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主要药用部分嫩枝和叶中的代谢物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进行分析,从猴耳环的嫩枝和叶中共鉴定出712种代谢物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酚酸类、脂质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猴耳环嫩枝和叶组织部位之间代谢物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槲皮素、表儿茶素苷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猴耳环药用特征标志物在嫩枝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叶组织,而表儿茶素、槲皮苷和杨梅苷等特征标志物则在叶组织中含量更高。综合表明猴耳环嫩枝和叶组织均富含多种高生物活性物质,大部分药用特征代谢物在嫩枝和叶中的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光强对元宝枫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宝枫叶含有黄酮、绿原酸、SOD活性酶、丙二醛和VC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光强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SOD酶、丙二醛和VC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处理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十分显著,其中以60%自然光处理下的元宝枫叶黄酮含量最高,全自然光处理下绿原酸和VC含量最高,而45%自然光处理下的元宝枫叶SOD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最高。综合来看,不同的光强处理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积累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花粉精粉及其加工产品的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以云南松破壁松花粉为原料,采用具创新性生物技术研制的云南松花粉脂揽的精粉,活性酶精粉,黄酮精粉,营养及活性物质精粉,以及用此4种精粉经加工而获得的亚油酸软胶囊,口服0#胶囊,黄酮药片(胶囊),精粉口服液和松花粉酮酒5种产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它们相关成分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云南松花粉精粉具有速溶性好,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集中的特点,其主要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数倍于破壁松花粉。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各项产品很好地保留了精粉的主要功能成分,因而对人体具有更高的保健,医疗功效。  相似文献   

4.
以牛蒡、红枣为原料,研究牛蒡汁、枣汁浸提的复合汁的最佳工艺条件。充分利用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加工制得了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天然成分的新型饮料。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大果沙棘又名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为雌雄异株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果、叶、皮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类体质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沙棘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风固沙,具有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自我繁殖力强,在-50℃的严寒和40℃的高温中仍能正常生长。其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中同分布面积(东北、华北、和西北)最大,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树形管理措施(包括定干高度和留枝数)对青钱柳叶用林生长、叶生物量及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积累的影响情况,为青钱柳叶用人工林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高度分别60、80、100 cm的定干处理(编号分别为T1、T2、T3)进行试验,以不截干的为对照(处理编号为T4);同时设置留枝数分别为5、6、7个的修枝处理(编号分别为A1、A2、A3)进行试验,以不修枝的为对照(处理编号为A4)。测定各定干、修枝处理的青钱柳各生长指标、叶片生物量和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和产量。【结果】1)不同树形管理措施对青钱柳生长的影响各异:定干高度显著影响植株的生长(P0.05),T3和T4处理的各项生长指标值均优于T1和T2处理的;留枝数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A3处理的冠幅最大,说明A3处理更有利于植株生长。2)采用不同树形管理措施均能显著提高叶生物量(P0.05):定干处理T3的单株叶生物量分别是T1和T2处理的2.23、1.94倍,而T3与T4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修枝处理A1、A2、A3的单株叶生物量均显著大于A4处理的,A3处理最有利于叶生物量的积累。3)树形管理措施能显著影响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积累(P0.05):随着定干高度的增加,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T1处理的4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总含量为88.10 mg·g~(-1),是T3处理(78.14 mg·g~(-1))的1.12倍。随着留枝数的增加,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1处理的4种生物活性物质总含量为100.96 mg·g~(-1),是A3处理(87.04 mg·g~(-1))的1.16倍。综合分析叶生物量和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双重变化趋势可知,随着定干高度和留枝数的增加,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产量均呈上升趋势,T3和A3处理的产量均达到了最高值。【结论】基于定干高度和留枝数对青钱柳生长和叶片内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积累的多重影响情况分析建议,当人工林栽植密度为2 000~2 500株·hm~(-2)时,采用定干高度为100 cm和留枝数为7个的经营模式,可有效提高叶用林生物活性物质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元宝枫叶含有黄酮、绿原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2年生元宝枫苗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肥液处理,测定叶内黄酮、绿原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对元宝枫叶内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同,以1.3 g/L植物喷施灵处理下的黄酮、绿原酸和叶绿素含量都比其他处理下的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浓度的植物喷施灵处理下差异极显著,而黄酮、绿原酸含量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冀志平 《中国林业》2010,(19):50-50
<正>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其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可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同时,沙棘果、叶、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  相似文献   

9.
牛蒡(Arctium lappaL.),药用其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鼠粘子、恶实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牛蒡味辛、甘、性寒,具有疏风、透疹、利咽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疹出不畅、血热便秘、头风痛、烦闷、金疮、乳痈、皮肤风痒等症。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牛蒡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最为丰富,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分布于东北、西北、中南、西南等地。  相似文献   

10.
对以云南松破壁松花粉为原料 ,采用具创新性生物技术研制的云南松花粉脂提物精粉、活性酶精粉、黄酮精粉、营养及活性物质精粉 ,以及用此 4种精粉经加工而获得的亚油酸软胶囊、口服 0 #胶囊、黄酮药片 (胶囊 )、精粉口服液和松花粉酮酒 5种产品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了解到它们相关成分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4种云南松花粉精粉具有速溶性好、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集中的特点 ,其主要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数倍于破壁松花粉。以其为原料加工的各项产品很好地保留了精粉的主要功能成分 ,因而对人体具有更高的保健、医疗功效。  相似文献   

11.
保健型沙棘果茶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齐东梅  刘虎成  刘勤晋 《沙棘》2001,14(1):22-24
将沙棘果实和绿茶结合在一起,研制出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并不需添加防腐剂的天然保护健饮料。  相似文献   

12.
杜仲桃叶珊瑚甙,系从杜仲、车前草等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环烯醚萜类天然化合物。纯度较高的桃叶珊瑚甙为白色粉末,带有苦味,是杜仲种子的主要苦味素物质之一,也是杜仲种子中含量较高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清湿热、利小便的功效。桃叶珊瑚甙的甙元及其多聚体具有抗菌作用,是一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5种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运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芳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樟脑、石竹烯、桉叶油醇等;异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为异橙花叔醇、芳樟醇、桉叶油醇、樟脑等;油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7%,主要为桉叶油醇、芳樟醇、松油醇、樟脑等;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73%,主要为樟脑、芳樟醇、石竹烯、桉叶油醇等;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61%,主要为龙脑、芳樟醇、左旋乙酸冰片酯、樟脑等。5种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有25种,主要为芳樟醇、桉叶油醇、松油醇、樟脑等,但是含量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绿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的不足之处是稳定性较差.试验结果表明,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贮藏1年,不同品种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是不同的.马尾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12.4,维生素E9.9,叶绿素10.4;赤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25,1,维生素E.16.4,叶绿素12.8;樟子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中生物活性物质降低幅度分别为(%):β-胡萝卜素14.8,维生素E12.3,叶绿素24.0.马尾松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产品,在室温避光条件下贮藏15年,β-胡萝卜素损失48.1%,维生素E损失18.9%,叶绿素损失29.6%.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地域广阔,降水少、气候干燥、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在退耕还林区大面积种植沙棘可以起到防风固土、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沙棘枝叶极为茂盛、根孽性强、繁殖生长快。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果实和叶含有多样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高。它含有相当多的有机酸、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同时,沙棘油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作用。在西部退耕还林区及祁连山高寒山区推广种植沙棘,  相似文献   

16.
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及香料植物,国内对花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范围包括花椒的果皮、皮刺、种子和叶.花椒果皮含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调味品精制、精油的提取、药用及挥发油的杀虫杀菌剂的开发;花椒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主要生产食用油、涂料、生物柴油及α亚麻酸等.花椒叶和嫩芽含芳香油、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食用、药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杜仲杂交子代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杂交F1代群体的134个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值、蓝色成分值、叶绿素参考值、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节间距共14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杜仲F1代群体的14个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为6.29%~36.97%,其中叶宽、叶长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15%以上,说明在F1群体中普遍存在遗传变异。134个F1代的主要性状值展现出连续性较好的正态分布趋势;在14个叶表型性状中,31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 <0.01),3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 <0.05);14个叶表型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88.53%~45.95%,14个叶表型性状的超亲优势率为-94.50%~9.6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7.5处134个单株可聚为Ⅰ、Ⅱ、Ⅲ等3个大类群,其中Ⅰ、Ⅱ类群又可单独分为2个亚类。通过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沙棘属植物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及其主要生理药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永善  万里 《沙棘》2007,20(3):1-12
根据近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沙棘属植物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主要生理药理功能等科技研发文献,综述其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含量及其主要生理药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核桃叶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_小实验选用核桃叶为供体材料,以不同科的莴苣、小麦、西红柿为受体材料,采用发芽和生长实验,研究了核桃叶提取物浓度对3种受体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核桃叶提取物对3种受体分别有抑制或促进作用。核桃叶提取物的化感活性成分主要是酚类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为核桃叶作为无公害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呋喃类化合物。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α-石竹烯、γ-依兰二烯、β-荜澄茄烯、杜松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9种共同成分,但挥发油的主成分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