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不仅危害牛羊猪等多种动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传染给人损害人体健康。世界各国都将其列为重点疾病加以防治,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该病为各国必须报告的疫病。随着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接轨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控制和消灭布病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本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以母畜发生流产和公畜发生睾丸炎为特征。病因: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为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绵羊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在我国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佟玉红 《新农业》2011,(6):32-33
一、布鲁氏菌病特点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它列为B类传染病,在我国《农业部公布一、二、三类动物疾病病种名录》中标明布鲁氏菌病是二类动物疾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系统。动物中牛、羊、猪最容易感染,鹿次之。其发病特征是生殖系统受到严重侵害,雌性动物表现为流产、不育,雄性动物表现睾丸炎、关节炎,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神经痛和肝、脾肿大。该病一经感染,终身带菌,很难被彻底治愈。虽然该病对动  相似文献   

5.
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牛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该病由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关节、胎膜、攀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公牛睾丸炎以及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可通过牛奶、奶制品、牛肉等感染人类,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笔者多年来长期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在牛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积累了点滴经验,现作以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流产布氏杆菌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龙  王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250-7252,7260
牛布鲁氏菌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世界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该病的病原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能够引起怀孕母牛胎盘坏死及间质性乳腺炎,新生小牛多患有纤维素性肺炎。就流产布鲁氏菌的致病性、对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侵袭力、在胞内的生存机制及阻碍吞噬细小体-溶酶体的粘附进行综述,尤其对获得性免疫反应如何抵抗布鲁氏菌感染作了重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传染于人和其它家畜,羊传染人最多。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发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该病在人、畜间时有发生,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1流行特点1.1散发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多呈散发状态,大多有与羊接触或喝羊奶有关。鞍山  相似文献   

8.
牛布鲁氏菌病是牛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牛、羊、猪均可发生,而且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给养牛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本文对牛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布病也叫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因布鲁菌引起的慢性或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多汗、发热及关节疼痛等症状为主,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及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使牛羊抵抗力下降的同时也会使牛羊产量降低,还会传染给人类,危害人类健康。布氏杆菌在牛体内潜伏可达6个月,在开展引种工作时要制定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巴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37-338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母牛流产,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综述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提出防治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牛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栋  刘书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3,(16):134-135,137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不仅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该文对牛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国内外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最为易感,该病大面积流行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对环县羊布鲁氏菌病流行、防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玲 《新农业》2022,(19):63-64
牛口蹄疫病是由牛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鼻腔、乳头及蹄等部位红肿、出现水疱或疱疹,生长发育缓慢至停滞。该病传染力强、传播途径广,发病率高,难以根治,严重威胁的牛群的健康,给牛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笔者结合当地牛口蹄疫疾病的防控经验,对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帮助牛养殖户更好、更科学地防控该病。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一类可以引起人与动物共同感染的疾病。家畜感染表现为睾丸炎、乳腺炎、子宫炎、母畜流产,人类表现为波浪热、流产等症状,且较难恢复,难以根治。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即羊种,牛种,猪种及绵羊型副睾种,沙林鼠种,犬种。临床上以羊、牛、猪  相似文献   

15.
李昊帮 《湖南农业》2022,(11):20-21
<正>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波浪热”,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一、流行特点该病为全球性疾病。大多数动物都可感染布病,但以羊、猪、牛最为易感,人也可感染布鲁菌,以羊布鲁菌的感染力最强,危害最严重,其次是牛布鲁菌。在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区呈点状流行。  相似文献   

16.
牛布鲁氏菌病在一般情况下,是由流产布鲁氏生菌引起的,而猪布鲁氏菌也会对牛群带来一定的隐性感染情况。牛布鲁氏菌病在现阶段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为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加强对牛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与防控,并针对此项疫病的流行性进行分析,结合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性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控措施,能够保障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周艳红 《新农业》2023,(19):20-22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牛、羊、猪等家畜,也可传染给人。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或夏秋之间,以及羊的产羔季节。由于对人和畜牧业存在严重危害,该病被我国列为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原特点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细胞内寄生,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该细菌在温和条件下,可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相似文献   

18.
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栋  刘书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73-274,277
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几率呈不断上升的流行趋势,不仅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牛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国内外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通量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科学高效诊断牛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提纯的猪布鲁氏菌S2株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液、抗原包被时间、封闭液、样品稀释液、血清稀释倍数、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浓度、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等参数,初步建立了牛布鲁氏菌间接ELSIA方法。并用上述条件初步建立的方法对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SPSS17.0软件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确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阴阳性判定的临界点。使用质控阴、阳性血清评价试剂盒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用本研究建立的ELISA试剂盒及商品化试剂盒同时对临床上1 200份牛血清样本进行比对检测,比较其符合率。【结果】通过棋盘法确定的试剂盒中各组分的最佳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10μg·m L-1,最适包被液为碳酸盐缓冲液,最佳包被时间为2—8℃、16 h,最适血清稀释度为1﹕50,最佳封闭液为含有3%明胶的PBST,最佳样品稀释液为含有0.5%蔗糖的PBST,最佳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为含有5%马血清的PBST,最佳兔抗牛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20 000,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为15 min。按上述条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阴性血清,并统计结果后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该方法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线下面积为0.98。最佳判定临界点为样本OD值/阳性OD值(S/P)×100%=20%。在此临界值上时,敏感性为97.7%,特异性为95.5%。对1 200份临床样本的比对检测显示,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6.25%。【结论】建立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的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牛瘤胃积食是由饲养管理不当或胃病引发的以消化不良、积食及食欲下降为主要病症的疾病,会导致病牛生长发育缓慢,严重时可引发其他继发性疾病,导致死亡。该病是养牛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影响牛的健康生长,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