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连作草莓营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处理明显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草莓产量和果品质量.其中,菌肥浓度37.5kg/hm2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6.74%和5.54%;菌肥处理草莓果实的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5%、20.0%、17.2%和30.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明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柑橘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柑橘品种“宫川”为试材,设置喷施清水(CK)、磷酸二氢钾(T1)、奇茵(T2)及欧甘(T3)4个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肥对果实的单果重、纵径、横径及净重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肥后,T1、T2、T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比CK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T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39%、0.75%,显著高于CK,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CK提高了14.93%,可滴定酸含量比CK提高了19.05%。T2、T3、T1处理的单株挂果数分别比CK高31.59%、16.28%、4.46%;T2、T3、T1处理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比CK高12.96%、6.57%、3.00%。结论:喷施叶面肥能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T2的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不同配方营养液浇灌番茄,以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率为依据,探究番茄优质高产的最佳有机营养液配方。【方法】以"佳西娜"串番茄为供试材料,配制3种有机营养液:配方1.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2∶1∶1,稀释3.93倍;配方2.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2∶1,稀释2.93倍;配方3.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1∶1∶2,稀释2.85倍。试验设置有机基质栽培分别浇灌上述3种配方营养液的T1、T2和T3处理,并以有机基质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1(CK1),以土壤栽培浇灌山崎营养液为对照2(CK2)。于番茄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期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叶绿素含量;在番茄果实最后一次采收后统计总产量;在盛果期取样测算单果质量及外观品质(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口感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和营养品质(可溶性蛋白、V_C、还原性糖、可溶性总糖、番茄红素和硝酸盐含量)相关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番茄各品质指标;分别在番茄一、二、三穗果采收期取样测定果实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并计算果实氮、磷、钾肥利用率。【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P_n和T_r呈逐渐降低趋势,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降幅小,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开始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的P_n和T_r最高;各处理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也在进入果实膨大期后接近或超过CK1和CK2,以T2处理最高。与CK1和CK2相比,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的单果质量较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颜色指数和有机酸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有机营养液处理可以促进番茄果实着色;除T2处理外,T1、T3处理的番茄果实硬度和V_C含量均低于CK1和CK2;但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的番茄果实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CK1和CK2,其中T2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含量比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2.9%~18.0%及12.7%~52.4%,T3处理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4%~98.7%;另外,有机营养液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T1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比其他处理低14.7%~68.4%,其次是T2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番茄综合品质评价排序为T2T1T3CK1CK2。3个有机营养液处理番茄一、二、三穗果的氮、磷、钾含量及养分利用率大多高于CK1和CK2,除钾肥利用率以T3处理最高外,果实氮、磷、钾含量及氮、磷肥利用率均以T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考虑番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T2处理种植效果最好,可获得优质高产有机番茄。  相似文献   

4.
荆州地区6个柑橘品种成熟期果实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丰蜜桔(橘类)、国庆1号(柑类)、日南一号(柑类)、朋娜(橙类)、玉环柚(柚类)、琯溪蜜柚(柚类)等6个柑橘品种为试材,对各柑橘品种果实的主要品质特性,如果形、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玉环柚及琯溪蜜柚的果实均较大,单株产量高,果实硬度也较大,而且其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其他柑橘品种合适,且Vc含量亦较高;其次则是南丰蜜橘,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同时具有最高的可食率;其他的几个柑橘品种果实的品质相关指标测定结果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增强UV-B辐射对芒果成年树光合作用、产量和常规品质的影响,为制定芒果抗增强UV-B辐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为试验材料,设6个增强UV-B辐射(采用UV-B紫外灯进行照射)处理(20、40、80、120、160和200 W),以自然光照射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产量和常规品质.[结果]增强UV-B辐射处理芒果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且表现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160和200 W处理芒果的株产低于CK,其余增强UV-B辐射处理的株产与CK相当;可溶性糖含量、果实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除第2造果的200 W处理外其他处理果实的糖酸比、80 W以上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及120 W以上处理的Vc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5,下同);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80 W以上处理显著高于CK.[结论]芒果成年树受增强UV-B辐射后其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降低,且具有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引起果实减产和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6.
减量施肥对越夏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减量施肥对大棚越夏番茄栽培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和3个减量施肥处理(T1、T2和T3)对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3个减肥处理分别为:降低CK磷肥用量50%的处理T1、降低T1处理肥料用量20%和50%的处理T2和T3。结果表明,减肥处理番茄单果质量、产量和养分携出量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减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根冠比、2mm根数、番茄果实还原性糖质量分数和糖酸比,增幅分别为23.8%~27.0%、35.7%~103.6%、9.3%~16.5%和16.4%~25.8%。减肥处理尤其T3处理显著降低收获后表层土壤NO-3-N、速效磷、0~40cm土层土壤速效钾累积量及表层土壤电导率的增幅。因此,在当前农民常规氮磷钾肥施用量下,减少氮磷钾用量不会导致番茄减产,反而具有改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过量累积的效果。其中在本试验条件下N-P_2O_5-K_2O用量为424.8-222.8-607.3kg/hm~2时,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累积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覆草条件下施氮水平对旱地梨树(Pyrus bretschnei deri Rehd.)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在全园覆草条件下株施纯氮1 kg(T1)、0.5 kg(T2)、0.25 kg(T3)和不施氮(T4,CK)四种处理,2011年至2012年测定了土壤和叶片养分、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麦草覆盖条件下施氮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钙、锌含量,明显促进了梨叶片组织结构生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梨树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百叶重量、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不同施氮处理均能提高梨果品产量,T1、T2、T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5.4%、17.0%、11.6%。施氮后梨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明显降低,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含量等品质指标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西藏桃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微生物肥对桃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西藏拉萨市国家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桃果实品质及土壤品质的影响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处理下果实的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CK (1.02%)。相对于CK,T1 将果实的Vc含量提高了32.5%。四种微生物菌肥均大幅度提高了桃树中有机碳、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土壤pH,考虑到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桃树养分吸收、提高果实品质等多方面因素,降低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因此选用“广州市微元生物功能菌”作为后续微生物菌肥与有机肥配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增施钾肥对苏翠1号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早熟砂梨在生产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苏翠1号梨为研究试材,设置T_1[施硫酸钾(K_2O含量≥50%)0.5 kg/株]、T_2(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2倍)、T_3(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3倍)、T_4(硫酸钾施用量为T_1处理的4倍)4个施钾肥处理,比较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果实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及单株产量均以T_3处理最大,T_3处理与CK处理相比,果实纵、横径分别显著增加12.99%、5.91%,T_3处理较T_2、CK处理单果质量分别增加3.12%、9.95%,单株产量T_1、T_4处理较CK处理增加幅度较小。(2)增施钾肥后,果实的可溶性糖、糖组分含量均较CK处理高,葡萄糖含量T_3处理较CK处理增加81.73%,较T_2、T_4处理分别增加18.98%、29.78%,山梨醇含量T_1、T_4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形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等均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增施钾肥处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均表现为T_3处理T_2处理T_4处理T_1处理CK处理。苏翠1号梨增施钾肥最佳用量为T_3处理,果实成熟后纵横径及单果质量大,单株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高,品质和产量明显提高,钾肥施用量过大或过小都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究适宜的有机生态型基质配方,为口感番茄基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本试验以“潍科玉玲珑”口感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农业废弃物与河沙、炉渣按一定比例配制成6种复混基质(T1=玉米秸∶牛粪∶河沙=5∶2∶3,T2=玉米秸∶牛粪∶炉渣=5∶2∶3,T3=木屑菇渣∶牛粪∶河沙=5∶2∶3,T4=木屑菇渣∶牛粪∶炉渣=5∶2∶3,T5=花生壳∶牛粪∶河沙=5∶2∶3,T6=花生壳∶牛粪∶炉渣=5∶2∶3),以土壤栽培为CK,研究不同复混基质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混基质的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CK,与CK相比,T1、T2、T3、T4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T4处理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提高20.08%,T5处理的地下部干质量和根冠比最高。T4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增加13.98%、26.74%、44.36%。从果实品质的测定结果看,维生素C的含量以T1处理最高,比CK高46.63%,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以T4处理最高,分别比CK高35.76%、16.37%、24.09%、44.22%,各处理番茄红素含量与...  相似文献   

11.
以玉泉冬枣为试材,设4种施肥处理:A,株施生物菌剂1 kg+硫基复合肥0.5 kg;B,株施生物菌肥1 kg+硫基复合肥0.5 kg;C,株施生物菌肥0.5 kg+生物菌剂0.5 kg+硫基复合肥0.5 kg;D,株施腐熟鸡粪1.0 kg+硫基复合肥0.5 kg,研究不同肥料对玉泉冬枣光合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泉冬枣生长季节的净光合速率季度平均值以B处理最高,C处理的最低;B处理的单果质量(17.09 g)最大,单位面积产量(14 025 kg/hm~2)最高;B处理的还原糖含量(10.34%)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8%)最高,A处理的糖(固)酸比(41.25/89.58)最高,D处理的V–C含量(4.33 mg/g)最高,C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0.28%)最高;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表明,B处理的得分(1.824 6)最高,品质最佳,C处理的得分(–0.329 9)最低,品质最差;各处理的果实产量、品质排序与整个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大小排序一致。综合试验结果,B处理对改善玉泉冬枣的光合作用及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CK:鸡粪有机肥800 kg·667m-2)、生物有机肥1(T1:用量为15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2(T2:用量为300 kg· 667m-2)、生物有机肥3(T3:用量为450 kg· 667m-2),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番茄的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的番茄产量显著提高了169.1 kg· 667m-2,增幅达8.75%。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番茄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15.4%,T1、T2和T3处理的番茄可溶糖含量显著增加10.7%、13.9%和15.9%。T3处理的番茄纯效益较CK处理显著增加8.89%。综上所述,在试验地区域番茄生产重生物有机肥的推荐用量为300~450 kg· 667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柑橘合理的施氮量。[方法]以纽荷尔脐橙为供试品种,设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CK)、施氮量0.315、0.450、0.585 kg/株,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柑橘农艺性状、产量、果实商品性、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氮肥可提高柑橘农艺性状,使平均单株果数增加44.6~66.2个,平均单果重增加13.7~27.3 g,果实纵径和横径分别增大1.9~3.7、2.9~4.0 mm;可提高柑橘产量,增产率为21.94%~57.99%;特等果和一等果重量明显增大,增幅分别为14.93%~27.62%、38.91%~42.58%;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反而有所下降。[结论]综合柑橘的农艺性状、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适宜的施氮量为0.450 kg/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氮肥减施条件下,筛选出适合辣椒生长的氨基酸液体肥料比例,提高辣椒的产量及品质。【方法】以辉腾8号为材料,共设6个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减施氮肥10%、20%、30%、40%、50%,配施氨基酸液体肥料,测定辣椒的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氨基酸液体肥料替代化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辣椒的生长、产量及品质都有影响。T4处理可以提高辣椒的产量,其中,单果重、单株果实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分别比CK提高0.17%、28.98%、10.11%、24.64%。同时,T4处理可以改善辣椒的品质,果形指数、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VC比CK提高12.62%、10.92%、3.63%、30.44%,硝酸盐含量比CK降低22.61%。【结论】氨基酸液体肥料可以替代部分氮肥且T4处理(减施氮肥40%,配施28 kg/667m2的氨基酸液体肥料)进行基施和追施,可使辣椒的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减轻温州蜜柑树势早衰对树体产量、品质尤其对果农收入的负面影响,以大分温州蜜柑为试材,开展不同有机肥对其衰弱树势恢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CK,未施有机肥)相比,大分春梢和秋梢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与不同有机肥和施肥量有关,其中以株施5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HF)处理的综合表现最佳,2017年春梢和秋梢平均长度分别比对照高10.0%和19.3%,秋梢数量增加了1.87倍。2018年处理的春梢数量显著比上一年少,但有机肥处理的仍明显高于对照。有机肥施用后,果实个数和产量均增加,2018年达到显著性差异。2017年和2018年对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分别是HF和10 kg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NF)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0.1%和127.0%。有机肥对大分果实内部品质影响显著,10 kg尚呈生物有机肥(S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固酸比(TSS/TA)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有机肥施用后显著提高了春梢叶片钾(K)含量,除此之外,对春、秋梢枝条和秋梢叶片中氮(N)、磷(P)和钾(K)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相对而言,NF和奥地美有机肥料(AF)处理组的春、秋梢中大多养分指标高于对照,但增效不显著;果皮中各有机肥处理组的N和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NF和AF组的P含量最高,为0.57 g·kg-1。各处理间的果肉N和K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对照组的P含量极显著高于AF、SC和HF。CK处理的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低于各有机肥处理。年株产8.04 kg(高接第三年)的大分温州蜜柑果实N、P 和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0.43、1.79和14.18 g,而当年生枝梢果的N、P和K的吸收量则分别为42.00、3.02和20.70 g。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净化后废气作为CO2气肥对温室黄瓜植株、果实的生长性状及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工业废气的农业资源化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2011-03-28开始,用自制气肥发生器净化小型民用锅炉产生废气,将废气转化为不同浓度(400(CK),900,1 200,1 500 μmol/mol)CO2气肥并通施于温室黄瓜,气肥通施持续2个月,测定不同浓度CO2气肥处理黄瓜的株高、茎粗、瓜条长度、瓜粗、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 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各CO2气肥处理和CK黄瓜的株高、茎粗、瓜条长度、瓜粗均呈显著增大趋势,其中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900,1 200,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黄瓜的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2.1%,15.0%,19.7%。随着CO2气肥浓度的增加,黄瓜果实中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大,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其中1 500 μmol/mol CO2气肥处理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结论】 通施CO2气肥可促进温室黄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提高黄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CO2气肥的最佳施用浓度为1 500 μmol/mol。  相似文献   

17.
不同专用叶面肥对水稻和柑橘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诺普丰专用叶面肥对水稻和柑橘品质的影响,分别在湖北水稻和柑橘主产区荆门和宜昌进行了大田试验,测定了水稻和柑橘叶片养分浓度、产物品质。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对水稻、柑橘品质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喷施水稻专用叶面肥(浓度10 g/L和20 g/L)与对照相比,叶片N、P、K、Ca、Mg、S养分含量有一定提高,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提高,稻谷糙米率、精米率、粗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而垩白米率、总淀粉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喷施10 g/L浓度水稻专用叶面肥对水稻品质改善效果较喷施20 g/L浓度的要明显。喷施30 g/L浓度柑橘专用叶面肥与对照相比,柑橘叶片N、P、K含量有一定提高,柑橘单果重、可食率、纵横径均有提高,可溶性糖、粗蛋白、维生素C含量有所增加,而可滴定酸含量则降低。喷施30 g/L浓度柑橘叶面肥2次效果好于喷施1次。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施肥方案对渭北旱塬苹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16a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盛果期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案均能显著提高叶片质量,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树体光合速率,其中处理Ⅲ(鲁北BB肥1kg/株+赛众28肥2.5kg/株)、处理Ⅳ(鲁北BB肥1kg/株+EM菌肥20kg/株)和处理Ⅴ(鲁北BB肥1kg/株+留老根肥2.5kg/株)的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1.84%、14.69%和11.75%。各施肥处理也明显提高单株产量,其中处理Ⅲ和处理Ⅳ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处理Ⅲ的株产达到39.72kg,已达到丰产的要求。品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分析,在自然降水和无灌溉条件下,采取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施肥方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喷施不同钙肥对红富士苹果品质、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于2011年盛花期(5月10日)、新梢旺长期(6月11日)、花芽分化期(7月10日)、果实膨大前期(8月7日)、果实膨大后期(9月7日)、果实成熟期(10月11日)7个时期采样并测定。[结果]在同一生理期内,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一致:以CK值最低,各处理大于CK,且各处理间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从盛花期(5月)至果实采收后(11月),各处理SPAD值含量变化规律也一致,即由盛花期至果实膨大前期SPAD值含量逐渐升高,在果实膨大期至果实成熟期达到最高范围,果实成熟期后逐渐降低;各处理提高和维持SPAD值含量效果最佳为处理2、5(分别喷CaNO3、新禾丰果蔬钙肥)。喷施钙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富士苹果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套袋数目、单株产量等各项指标,但不同类型叶面喷施钙肥对提高富士苹果不同品质指标的效果也不同,其中处理4[喷施众德(康朴盖美膨)]对提高富士苹果品质效果最佳,处理3、8对提高其产量效果最好。各处理果实中元素含量顺序均表现为:K含量最高,其次是N、P,其他中、微量元素含量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Mg、Ca、Fe、B、Zn、Cu。以Ca元素为中心,与果实品质、贮藏性密切相关的K、Mg与Ca呈正相关,其他各元素(除Cu外)与Ca也均呈正相关,其中Ca与K相关系数为0.74**,达极显著相关。各元素(除K、Cu)与果实硬度均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各元素(除Cu、Zn、B)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正相关,但仅Ca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与可溶性糖含量正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74**;各元素(除Cu)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Ca、Mg与单株产量间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80**。[结论]喷施钙肥能够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品质和同时对果实中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