污染处理的蚕豆叶绿素含量都低于相应的单一处理。在单一Cd各处理中加入Zn,随着Zn浓度的增加,蚕豆叶绿素含量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说明Zn增强了Cd对蚕豆的毒害作用,显示出协同作用。[结论]Cd、Zn的共存状态对蚕豆的毒害有协同、促进和加和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胁迫作用下微塑料施用量对生菜幼苗光合及品质的影响,以绿叶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PS,100~400 nm和10~15μm)和DBP复合污染对生菜幼苗的植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与单一DBP处理相比,PS的存在降低了DBP处理中生菜的光合作用参数,如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而胞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表明光合作用的降低由非气孔因素导致。与对照和单一DBP污染相比,DBP和PS复合污染明显降低了生菜叶片中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叶绿素含量,阻碍了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合成,而生菜根系和叶片中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两种粒径PS的存在均显著降低了DBP胁迫下生菜叶片中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了亚硝酸盐含量,表明PS的存在加剧了DBP对生菜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PS和DBP复合污染抑制了生菜的光合作用和糖代谢,从而降低了生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盆栽广西莪术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Cd、Pb单一及其复合处理,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体内Cd、Pb的积累和迁移。结果表明,Cd 1 mg/kg、Pb 100 mg/kg处理,广西莪术并没有出现毒害现象;其他处理表现出明显的毒害现象,且浓度越高,植株受到的伤害越大。叶绿素含量均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下降,仅在处理30 d低浓度时,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叶绿素a/b随污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单一重金属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小于复合重金属胁迫。广西莪术对Cd、Pb具有富集作用,地上部和地下部Cd、Pb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且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的含量高。各处理广西莪术药用部位的Cd、Pb均未达到《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标准,其中对照地下部Cd含量超过标准的7.43倍,Pb含量超过标准的7.58倍,在栽培生产过程中须严格监控土壤中Cd、Pb两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免抑制植株生长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价态铬对不同烟草品种幼苗氮代谢的影响,为铬污染下烟草的耐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以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红大)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水培试验,比较不同质量浓度(0、0. 1、0. 5、1. 0、5. 0 mg/L) Cr~(3+)和Cr~(6+)对烟草幼苗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价态铬胁迫下,2个品种烟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铬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同时,短时间(15 d)铬处理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而处理时间增加(30 d)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烤烟品种、铬价态和处理时间不同,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不同。铬胁迫下,烤烟叶片硝态氮含量、NR活性和GPT活性随Cr~(3+)质量浓度增加呈低促高抑趋势,而随Cr~(6+)质量浓度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铬处理15 d,烟叶GS活性随Cr~(3+)质量浓度增大而逐渐降低,而随Cr~(6+)质量浓度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处理30 d变化趋势则相反。在短时间(15 d)内,0. 1 mg/L Cr~(3+)和Cr~(6+)能显著增加红大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而0. 5 mg/L Cr~(3+)能显著增加云烟87叶绿素b含量,降低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上,铬处理30 d烤烟叶片NR、GS、GPT活性,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处理15 d。综上,铬处理下,幼苗氮代谢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部分指标的变化对铬胁迫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适应性; Cr~(6+)对叶片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略大于Cr~(3+)处理;红大对铬的抵抗力稍强于云烟87。  相似文献   

18.
DCPTA浸种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和盆栽的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DCPTA溶液对洛麦21浸种,然后测定幼苗的生理学和形态学指标,研究DCPTA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提高了小麦幼苗的呼吸强度,当处理浓度为1:1500时小麦幼苗的呼吸强度最大,比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提高了91.3%;增加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当DCPTA处理浓度为1:1500时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0.87%;DCPTA还降低了小麦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处理浓度为1:1500时小麦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减少了19.18%.另外,DCPTA促进了洛麦21的植株生长,株高和根长都比对照有所提高.本试验采用DCPTA对洛麦21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促进了幼苗的生长,说明DCPTA浸种处理可能对小麦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25μmol·L-1和50μmol·L-1镉胁迫处理对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幼苗根长、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幼苗根长和叶绿素合成,增加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处理0~4d,对幼苗的影响不明显,而处理6d时,对幼苗的影响趋势明显.与对照相比,根长下降4.22%和4.71%,叶绿素含量是对照的55.50%和51.68%、丙二醛含量是对照的117.00%和154.50%、脯氨酸含量较对照升高354.96%和480.69%.50μmol·L-1镉胁迫处理6d时对幼苗有明显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Cd、Pb污染对中草药白花蛇舌草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控制性水培实验,研究在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白花蛇舌草幼苗生长的变化趋势。【结果】Cd-Pb复合处理对白花蛇舌草主根长、株高、生物量的胁迫作用比同水平单一处理更强;Pb单一处理时,白花蛇舌草的主根长、生物量、叶绿素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d单一处理时对幼苗叶绿素有显著抑制作用。重金属胁迫下,使白花蛇舌草各项生长指标不低于正常生长的Pb最大浓度位于100~200 mg/L范围内,Cd最大浓度位于10~20 mg/L范围内。【结论】在Pb胁迫浓度大于200 mg/L,Cd胁迫浓度大于20 mg/L时均会不同程度的抑制白花蛇舌草幼苗的主根长、株高、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且复合胁迫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一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