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紫薇属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屋久岛紫薇(L.fauriei)、福建紫薇(L.limii)为研究对象,从取材、预处理、制片方法等方面比较了常规压片和去壁低渗法两种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效果,并进行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利用新萌发的茎尖在改良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三氯甲烷=5∶3∶2)中-20℃固定过夜后的制片效果最好;常规压片法适用于普通计数、观察,利用火焰干燥法可获得维持染色体原有形态、能用于荧光原位杂交实验的染色体制片。此外,本研究观察到紫薇、屋久岛紫薇和福建紫薇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福建紫薇和屋久岛紫薇的染色体数目均为初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紫薇是遂宁地区常见的优秀园林花木.从夏季至秋季,紫薇花朵繁茂,花色艳丽,花期特长,故有"百日红"的美称.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洁,又抗污染,深受人们喜爱.然而,根据我们多年观察,常年危害紫薇的主要病虫害共6种,包括紫薇长斑蚜、石榴囊毡蚧、大蓑蛾、黑斑瘤蛾、白粉瘸和煤污病,这些病虫害发生普遍,对紫薇危害极大.为此,了解这些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其防治措施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在对中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选取调查品种中的51个紫薇品种和对照种南紫薇L. 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L. limii,共计53个样品为分类运算单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紫薇品种分类,探讨紫薇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建立完善的中国紫薇品种分类系统。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将种系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将花色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这与传统紫薇品种分类的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表2参6  相似文献   

4.
将新引进的日本矮紫薇与本地品种紫薇、红薇、银薇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矮紫薇播种发芽率达85%,幼苗移栽成活率为90%,生长发育规律与其他栽培种相同,但开花较早,且花期长达100d,越夏度冬后,存活率在97%以上;温室河沙为基质进行嫩枝和硬枝扦插,日本矮紫薇生根率达90%.通过评定生长规律、繁殖条件和观赏价值,认为日本矮紫薇在武汉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以尾叶紫薇为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屋久岛紫薇、福建紫薇、大花紫薇、紫薇品种Dynamite和12株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种间杂种子代植株均为二倍体;利用8条SSR标记判定Dynamite、大花紫薇、福建紫薇和26株紫薇×大花紫薇种间杂种子代植株的倍性均为二倍体,证实了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反映植物倍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中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品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形态特征选取调查品种中的51个紫薇品种和对照种南紫薇L. subcostata和福建紫薇L. limii,共计53个样品为分类运算单位,把数量分类学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紫薇品种分类,探讨紫薇品种分类的等级和标准,建立完善的中国紫薇品种分类系统。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将种系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一级标准,将花色作为紫薇品种分类的二级标准,这与传统紫薇品种分类的观点基本相符,说明分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图1表2参6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紫薇和大花紫薇杂种后代不同株系育性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花粉生活力测定、柱头可授性检测,结合紫薇花粉在杂种株系柱头上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过程的显微观察实验,对比分析了紫薇‘粉晶’×大花紫薇株系Lis-FD1和紫薇‘紫霞’×大花紫薇株系Lis-ZD6的育性.结果表明,Lis-ZD6株系的花粉部分可育,但花粉生活力低,萌发率为25.90%;其柱头的可授性较强,紫薇‘Dynamite’的花粉在其柱头表面能够正常萌发,花粉管48 h后即可伸进胚珠,顺利完成受精,能正常结实.Lis-FD1株系的花粉没有生活力,不能萌发;其柱头可授性很差,作为母本时,紫薇‘Dynamite’的花粉在其柱头上能够萌发,并在24 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但72 h后膨大的果实开始脱落.研究结果证明,Lis-ZD6株系可以进一步作为紫薇种间杂交改良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保康19个野生紫薇无性系的9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无性系花性状、生长性状与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判,选择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8个野生紫薇优良无性系:8号、11号、17号、6号、3号、1号、16号、2号.研究初次建立了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体系,为野生紫薇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采自广西、云南和河南等地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植物紫薇L.indica,南紫薇L.subcostata,福建紫薇L.limii和桂林紫薇L.guilinensis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叶片基因组DNA,获得了高质量的紫薇叶片DNA,并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了酶切连接,利用酶切连接的产物稀释一定倍数作为预扩增的模板,最后以稀释一定倍数的预扩增产物进行选择性扩增,进行紫薇和南紫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银染反应体系的优化。AFLP体系中每一步反应都设置了不同的反应体系,采用了160对引物作为初选引物,筛选出了10对适合紫薇基因组扩增的引物。结果表明,适宜紫薇基因组扩增的最佳酶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体系为:酶切连接体系1;预扩体系3;选扩体系3,反应体系中Mg2+质量浓度为1.2×10-6kg.L-1时扩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保康19个野生紫薇无性系的9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无性系花性状、生长性状与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判,选择出具有园林观赏价值的8个野生紫薇优良无性系:8号、11号、17号、6号、3号、1号、16号、2号.研究初次建立了紫薇优良无性系选择体系,为野生紫薇的良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紫薇绒蚧是常州地区一种较难根治且严重影响紫薇生长的害虫.为了防治该害虫,选用马拉硫磷乳剂、氧化乐果乳剂2种药剂,在紫薇绒蚧发生严重的8-9月采用不同浓度的药液对紫薇绒蚧进行致死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稀释1000倍的50%马拉硫磷乳剂和稀释4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剂对紫薇绒蚧的致死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以针对...  相似文献   

12.
紫薇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薇又名百日红,海棠树,痒痒树等,属千屈菜科紫薇属.树形优美,树皮光滑.花色丰富艳丽,花朵繁密而高雅,紫薇在夏秋少花季节,争芳吐艳,花期长达数月.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组合8对福氏紫薇胸径和地径生长效果最好.该处理下,5年生福氏紫薇扦插苗胸径达到4.33 cm,生长量为2.33 cm;地径达到7.72 cm,生长量为4.94 cm.(2)处理组合7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米径和冠幅生长.该处理下,米径达到5.16 cm,生长量为2.83 cm;冠幅达到2.79 m,生长量为1.29m.(3)不同的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福氏紫薇粗生长量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磷>钾,对福氏紫薇冠幅生长的影响效应大小为氮>钾>磷.根据租生长综合指标和冠幅k值分析,确定最有利于福氏紫薇粗生长和冠幅生长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300 g/株、100 g/株和100g/株.  相似文献   

14.
紫薇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紫薇的主病病害紫薇白粉病、紫薇煤污病和主要虫害紫薇绒介、紫薇长斑蚜的为害症状和形态特征,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紫薇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薇作为观赏价值极高的景观植物,受到低温影响时限制了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于推广。本文从紫薇抗寒性角度出发,概述了紫薇抗寒的研究意义、近年来紫薇抗寒研究进展与紫薇的抗寒育种研究,总结了紫薇抗寒性评价方法。最后指出,在紫薇抗寒分子研究及抗寒育种方面研究有待加强,是未来紫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紫薇属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以1年生大花紫薇与毛萼紫薇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大花紫薇正常供水、干旱,毛萼紫薇正常供水、干旱4个处理,测定其生物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其他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大花紫薇的生物量、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而毛萼紫薇叶片中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了21.98%,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降低,二者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增加。综合来看,大花紫薇与毛萼紫薇均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大花紫薇的抗旱能力优于毛萼紫薇。  相似文献   

17.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紫薇属的落叶灌木或者小乔木,有着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还可以抗污染,吸附有害气体及粉尘,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观花树种。作为紫薇的原产国,中国有着丰富的紫薇种质资源,然而,关于紫薇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相比之下,国外的育种研究起步早些,并且利用中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取得了紫薇以及紫薇属育种傲人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紫薇育种研究存在着紫薇种质资源圃不完整、育种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对紫薇国内外的种质资源、育种机构、育种现状、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探讨我国育种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研究趋势和育种策略,以期为我国紫薇的育种研究与栽培繁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紫薇梨象是一种严重危害紫薇的新害虫。经室内、外对紫薇梨象在三大紫薇品系不同部位上的发生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运用"Y"型嗅觉仪对不同品系花序的选择性差异测定,紫薇梨象对三大紫薇品系的选择顺序是赤薇>紫薇>银薇。在园林绿化上应以推广银薇为主,同时提出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和选育抗性树种的措施防治紫薇梨象。  相似文献   

19.
紫薇绒蚧是宝鸡地区观赏植物紫薇和石榴上的常发性害虫,影响紫薇和石榴的观赏价值,文章就紫薇绒蚧的危害症状、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对巩固紫薇和石榴的绿化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紫薇在我国悠久的栽培历史的基础上,阐述了紫薇文化的表现和内涵,分析了其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