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富集培养、菌种纯化等方法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1株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S-2,该菌株能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到40mN/m以下,在温度20—100℃和pH值6.0~9.5条件下,其表面张力始终保持在40mN/m以下,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对堆肥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5.0g/L、NH4NO3 8.0g/L、KH2PO4 2.0g/L、K2HPO42.5g/L、KCl 1.1g/L、NaCl 1.1g/L、MgSO4 0.15g/L、FeSO4·7H2O 5.0×10^-5g/L、EDTA 1.0g/L、酵母浸膏0.2g/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3d。在该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最低,为29.3mN/m。[结论]菌株BS-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李淑营  乔来艳  刘阳  牟海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481-16484
[目的]对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K13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结果]胞外多糖制备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10×盐溶液(含Na2HPO4 100.00 g/L,FeSO4.7H2O 0.01 g/L,MgSO4.7H2O 2.00 g/L,CaCl2.2H2O 0.01 g/L,KH2PO4 30.00 g/L,K2SO4 10.00 g/L,NaCl 10.00 g/L),葡萄糖30.00 g/L,蛋白胨0.50 g/L,牛肉膏0.50 g/L,油酸1.50 g/L。最佳发酵参数为:初始pH 7.0,发酵温度24℃,接种量10%,装液量200 ml/500 ml,培养时间50 h。优化后,其胞外多糖产量可达6.70 g/L。[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后期批量制备新型生物寡糖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拮抗辣椒疫霉菌的青霉属菌株M-12,通过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发酵营养条件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g/L,蔗糖40g/L,蛋白胨3g/L,KCl0.5g/L,MgSO4·7H2O0.5g/L,K2HPO41.0g/L,FeSO4·7H2O0.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装瓶量125mL/250mL,初始pH为6.0,接种量6%,菌龄60h,培养温度26℃,摇床转数175r/min,发酵8d。  相似文献   

4.
刘杰  高凯  陈晨  陈绍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599-7600
[目的]研究嗜盐古菌Haloferax sp.H4在不同环境中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不同NaCl浓度、pH、温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H4菌株蛋白表达差异。[结果]H4菌株在不同NaCl浓度、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特异性;而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其蛋白表达差异性不明显。[结论]嗜盐古菌对不同环境因子的调控方式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的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嗜盐纤维素酶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该产酶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并研究该产酶菌株的NaCl耐受性。【结果】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玉米芯粉22.0g/L,蛋白胨6.0g/L,NaCl 4.0g/L,MgSO4·7H2O 0.55g/L,K2HPO40.5g/L;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起始pH 6.0,种子液接种量18%(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菌株6MA1的CMCase活力为47.8U/mL。此外,该菌株在含0~15.0%(体积分数)NaCl的培养基中仍具有产纤维素酶活力。【结论】从陕北花马盐湖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并得到了该菌株产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1株产耐盐碱高温淀粉酶嗜盐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极端嗜盐菌SYM菌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及其所产胞外淀粉酶性质。[方法]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盐场筛选得到1株极端嗜盐菌SYM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对其产生的淀粉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SYM菌株能在饱和NaCl浓度下生长,菌体细胞壁含有嗜盐古细菌特征性的甘油二醚衍生物,菌体形态为球状,菌落显橙红,经生理生化和16 S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嗜盐古细菌嗜盐深红菌属。SYM菌株淀粉酶最佳反应条件为1.15 mol/L NaCl、pH值7.0和温度70℃。NaCl浓度为2.65 mol/L时,酶活可以保持最高酶活的61%;80℃时,酶活可保持最高酶活的69%;pH值13.0时,酶活可保持最高酶活的76%。[结论]SYM菌株产生的淀粉酶是一种能耐受高盐高碱高温的极端酶。  相似文献   

7.
朱明  夏振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07-7310
[目的]优化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幼体益生菌A.isolate N6的发酵条件。[方法]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正交试验,对菌株N6的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6.0 g/L,硫酸铵6.0 g/L,酵母膏1.5 g/L,NaCl 1.0 g/L,初始pH7.2,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3%,温度26℃,培养周期24 h,得到的活菌数达到2.34×1011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29%。[结论]为该益生菌制剂的研制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产κ-卡拉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K-卡拉胶酶产生菌进行富集培养,以K-卡拉胶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初筛,从多种海藻上分离纯化获得32株具有卡拉胶酶活性的菌株,经摇瓶复筛,从亮管藻上分离的HC4菌株酶活力最高,为50.75U/mL。测定了HC4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1436bp,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NCBI)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它与Tatrtlana agarivorans的相似性为98%。通过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碳源K-卡拉胶5g/L;氮源蛋白胨3g/L和NaNO3 1g/L;元机盐NaCl20g/L、K2HPO4·3H2O1g/L、MgSO4·7H2O 0.5g/L和CaCl2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50r/min,250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50mL,接种量4%,发酵培养基起始pH7.5,温度28℃,培养时间28h。经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HC4菌株的K-卡拉胶酶酶活力提高到602.30U/mL,是优化前的11.87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EIM-70进行鉴定,并对其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对EIM-70菌株进行形态学分析及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以鉴定其所属菌种;在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EIM-70产过氧化氢酶的最适碳、氮源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因子,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结果]试验将EIM-70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EIM-70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为:葡萄糖19.25 g/L、NaNO39.25 g/L、FeSO4.7H2O2.46×10-3g/L、MgSO4.7H2O 0.50 g/L、Na2HPO4.12H2O 9.25 g/L、KH2PO40.60 g/L、2°麦芽汁,优化后Bacillus subitilis EIM-70的液体发酵产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可达6 927.45 U/ml,比优化前提高1.87倍。[结论]该研究为过氧化氢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产壳聚糖酶菌株的培养条件。[方法]对一株从海洋中筛选的假单胞菌XK-3菌株产壳聚糖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组成:葡萄糖30.0 g/L,牛肉膏为15.0 g/L,(NH_4)_2SO_415.0 g/L,K_2HPO_42.0 g/L,KH_2PO_42.0 g/L,NaCl 5.0 g/L,MgSO_4·7H_2O 0.5 g/L。摇瓶培养最佳条件:培养初始pH 6.0,培养温度28℃,装液量20%。Mg~(2+)、Ca~(2+)、Mn~(2+)对壳聚糖酶活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Fe~(3+)、Cu~(2+)和Zn~(2+)对壳聚糖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摇瓶培养条件优化后得到的壳聚糖酶活力为3 430 U/L,优化前壳聚糖酶活力为1 072 U/L,优化后是优化前的3.2倍。摇瓶培养得到菌体的最适生长时间为24 h,发酵于64 h后结束。[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提高了壳聚糖酶产量,使该菌株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乙醚抽提法提取麻黄碱,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麻黄碱含量,分别试验水解酪蛋白浓度、基本培养基、取材时间、摇床转速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条件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继代培养25 d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添加300.0 mg/L的水解酪蛋白,在转速110 r/min的摇床上悬浮培养。[结论]该研究为麻黄碱的植物细胞体外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天伦  何莉  贾文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23-7424
[目的]为利用紫羊茅改良盐碱地及选育耐盐紫羊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羊茅种子为材料,分别在2、4、8、12 g/LNaCl及2、4、8、12 g/LNaCl+KCl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研究盐胁迫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种子发芽率为92%、根最长达10.27 cm、平均根重为0.197 g 低浓度盐胁迫对紫羊茅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当NaCl为4g/L时,种子发芽率为62%,而当NaCl为12 g/L时,种子发芽率仅为11% 盐浓度为12 g/L时,平均根长和根重分别为1.87 cm和0.0014 g,NaCl、NaCl+KCl处理的种子活力指数分别降至0.0008和0.0101。[结论]盐胁迫对紫羊茅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球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祥  张智慧  张雪艳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63-16764
[目的]优化小球藻培养条件,以提高小球藻生物量。[方法]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对影响小球藻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Na2CO3、NaNO3、KH2PO4和MgSO4等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微量元素和pH值对小球藻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优化培养基配方为:Na2CO30.02g/L,NaNO32.0g/L,KH2PO40.02g/L,MgSO40.1g/L,环境条件为pH值6.0。[结论]该研究为扩大培养小球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液水培对卡特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方正  李英丽  赵斌  苏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9-1203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清水培养为对照。[结果]配方C[0.614 0 mg/L Ca(NO3).24H2O+0.283 0 mg/L KNO3+0.240 0 mg/LNH4NO3+0.136 0 mg/L KH2PO4+0.154 0 mg/LMgSO4.7H2O+0.022 0 mg/L K2SO4+0.017 0 mg/L K2HPO4+0.012 0 mg/L NaC l+31.194 0 mg/L Na2Fe-EDTA+2.863 0 mg/LH3BO3+2.1190 mg/LMnSO4.4H2O+0.230 0 mg/L ZnSO4.7H2O+0.074 9 mg/L CuSO4.5H2O+0.024 7 mg/L(NH4)6MO7O2.4H2O]所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方,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其他配方,但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其他配方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卡特兰的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最优产孢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500%,淀粉1.000%,花生饼1.500%,MnSO4.H2O 0.005%,无水MgSO40.050%,KH2PO40.150%,K2HPO4.3H2O 0.300%,CaCO30.050%;最适培养条件为:最佳移种时间18~20 h,温度37℃,pH7.5,转速250 r/min,接种量10%。[结论]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蛹虫草各种药理机制及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不同酶解液(单一酶和不同的组合酶)、不同菌龄(3、5、7、9、11 d)、不同酶解时间(1、2、3、4、5 h)、不同酶解温度(23、28、33、38、43℃)、不同酶解pH值(pH值4.92、5.29、5.91、6.47、6.98)以及不同渗透压稳定剂(浓度0.6 mol/L的MgSO4、KCl、甘露醇和葡萄糖)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结果的影响,确定制备蛹虫草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结果]用浓度0.6 mol/L KCl配制成含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的复合酶,在28℃、pH值5.91时,对培养9 d的菌丝体酶解3 h,得到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结论]为以后进行蛹虫草原生质体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