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阿克苏地区奶牛养殖业的动态变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通过计算区位商,对阿克苏地区所在8县1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奶牛养殖进行动态比较分析,认为阿克苏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基地已经形成,但养殖水平不高,牛奶生产率低;并建议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建设饲料基地,优化经营模式,促进阿克苏地区奶牛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由于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奶牛养殖不断升温.根据调查结果看,部分养殖户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个别养殖户却处于微利、持平甚至亏损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奶牛饲养户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以及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误区,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饲养问题 1.1 饲养管理粗放 以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低、适口性差的杂草和木质化程度很高的干玉米秸秆、树叶等为主要饲料,几乎没有青绿饲草,精饲料主要是豆粕、麸皮、玉米面等.造成奶牛营养缺乏不平衡,从而导奶牛不发情、难产、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奶牛的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进而也会缩短奶牛的使用年限,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饲料要尽可能的多样化,做到营养全面、适口性好,以满足奶牛正常的生长、维持、泌乳、繁殖、生理等需要.  相似文献   

3.
对8头正常奶牛和22头自发性乳房炎奶牛的混合乳汁中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结合珠蛋白(HP)、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和乳汁体细胞数(SC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房炎奶牛与正常奶牛乳汁中HP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乳汁SCC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r=0.406);乳房炎奶牛与正常奶牛乳汁中SAA和AGP的差异不明显(P>0.05),而且与乳汁SCC的相关性也均不显著,说明乳汁HP水平能反映奶牛乳腺感染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饲养奶牛时,由于缺乏专业的饲养知识,奶牛饲养的效果并不好。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奶牛的繁殖率低下,由于奶牛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牛奶的产量,奶牛数量小,产奶量自然就低;其次,由于奶牛饲养技术水平低,所产的奶品质不高,最终导致养牛致富的目标难以实现。本文主要从提高奶牛繁殖率和牛奶质量的方面入手,以便于养殖户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奶牛及乳品行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黑龙江省奶牛现状1 .1 奶牛品种多而杂、整体产奶水平低截至 2 0 0 3年 6月底 ,黑龙江省奶牛存栏 1 0 6万头 ,占全国奶牛存栏总数的近 1 /6 (全国奶牛存栏6 5 0万头 ) ,其中成母牛近 70万头。 2 0 0 2年底 ,全省奶牛产鲜奶 2 4 0万t左右 ,占全国鲜奶产量近 1 /5(全国 2 0 0 2年鲜奶产量 1 2 5 0万t)。黑龙江省奶牛品种多为改良的黄牛、黑白花牛 ,少数从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引进。奶牛品种杂 ,且产奶量低 ,年平均单产只有 4t左右 ,且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还低于这个水平。而国外奶牛 (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 )年平均单产在 6~ 8…  相似文献   

6.
饲养水平对供体奶牛超数排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饲养水平的供体奶牛超数排卵结果表明 ,高饲养水平组头均获胚数、可用胚数分别为 1 0 5枚和 6 9枚 ,低饲养水平组头均获胚数、可用胚数分别为 5 2枚和 3 3枚 ,经t检验 ,两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超排反应率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胚胎可利用率两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7.
2001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战略,市县财政对规范化畜牧养殖小区给与政策性补贴,对养殖户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有了政府推动,静海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奶牛业成为个体老板和农户投资的热点,仅2003年就新建奶牛养殖小区12个,奶牛养殖小区由2000年的4个发展到2003年的23个,养殖户由286增加到806户,奶牛存栏由0.58万头发展到1.92万头.与此同时,饲料价格上涨、奶牛疫病增多、饲养成本高、平均单产低、饲养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相继出现,奶牛饲养综合效益低的问题日见突出.  相似文献   

8.
提高繁殖率始终是高产奶牛场面临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奶牛养殖生产效益的基础。当前,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牛群单产水平呈大幅提高的趋势,但母牛的繁殖力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后的泌乳高峰期由于受到各种应激,表现出发情症状不明显、不发情、受胎率低及胚胎死亡等,从而导致繁殖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症奶牛Leptin和产后1-4周产奶量的变化,将58头产后奶牛分为气虚血瘀症组和临床健康组,两组下再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血瘀症治疗组和临床健康用药组,分别以0.5 g/kg、0.4 g/kg剂量口服产复康,连续5 d.试验表明产后奶牛血浆中leptin水平显著低于产前(P<0.01),且无论是产后健康奶牛还是气虚血瘀症奶牛,其血浆leptin水平随着产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奶牛产后出现气虚血瘀症后,其血浆lepti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用产复康治疗5 d,其血浆leptin水平逐渐升高,到产后第10 d已与健康奶牛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产后1,2,3,4周,气虚血瘀症治疗组的产奶量接近健康未用药组和健康用药组的水平(P>0.05),而气虚血瘀症对照组奶牛的产奶量低于气虚血瘀症治疗组、健康用药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乳脂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表明产复康能够提高气虚血瘀症的产奶量但不影响乳脂率.  相似文献   

10.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按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补充0、8、12和16 g.d-1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以及血液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过瘤胃蛋氨酸能够提高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酪蛋白水平。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较高(>22 kg.d-1)的奶牛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对产奶量低的奶牛没有积极作用,能提高高产奶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选用9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在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前后连续采血44 h,探索蛋氨酸的吸收变化曲线,发现奶牛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后12~16 h达到吸收高峰,过瘤胃蛋氨酸能显著提高奶牛血清蛋氨酸水平,而补饲普通蛋氨酸则无明显影响。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和普通蛋氨酸对血清总氨基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瘦素)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特点,分别对15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前后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酮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头荷斯坦奶牛中检出4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发病率为26.7%;亚临床酮病奶牛平均血浆Leptin水平(0.73±0.75 ng/mL)极显著低于非酮病组(2.06±1.64 ng/mL);与非酮病奶牛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水平在产后8周内的动态变化呈低频率变化,而与产前数据比较,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波幅变化明显大于非酮病奶牛;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Leptin和酮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酮病发生的潜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鲜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农民充分利用好了市场需求的机会,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开始进行奶牛的养殖。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和奶牛的产奶数量和质量以及农民的收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饲养管理的水平比较低,导致牛奶的质量和收益都不是很好,本文将针对农村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农民提高农村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奶量仅为4 100 kg·年-1,乳蛋白质率为2.95%~3.0%,而世界奶牛平均单产能达到5 500 kg·年-1,乳蛋白质率为3.2%~4.0%.奶牛单产水平和乳蛋白质含量低成为制约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高奶品质和产奶量是奶业重大行业问题和技术瓶颈,这就为奶牛泌乳调节剂的研发提供了市场前景.奶牛泌乳调节剂是将活性益生菌发酵液应用于奶牛饲料中而制得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发酵肽,是一种益生菌添加剂.为研究奶牛泌乳调节剂的研发前景,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对产品发展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健康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3头,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15 g/(头.d)的烟酸,试验期63 d,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酸对热应激状态的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日粮中添加8、15 g/(头.d)烟酸奶牛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9%、22.0%(P<0.05),4%标准乳产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8.5%和21.5%(P<0.05),且不同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对奶牛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2个试验组都能够维持奶牛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基本恒定,降低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给热应激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烟酸适宜添加量为8 g/d。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奶牛胚胎移植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75年我国开始进行奶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经过十几年摸索、试验及引进专家、技术、设备后,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能基本掌握牛胚胎移植全套技术的专业队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发展缓慢,水平不高,效果不好,还不能应用于生产.本文就当前我国奶牛胚胎移植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奶牛行为判别自动化水平不足、准确率低的问题,采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细粒度奶牛行为判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KNN、SVM、BPNN、CNN和LSTM 5个模型中,CNN模型在奶牛行为分类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最高.2)含有三轴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的IMU更加适用于奶牛行为分类,其分...  相似文献   

17.
 采取分组 (血尿组、低磷组、对照组 )对比法 ,对血红蛋白尿症奶牛红细胞膜骨架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血红蛋白尿症奶牛红细胞膜骨架蛋白明显改变 ,其膜收缩蛋白 、 及区带 - 2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 P<0 .0 1 ) ,而区带 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低磷组和对照组 ( P<0 .0 1 )。证明奶牛发生血管内溶血时 ,红细胞膜骨架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是导致溶血的最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 1、掠夺式挤奶 一般奶牛泌乳期305天,但受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时泌乳期会延长或缩短。目前奶牛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从奶牛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损害是严重的。一是过度消耗奶牛体内营养,致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产犊前必须保证有2个月的干奶期。  相似文献   

19.
马占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2-152,154
青海省大通县共饲养各类良杂奶牛31 994头,其中生产奶牛19 554头,日产鲜奶达191 207kg,年增加收入约3 438.5万元,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科学饲养水平低、周转资金缺乏和营销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提出今后奶牛生产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培训以及加快奶牛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投资发展奶牛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许多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产奶量低,经济效益差,出现亏损。笔者最近深入奶牛场,对当前本市奶牛养殖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