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湖南油菜生产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是:1.油菜生产在冬季农业中占到了主要地位自1987年以来,湖南油菜面积逐年扩大,总产连年增加.1986年收割面积为596.48万亩,1987年为625.63万亩,1988年为692.34万亩,1989年达到784万亩,三年增加187.52万亩,年递增10.5%。由于面积扩大,总产也连续增加。1987年全省菜籽总产42.7万吨,1988年为44.8万吨,1989年达到48.6万吨,比1986年的36.8万吨,增加11.8万吨,年递增10.7%。我省菜籽总产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1987年以来,湖南省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取得了初步效果。1989年全省春粮收获面积532万多亩,比上年扩大100万亩,是近十年中面积最大的一年。总产量4.6亿公斤,比1988年略增,比1986年和1987年分别增加3300万公斤和2650万公斤,是八十年代第二个丰收年。过去的三年,湖南春粮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覆盖面积小,保收率不高;开发进度慢,发展不平衡;精耕细作差,单产水平低。因此,春粮生产仍然是我省粮食生产上最薄弱的一环,仍然是冬季农业中开发潜力最大,需要下功夫的一个领域。今后开发春粮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改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现状 红薯、大豆和玉米是零陵、郴州地区(下简称湘南)主要旱粮、饲料作物。据统计,“七·五”前期(1986年—1988年,下同)年平均种植面积140.6万亩,占本区同期旱粮种植面积的79.9%;总产1.55亿公斤,占同期旱粮总产的84.2%。“七·五”期间,三种作物种植面积均比“六·五”后期(1983年—1985年)有所扩大,其中红薯种植面积80.3万亩,大豆44.8万亩,玉米15.5万亩,分别比“六·五”后期扩大0.7%,  相似文献   

4.
1987年1月湖南召开了吨粮田开发示范工作会议。经传达贯彻后,我省各级党政部门把吨粮田开发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保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战略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当前,以吨粮田开发示范为中心的粮食高产优质竞赛活动正在全省范围内蓬勃兴起,使这一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开发规模成培扩大,示范内容丰富多彩。1986年,全省各种形式的吨粮田示范面积为340万亩,有205万亩实现了亩产过吨粮。1987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示范400万亩,争取300万亩过吨粮。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落实的面积大大突破了这一指标,达到818万亩,比1986年扩大1.4倍;计划过吨粮面积4…  相似文献   

5.
桃源县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习惯。近几年来,油菜面积、总产都有所发展。1986年实收油菜42.05万亩,总产2.2吨,比上年扩大18.90万亩,增加总产0.5万吨。1989年油菜面积达到57.96万亩,总产4.7万吨,单产81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桃源县油菜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发展稻田种植,稻田油菜已种到40多万亩,其中三熟制油菜约占80%。在油菜生产发展的同时,早稻生产也取得同步发展。1986—1988年,早稻平均单产为310.7公斤,比“六五”期间增加31.7公斤,增产11.4%.如何正确处理好油菜与早稻的季节矛盾、夺取粮油双  相似文献   

6.
大力开发冬季农业与旱地农业,是湖南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冬季农业与旱地农业开发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发展极不平衡,地区间差异悬殊,冬、旱作物单产低,效益差。湘南是国家确定的农业区域综合开发重点,其冬季农业与旱地农业相当薄弱,无论在扩大面积,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收益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为了推动薄弱地区冬季农业与旱地农业的开  相似文献   

7.
地膜玉米值得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近年来一项先进的农业适用新技术,已被国家列为贫困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项温饱工程,并产生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古丈县从1988年开始试种20.4亩,亩产360.2公斤,1989年扩大到705亩,亩产340.4公斤,1990年推广到5485亩,平均亩产340.7公斤,比露地栽培玉米显著增产,为山区发展旱粮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有  相似文献   

8.
板茬油菜是免耕、省力、经济栽培的新途径,它是江苏省油菜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推广速度很快,1984年全省56.25万亩,1985年210万亩,1986年248万亩,1987年300万亩,1998年发展到315万亩。全省累计种植板茬油菜面积已达1222万亩,近三年来,全省平均每年种植板茬油菜的面积达28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56%。  相似文献   

9.
道县总人口58.7万,其中农业人口49.7万,总耕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水田39.8万亩,旱土16.9万亩,旱土占耕地面积的29.8%,是零陵地区旱土比重较大的县之一。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14亩。宜农可垦荒地14万多亩。198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4万亩,单产301.0公斤,总产25.1万斤,人平粮食427.8公斤。农业生产总的情况是集约的水田,粗放的旱地。1988年水稻亩产359.0公斤,旱粮只111.7公斤,不及水稻的1/3,比全省旱粮平均亩产低11.3%。  相似文献   

10.
沅江市苎麻种植面积1978年为35175亩,年总产3238吨,1988年发展到22.4万亩,年总产原麻3.11万吨,总产值由1978年的705.9万元增加到1988年6220万元,人平苎麻收入达117元,农业、商业供销、纺织等行业的经济空前活跃。但因苎麻价格失控而导致苎麻种植面积失控,影响了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泰县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油菜面积不断扩大,由1984年7.62万亩增加到1988年的11.85万亩。由于常规耕翻移栽用工多,成本高,1984年秋我们开始试验采用浅旋朝阳沟移栽油菜,取得了成功。1986—1988年(收获年)三年分别示范推广2.0、6.5和6.85万亩,平均单产185.5、141.0和137.6公斤,比耕翻移栽的增产20.1、13.4和20.8公斤,增产12.2、10.5和17.8%;1988年秋采用这一移栽方式的面积达8.0万亩,占全县油菜面积的70%。 从三年试验推广的实践来看,浅旋朝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广东省湛江地区的一些花生产区,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因地制宜实行耕作制度的改革,改春花生、晚稻、冬莳或双季稻为春花生、中稻、秋莳,实行花稻莳新的一年三熟制,有效地解决了粮油争地矛盾,趋利避害,提高地力,为夺取粮油双丰收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推行这一水旱轮作制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要求,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一九七六年全区花稻莳面积35,325亩,一九七七年增加到53,777亩,一九七八年78,383亩,一九七九年15万亩,是继续发展的趋势。 “花稻莳”改制形式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现状 临武县位于我省最南端,与广东接壤,人口28.6万,耕地面积21.3万亩,其中旱地4.9万亩,人平耕地0.74亩。198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1.2万亩,亩产322公斤,其中旱粮播种面积5.5万市,亩产125.1公斤。从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上看,该县发展旱地农业、冬季农业的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棉花育苗移栽面积发展较快。1980年为81万亩,1981年扩大到136万亩,占全省植棉面积的15%;增产效果显著,一般比直播棉花增产1—8成以上,霜前花增加2—3成。随着棉花种植制度的改革,棉花育苗移栽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创高产、保全苗、间套种、扩大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是江西省棉花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的一年,根据省政府下达的计划,全省植棉面积将扩大到133.3kha(200万亩),即比1991年实种在增加24.7kna(37万亩)。省委,省政府要求,1992年棉花要在  相似文献   

16.
生产简讯     
据郴州地区《粮油生产动态》,今年的粮食生产有几个特点:一是播种面积略有增加,而以旱粮增加较多,现已落实播面474.87万亩,此去年增加4.47万亩,其中旱粮75.92万亩,比去年增加4万亩,可见农民越来越重视旱粮生产,二是杂交稻面积有所扩大,现落实杂交稻  相似文献   

17.
甘薯在我省旱粮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有较大的发展,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203万亩发展到1962年的750.7万亩,常年种植面积500—600万亩,占旱粮总面积的25.92%,总产由1949年的4亿斤(折谷)增加到1973年的27亿斤,占旱粮总产量的54.2%。甘薯生产的发展对我省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单产  相似文献   

18.
一 在中共湖南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1987年我省吃粮田开发示范,在上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进展。按习惯面积统计,全省双季稻田亩产过吨粮面积达319.8万亩,比上年扩大114.8万亩。有89个乡、2744个村、39163个组成建制亩产过吨粮。与此同时,还抓了中低产田升级、一季中稻和早土多熟制亩产过千斤的开发示范,全省有217.26万亩中稻,36.1万亩旱粮亩产过千斤,有5个县一季杂交中稻亩产过千斤,开创了杂交中稻大面积高产的新纪录。全省亩产过吨粮和过千斤的田、上共573.16万亩,一只占粮食耕地11.8%,而生产粮食gi.48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大豆生产稳步发展,2013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到663.8万亩.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大豆生产将迎来有利发展的契机,所以四川除了间套作大豆外,今年净作大豆面积将显著增加,预计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将稳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早稻是我省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杂交早稻新组合的育成和推广,打破了早稻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省1986年种植15万亩,1988年达49万亩。杂交早稻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早稻亩增50公斤;龙游县农民鲁月行种植1.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