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撤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达3 195.8×104t。文中在介绍辽宁省秸秆利用现状、秸秆资源分布状况、秸秆还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辽宁省秸秆还田的主要问题是秸秆还田技术不成熟、秸秆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相关法规及补贴政策较少,农民认识不足,并提出了加强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普及机械化秸秆还田、健全和完善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技宣传,提高农民认识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秸秆还田形式 在农业生产上,秸秆还田有直接还田和生化还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小麦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机收的同时,收割机上装有粉碎秸秆器。将秸秆粉碎后抛撒于地表。玉米还田主要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还田。  相似文献   

5.
秸秆还田方式对春播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黑龙江旱作耕地土壤和眷播期气候条件下,对秸秆深施还田和覆盖还田耕地以及对照地的土壤温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深施还田耕地土壤日平均温度(9.1℃)高于覆盖还田耕地和对照地的土壤温度(8.3和7.9℃).秸秆深施还田与秸秆覆盖还田和对照地的土壤温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着秸秆深施还田量的增加,对...  相似文献   

6.
李文静  吕亮  杨立军  夏贤格  许敏  万鹏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0):166-169,172
[目的]明确秸秆周年还田、耕作深度与施用腐熟剂对玉米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还田耕作深度和秸秆腐熟剂施用.[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秸秆不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对玉米害虫、天敌发生的影响.[结果]玉米田内害虫种群数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次之,秸秆不还田+浅耕最高.蜘蛛类和天敌总量在4种秸秆还田模式中无显著差异.天敌与害虫的益害比受不同秸秆还田处理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浅耕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深耕处理的益害比分别是对照的1.68、1.63和1.45倍.秸秆还田不同处理下亚洲玉米螟的发生量以秸秆还田+深耕+腐熟剂处理最低,与秸秆不还田+浅耕相比发生量下降(29.17±9.36)%.[结论]在推广秸秆还田模式中,可考虑秸秆还田结合深耕且施用腐熟剂的耕作方式,既能降低玉米田害虫的发生,又能提高天敌的控害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中含大量的碳、氮、磷、钾、钙、镁、硫和硅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是一种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具体表现在秸秆还田是氮素的重要来源;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缓冲性;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良土壤耕性;秸秆还田具有消除农药残毒和重金属污染的作用。此外秸秆还田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秸秆还田技术与标准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大约产出8亿t,但秸秆还田率极低,就地焚烧或弃之不管的情况比较普遍,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秸秆有效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肥、气、热的能力,能使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养分结构趋于合理,通过培肥土壤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介绍了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秸秆还田的多种方式,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的现状和特点,研究了我国秸秆还田标准的现状和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安徽省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现状,介绍秸秆还田技术配套农机设备和技术方案,探讨秸秆综合利用未来发展方向,从秸秆还田机械、技术、模式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为探究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益处与弊端,对吉林省舒兰市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秸秆还田技术创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内涵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运用秸秆还田机、青饲收获机、铡草机及其他秸秆加工处理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饲料等,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2.
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定和提升土壤肥力,基于野外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江苏省黄棕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常规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秸秆垫料发酵还田、秸秆炭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垫料发酵还田和秸秆炭化还田处理土壤表层0~5.0 cm全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8.8%、11.0%和11.8%。两种秸秆发酵还田方式均增加了胡敏酸E_4/E_6值、胡富比与PQ值。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胡敏酸ΔlgK值无明显影响。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腐殖质碳和总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秸秆发酵还田方式,尤其是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在增加土壤胡敏酸含量的同时提升了腐殖质品质,秸秆炭化还田可提高腐殖质腐殖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我市自1990年以来,由于农村燃料结构、饲料结构与肥料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每年稻麦两熟秸秆还田面积已逐渐发展到35万亩左右.秸秆还田方法有部分还田与全量还田、直接还田与速腐还田、当季还田与堆放后下季还田等.为明确秸秆不同还田方法对稻麦的增产效果,1997~1999年在我站试验基地进行了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经科学处理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因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缓解了土壤板结及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国内外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秸秆还田的多种方式,提出了秸秆还田需要因地制宜做到精准还田,还阐述了当前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农作物主要是水稻秸秆、小麦秸秆和油菜秸秆。由于油菜机械化种植、收割以及秸秆还田技术尚未成熟,在目前实际秸秆机械化还田中,主要是稻麦秸秆。本文结合我镇特点和作业条件,就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提出一些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对保护农田、建立稳产高产农田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秸秆的利用多种多样,但要实现秸秆有效还田,理想的利用方式可为:秸秆作饲料、作沼气发酵原料后,有效还田。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秸秆腐熟还田对后茬中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收割后在壤土与黏土农田进行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补充农田土壤养分,后茬作物增产明显,应用腐熟剂实施秸秆腐熟还田有84~216元·hm-2的收益,在壤土农田上实施秸秆还田的增产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及秸秆腐熟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相同管理水平的条件下,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的处理增产明显,较秸秆不还田增产708.6 kg/hm2,增幅8.2%,农民增收2 407.2元/hm2;秸秆还田的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增产327.4 kg/hm2,增幅3.8%,农民增收1106.7元/hm2。同时,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改善,施用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影响明显,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明显提高,但在水稻返青期由于秸秆腐烂的物理反应对秧苗的生长有少许抑制。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6,(9):78-79
施用腐熟剂秸秆还田,能促进壮苗,促进分蘖,提高产量。从示范结果来看,示范点施用有机质腐熟剂的秸秆还田与无秸秆还田处理对比,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