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aojina)在大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较在PDA上快86%,在小白菜琼脂和番茄琼脂培养基上的产孢量分别约为PDA的8倍和6倍。此菌的生长发育温度最适为25—28℃,低于15℃或高于35℃均不适宜。黑暗条件较为有利。在pH4—9之间,均能生长和产孢,但以pH5生长最适,pH6—7产孢量最多。分生孢子在蒸馏水里亦萌发得很好,半小时就能萌发,经3—4小时后萌发率显著上升,5小时萌发率达90%以上。在10—40℃之间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8—30℃。以pH7萌发最好。黑暗条件有利萌发,阳光直射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河地区地处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属高寒地带。全区各地年平均气温-2.0-1.O℃;降水量470—600mm;无霜期80—130天;太阳辐射量105-125千卡/cm~2·年,5—8月间辐射量甚强,达50—60千卡/cm~2,占全年的50%左右,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年,5—8月达900—1000小时;全年≥10℃积温1500-2450℃,作物生育季节昼夜温差14-19℃。  相似文献   

3.
西昌地区马铃薯块茎蛾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概 况西昌位于四川西南部 ,北纬 2 7°35′~ 2 8°10′ ,东经 10 1°5 5′~ 10 2°2 5′ ,地处亚热带高原 ,季风气候区。冬半年 ,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 ,云雨稀少 ,降水量不到全年的 10 % ;夏半年 ,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集中降水 90 % ,降雨丰沛。气温年差较小 ,日差较大 ,年均气温 15 3~ 19℃ ,≥10℃积温 4 10 0~ 730 0℃ ,≥ 2 0℃持续天数为 80~ 12 0d ,昼夜温差 12~ 18℃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春秋两季特别长 (占全年 6 0 % )。西南地区属于马铃薯二作区 ,西昌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 ,可在春、秋、冬三季种植马铃薯。由于马…  相似文献   

4.
高梁种子萌发的最低土温为8—10℃,最适温度为24—28℃。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0—12℃,超过20℃出苗率显著增高。但是,Bagnall(1979)认为单一的临界温度是不存在的。他发现当夜温低达1.5℃、日温21℃时,三个高梁种均未受害,而持续5℃却导致严重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东北农学院1983年以有限品种“丰山1号”作母本,半野生大豆“药泉山”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育成。1993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查,确定推广。 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0—70厘米,分枝2—3个。植株繁茂,杆强不倒。生育日数115天,需活动积温2300~2400℃,在黑龙江属于中早熟品种。1989—1991年经三年  相似文献   

6.
梁河县地处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8.3℃,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083—2524小时,最大日温差为24.5℃,是云南省重点甘蔗产区之一,蔗糖业现已发展成为梁河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以2003年为例,甘蔗收获面积9.5万亩,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生态地理条件下研究种的变异特点,有可能选出具有理想经济性状的大麦类型。在阿尔泰山区进行这项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这里气候条件复杂,1月平均温度为-20℃—-25℃,7月为+12℃—+16℃。无霜期80—85天,年降水量600—700mm,而且80%分布在夏季。该地区常有暴风雨加冰雹,往往造成谷类作物严重倒伏,有时造成土壤流失,甚至根系完全裸露。这里生长季节短,空气温度高,昼夜温差大。8月前半月寒露降临,月底可能出现霜冻。阿尔泰山的土壤主要是含中等腐殖质、高度熟化的黑钙土。耕层有较好的氮素保障,磷、钾,尤其是碘不足。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的配合在此地造成了从事研究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大麦类型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沅江地处中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光热资源丰富,据沅江市气象站1955—1980年26年气象资料统计,从11月至来年3月份这5个月,零度以上的有效积温为1227.4℃,太阳总辐射热为30.2千卡/厘米~2,光照时数为499.7小时,这5  相似文献   

9.
新疆焉耆地区属于天山南坡的山间盆地。海拔1,048—1,205米,土质属草甸盐土。无霜期167天,大于等于10℃的积温3,417℃,7—9月份平均日较差为15.6℃,日照3128.9小时,日平均大于5 ℃气温始于3月中旬,终于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属冷凉地带,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大豆产区。大豆的分布,北起黑龙江大兴安岭东麓,北纬50°左右,南到辽宁省旅大,北纬39°左右。在这个地区,凡是年降雨量350—1000mm,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在1700—3500℃,土壤PH值5—8,都有大豆的栽培。其中以松花江、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面积最大,为东北大豆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早中熟三个品种进行三年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全生育期一般需要有效积温范围为342—660℃,活动积温范围为2624.9—3576.8℃。早熟品种黑山棉1号比中熟品种徐州142、岱字16号需要积温较少,有效积温少14.9—87.9℃,活动积温少373.6—463.9℃,早熟20—30天左右,可见低温年份和低温地区更能发挥早熟品种的优越性。分期播种中,早播时发芽出苗期和苗期天数长,晚播时花铃期天数长,早播晚播蕾期天数相差不大;生产上应考虑播期的早晚,要求发芽出苗期不要太长,能避过晚霜期,苗期长度适中,花铃期不要过长,霜前大多吐絮。因此,陕西省关中西部棉区春播以4月5—15日为宜,夏播以6月上旬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一、棉花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棉花原产于热带,是喜温好光的作物,它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播种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5℃。7月平均温度要求25℃以上,有利于开花结铃。10月平均温度要求17℃以上,不然铃重、纤维品质都会受到影响。从播种到吐絮,一般中熟品种需要≥15℃的积温3400—3600℃。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一般年为450—500mm,干旱年约需750mm左右。全生育期需日照时数为950小时。而我省气候条件相当优越,完全可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年平均气温16.3—19.7℃,4月平均温度16.2—19.8℃,7月平均温度26.9—29.6℃,10月平均温度17.2—21.4℃,全生育期≥15℃积温多年平均值(指20年平均)4381—5610℃。看来全省各地热量资源是绰绰有余。多年平均降水量1350—1930mm,  相似文献   

13.
海南儋州甘蔗锈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症状和病原菌特征,确定海南儋州2007年新发现的甘蔗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Sydow)引起的甘蔗褐锈病。该病菌夏孢子较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8~25℃,最适萌发的温度为25℃。在相对湿度90%~100%及水滴中,夏孢子都可以萌发,其中以水滴中的萌发率最高。夏孢子萌发较适宜的pH值范围是5.5~7.5.最适宜pH为7.1。黑暗和2%0葡萄糖液可促进夏孢子的萌发。在-15℃、10℃,35~38℃干燥的环境条件下,夏孢子很容易失活。室内干藏两周半后,约一半的夏孢子失活。  相似文献   

14.
大麦冻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笔者根据1991、1995年2年的试验和大面积调查,对大麦冻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1冻害的发生据研究:半冬性品种大麦冬季生长正常的耐低温能力为:Tin<-14t受害,春性品种为<-9.2℃。单棱期与二校期半冬性品种是Tin<-11℃,春性品种<-8℃。小花原在分化期半冬性品种为Tin-5℃,春性品种为一3℃。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均为O℃左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与当时的麦苗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份(湿度)等有关。我县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出现低于一10℃以上的低温机率小,出现一5℃—-10℃低温的机…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气温对花生开花的影响,作者在人工气象室控制条件下进行了两项盆栽试验。试验Ⅰ,供试品种为千叶半立(大粒半蔓型)、爪哇13号(小粒直立型)及千叶43号(大粒匍匐型)。采用日光灯照射,床面照度为30千勒克斯,各处理均给以每天12小时的长光照。相对湿度70%。温度处理分为三级:日平均温度20℃(昼间最高气温25℃,夜间最低气温15℃)、25℃(30~20℃)、30℃(35~25℃)。每处理5盆,每盆1株。研究气温对开花及开花前初期生长的影响,试验Ⅱ,供试品种为千叶半立,于4月15日、5月15日、6月  相似文献   

16.
(一) 3月底4月初是宁乡县早稻适宜播种期。宁乡近24年(1959—1982)气象资料统计,3月下旬至4月下旬各旬平均气温依次为12.5℃、13.9℃、17.6℃、18.6℃。据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的研究结果,早籼播种期以旬平均气温升至12—14℃为宜。另据湖南农学院试验,在3月25日至4月5日之间播种早稻,每迟播一天,齐穗与成熟期分别推迟0.25天与0.28天。宁乡县农科所1981年早稻湘九播期试验,3月25日、4月9日、4月14日播种,主茎叶片数依次为14.2、13.9、13.3,成熟期依次为7月28日、7月29日、7月31日,亩产依  相似文献   

17.
我县1982年引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到1985年累计推广面积16005.6亩,均产387.8公斤,比对照亩增98.7公斤,增产效果显著。据测定,与对照相比覆膜栽培的主要优点是:5cm地温出苗期高3.3—4℃,幼苗期高3.1—3.4℃,花针期高4—3.2℃,饱果成熟期高0.5℃。同时0—30cm土壤含水量幼苗期高1.4—4%、花针期高1.5—3%、饱果成熟期高2.3%,而0—3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则下降0.4%,使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4.4、12.7和12.5ppm;上述条件的改善,使幼苗期至花针期的根干重、主茎高、侧技长和分枝数均大于对照,从而使单株开花量增加18.5朵,单株结果数多1.3—4个,双仁果率增加4—6%,饱果率提高5—8%,公斤果数减少40—60个,最终实现了产量和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发生危害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黑龙江省目前除抚远、呼玛等5县未作调查外,其余各县、市均有大豆孢囊线虫病为害,而且仍有扩大蔓延趋势。根据为害程度,可将我省划分为三个为害区:1.西部重发生区。2.东部三江平原中等发生区。3.除上述两地区外均为轻发生区。 通过对大豆孢囊线虫的研究,初步明确菜豆、赤小豆、各种野生、半野生大豆等是大豆孢囊线虫的主要寄主;它完成一个世代有效积温为330℃—350℃左右,一年发生三代;孢囊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为0—25厘米占99.4%;在盐碱土和砂质土危害较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孢囊平均每年降低22.4%,而种植大豆后孢囊平均增长236.6%左右;种植抗病品种孢囊仅增加5—6.6%,种免疫材料孢囊则降低18.5%。 初步分析我国有1、3、4号小种,黑龙江以3号小种为优势小种;1976年以来,已选出19份高抗抗源,并从1978年以来杂交转育出黄种皮、百粒重15克以上新抗源;药剂防治,目前主要采用8%呋喃丹颗粒剂。 建议今后大力开展抗病育种及病原致病性变异;播前查囊指导药剂防治与轮作及生物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南亚热带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资源的5%,该区水热资源丰富,作物生长季节长达9.5个月至全年,≥10℃积温6500--8000℃,极端最低气温0℃---5℃,年降雨量达1600—2000毫米,土壤呈酸性,肥力中等,为发展热带、南亚热带水果提供了适宜的气候资源和地力条件。 至1999年止,全国热区水果面积达3752万亩,产量达1407万吨,果业已成为南亚热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热区水果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种植的水果优质品种比例小,品种与果品结构不合理。以龙眼为例,约90%左右果品集中在7月中旬—8月中…  相似文献   

20.
我省甜菜产地河西三地区有耕地1000万亩,河水、井水灌溉的干旱区占50%以上。干旱区位于腾格里沙漠西南,祁连山以东,海拔1400—1700米,日照时数2300—2950小时,年平均气温6—7.5℃.≥0℃积温2900—3400℃,≥10℃积温2200—2900℃,无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110—180毫米,年总蒸发量1200—2100毫米,干燥度为2—3.3(>2的干燥度为旱区)。土质属碱性,有机质1.3%,全氮0.08%,碱解氮50ppm,速效磷12ppm,速效钾180ppm。概括地说,海拔较高,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雨量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