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谷子两系杂种一代的秆高、穗长、单穗粒重、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最强。同时介绍了龙杂101、龙杂102等谷子两系杂交种的性状及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技要闻     
<正>我国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吉林地区谷子单产水平,2011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14.77%。张杂谷5号在公顷保苗37.5万株时相比其他品种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公顷产量达7 022.40 kg。该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良,在吉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谷子杂交种单株优势强,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科技》2008,(7):F0004
“张杂谷5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培育的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2007年,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定方水乡武家庄村示范种植了21.3公顷(水浇地),平均每667平米产量达650公斤。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系方法,以不育系A2作母本,以抗除草剂(拿捕净)品系2053作父本,培育的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9号",2008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做一季栽培,在掌握栽培特性和水肥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最高亩产可达到250kg,比常规谷子可增产100kg。  相似文献   

6.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7.
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符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谷子是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的光、温敏两系杂交谷子系列品种。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比增产幅度在20%以上,亩增产100—150公斤以上。谷子通过地膜覆盖可以达到蓄水、保水、提墒、增温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谷子单产和品质,是旱作农业上的又一突破,对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机械穴播、化除免间技术亩节约间苗等成本6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11—2014年,在试验的基础上,每年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     
中晚熟谷子改良新品种选育成功针对谷子雄性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低、制种产量低等现状,我国谷子育种专家选育出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创建了完整的谷子高不育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第一个适宜我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经山西省两年试种,平均每公顷产量达4628.25千克,比  相似文献   

10.
谷子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育高异交结实率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抗除草剂恢复系,配制优势杂交组合,"二系"配套,实现谷子的杂优化生产。【方法】对现有的不育系、恢复系进行杂交改良,系谱法选育符合目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结果】选育出4个农艺性状好、异交结实率高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117、高146、高229、高236,选育出K103等具有较高配合力的抗除草剂恢复系,研究创建了完整的谷子"二系"杂交种选育技术体系,育成第一个适宜中国谷子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长杂谷2号。【结论】高异交结实率谷子不育系的育成,解决了谷子杂交制种和不育系繁种难题,实现了谷子的杂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11,(4):24-24
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玉文经过近20年的潜心攻关研究,主持选育出我国第一个中晚熟谷子杂交种“长杂2号”。在山西省襄垣县丘陵山区的东坡村示范种植的50多亩长杂2号谷子,亩产近500公斤,尽管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正>赵治海,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已经和被视为小杂粮的谷子打了26年交道,在如今门可罗雀的谷子育种领域,不甘寂寞的他仍然选择坚持,终于攻克了谷子杂交优势利用这一世界难题,选育出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和抗除草剂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2号"。目前已经取得13项科研成  相似文献   

13.
<正>赵治海,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已经和被视为小杂粮的谷子打了26年交道,在如今门可罗雀的谷子育种领域,不甘寂寞的他仍然选择坚持,终于攻克了谷子杂交优势利用这一世界难题,选育出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和抗除草剂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2号"。目前已经取得13项科研成  相似文献   

14.
谷子新品种——张杂谷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张杂谷1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该所首创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法选育成功的谷子两系杂交种。该杂交种表现抗旱、米质优良、商品性好,非常适合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在1999~2000年区试中比对照种增产30%,2000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01年在全国第四次小米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米。  相似文献   

15.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是大幅度提高谷子产量的重要途径.谷子属自花授粉作物,在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不育系选育是关键.针对现有谷子不育系存在的早熟、高杆、制种困难、杂交种早衰、品质较差等问题,笔者在晋汾1A、晋汾21A等不育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杂交转育、诱变等育种方法选育出植株较矮、中晚熟、异交结实率高的优良不育系:晋汾21A-6、汾57A-3、汾92-22A;同时,筛选抗拿捕净除草剂优良恢复系K27-10、K15-4等53个.并利用新优质不育系与优质恢复系大量测配,选育出3个优质杂交种汾杂16-3、汾杂16-8、汾杂16-11,通过适应性鉴定,可作为山西省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杂交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29号,即中抗杂1号,亦称RH-1,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2号为母本、RP4作父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山东试点在常规治虫情况下,1995年霜前皮棉平均亩产37.6公斤,比对照中17增产84.3%;皮棉平均亩产70.1公斤,比对照中17增产92.6%,居参试品种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杂交品种,提高谷子产量水平,同时简化谷子栽培技术。利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除草剂优质恢复系为父本,测配组合,鉴选谷子杂交种用于生产。以‘谷3A’为母本、优异品系‘K34’为父本,历时15年选育而成了谷子杂交种‘长杂谷466’,2020年通过国家登记[GPD谷子(2020)140094]。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除草剂特性,可配套简化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并通过试验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长杂谷466’是适宜中国西北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制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表现节水、抗逆,适应性、增产性和抗旱性显著高于常规品种,已大面积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谷子杂交制种中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制种田选择、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鸟害防治、收获、脱粒和储存。可为生产优质的谷子杂交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凉城县张杂谷旱地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子耐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典型的半干旱作物,丘陵山区种植较多。凉城县是乌兰察布市谷子的主产区之一,过去由于种植方式少,单产较低,农民种植谷子只是满足自需。为了提高谷子单产,在谷子种植前覆盖地膜,以达到蓄水增温提墒的目的,再加上张杂谷杂交种的增产效应,大大提高了谷子的产量,现将张杂谷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地与整地1.1选地谷子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最好选择壤土、砂质  相似文献   

20.
<正> 郑单8号玉米单杂交种,是我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抗病育种组,于1981年采用黄早四自交系作母本,自育32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1982年初次参加夏玉米杂交种观察比较试验,在500多个杂交组合中名列第二,折亩产339.4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亩产259.05公斤增产31%.1983年选入夏播杂交种鉴定试验,平均亩产611.25公斤,较对照种郑单二号平均亩产533.95公斤增产14.48%.当年参加院多点示范,产量居13个杂交种的首位,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