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中稀土全量和可溶态含量与分布状况,并对影响可溶态稀土含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土类之间稀土的可溶态含量变幅较大,以砂姜黑土的平均含量最高(17.39±7.89mg/kg),其次是棕壤(14.71±5.73mg/kg)和褐土(11.29±3.85mg/kg),潮土最低(8.99±4.91mg/kg).统计分析结果证明,可溶态稀土含量与稀土全量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质地等都与可溶态稀土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成土母岩和母质的不同,土壤中稀土的含量与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在不同土类之间又不具有可比性,成土母岩和母质因素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紫色土镍对莴笋的毒性临界状态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盆栽试验,研究了紫色土中镍对莴笋的毒性统一临界指标。结果表明,以0.05mol/L CaCl2提取Ni为指标的土壤Ni毒性临界状态值在各土壤中可达统一,考虑到土壤伴随元素的影响,可按石灰性和非石灰性紫色土两种情况制定指标,本研究结果是:非石灰性紫色土为(11.4±0.92)mg/kg土,石灰性紫色土为(1.2±0.11)mg/kg土。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无论单施或与NP肥配施,前期(砂土50天,粘土70天)均不释出矿化氮。NP肥施用与否,对其矿化转折点没有明显影响。玉米秸施入土壤后,前期(50天左右)能提高土壤有效磷水平。NP肥单施时,碱解氮的降速分别为砂土2.15mg/kg.d.粘土1.43mg/kg·;有效磷降速分别为砂土0.55mg/kg·d.粘土1.25mg/kg.d。  相似文献   

4.
陕西关中湿沉降输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陕西关中杨陵、乾县枣子沟和澄城县杨家陇3个试验点多年收集了降水(即湿沉降),并对其中的矿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湿沉降年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氮素6.28 ̄26.62kg/hm^2,平均(16.3±8.1)kg/hm^2,其中以铵态氮为主,占66.3% ̄88.5%平均(80.2±8.5)%;硝态氮占11.5% ̄33.7%,平均(19.8±8.5)%湿沉降输入的氮素,不权在收集地点间有明显的分异性,而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肝素浓度(10,30mg/L)与3种咖啡因浓度(2.5,5,10mmol/L)的交叉组合,以30mg/L肝素的受精液为对照,探讨肝素和咖啡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并确定受精后将卵母细胞移至单层细胞的合适时间。结果表明,当卵母细胞在受精后5h移至单层细胞时,10mg/L肝素加5mmol/L咖啡因或30mg/L肝素加2.5mmol/L咖啡因的体外受精效果最好,二者的囊胚率和囊胚孵化率分别为56.9%±7.0,81.1%±12.7及56.9%±7.0,78.9%±9.8。  相似文献   

6.
藏东南绿肥品种筛选及抢闲填茬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箭舌豌豆、启东茹子适合在藏东南抢闲填茬种植;留种适宜播种期均为3月26日至4月5日;抢闲填茬种植箭舌豌豆压青后,可使后作胡萝卜比休闲田增产107.78%,投入与产出比为1:3.11;连续种植绿肥一年半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15%,速效磷(P2O5)、速效钾(K2O)含量分别增加了22.4mg/kg、23.5mg/kg,土壤全氮、水解氮含量分别增加了0.054%、9.09mg/kg。  相似文献   

7.
本文一系列大田调查、取土分析测试及室内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亚硝态氮(NO2-N)是诱发水稻旱育秧发生青枯病的主要原因。土壤中NO2-N的含量与土壤PH值、Eh值、游离氨及干湿状况有关,学与秧苗受害程序呈正相关。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大于5mg/kg时,水稻就会发生青枯病;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为15mg/kg时,水稻最易发生青枯病;土壤中亚硝态氮含量大于20mg/kg时,水稻发生青枯病无法恢复,但可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状况与大田露地土壤有很大差别.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一般在15~40g/kg,土壤有酸化的趋势.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硝态氮的平均含量超过190mg/kg.土壤有效磷的含量158.8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6倍多.土壤有效钾的平均含量274.52mg/kg,比露地土壤高出2.56倍.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含量在临界指标以上,但某些情况下作物出现缺钙和缺镁症.化肥施用量大,决定了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技术研究了我国北方25个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晨交换性钾释放缓慢,而持续时间长;最大释放速率变幅为0.195 ̄2.30mg/(kg·min),600分钟平均释放速率变幅为0.066 ̄1.121mg(kg·min),释放持续时间一般在600分种以上。在600分种释放时间内非交换性钾释放百分率变幅在5.4% ̄39.6%之间。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盆栽耗钾试验中玉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力土壤的供磷能力和磷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陇东主要土壤黑垆土、黄绵土和石灰性新积土上设置104点(次)磷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对作物基础产量贡献最大。土壤有效磷是决定磷肥增产的主导因素。高肥力土壤基础供磷能力强,小麦对土壤磷素依存率高,磷肥利用率仅8.7%;低肥力土壤则相反,磷肥利用率可达11.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相对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47),据此确定本区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6mg/kg为极缺;6~11mg/kg为缺;11~15mg/kg为稍缺;>15mg/kg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湖南省主要母质类型的稻田土壤,进行土壤全硫,有效硫及其相关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耕层土壤全硫含量在0.266 ̄0.885g/kg之间,平均0.539g/kg。土壤有效硫变动范围为17.7 ̄135.1mg/kg,平均56.7mg/kg。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23(n=40)。(2)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有效硫和全硫含量逐渐减少。(3)耕层土壤C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Hg0.185mg/kg,Cd0.231mg/kg,Pb21.09mg/kg,As7.03mg/kg,Cr47.92mg/kg;部分基地的土壤受到污染,主要污染物为Hg和Cd。由于城市区划的不同,土壤污染程度为近郊区〉工矿区〉远郊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地热水开发利用及地热尾水排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氟污染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国内许多地热井点地热水中氟含量偏高,一般在0.5-17mg/l之间,最高可达40mg/l(国家饮水水质氟含量标准为1.0mg/l);利用地热水养鱼,当地热水中氟含量高于1.0mg/l时,鱼体内氟化物含量高于2.0mg/kg,超过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地热水灌溉能引起土壤氟含量增高,但高氟土壤对农作物品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男  毛东明 《土壤肥料》2000,(1):30-31,34
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2,增产率达48.5%,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5991,n=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富磷钾的菜园土和草碳混合作基质进行了氮、氮磷、氮磷钾的育苗试验,结果以氮236.5mg/kg,磷(P2O3)236.5mg/kg,钾(K2O)236.5mg/kg的配合最好,是甜椒育苗的最佳施肥方案,可供生产应用,提高幼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盐渍化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灵安  郝晋珉 《土壤通报》2001,32(Z1):41-45
本文是在曲周试验区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大田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了盐渍化土壤在改良、利用及培肥过程中,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的演变规律.研 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从治理初期的小于5g/kg提高到15 g/kg左右;土壤碱解氮从开 始的富氮假象,逐步出现土壤碱解氮含量迅速下降的现象,再缓慢上升到70~80mg/kg,有 的甚至超过了130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从2~3 mg/kg或者只有0.5~1 mg/kg左右,有的 地块近于零提高到15~20 mg/kg,有的已接近6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治理初期的20 0 mg/kg,下降到30 mg/kg左右;土壤微生物量明显增加,理化性状不断改善,熟化程度逐 步提高;土壤肥力的变化表现出了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合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施氮对潮土土壤及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黄绍敏  宝德俊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28-229,241
采用3年田间小区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氮量对1m土体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汞施氮量小于225kg/hm^2时,1m土层中各测定时期硝态氮含量变化不大,在11.4~41.3kg/hm^@之间,当施氮量增加到375kg/hm^2时,1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增加1.5~7.4掊;0~20cm、80~100cm土层硝态氮在每季施氮量大于225kg/hm^2时急剧啬地地下水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8.
钼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土壤含钼范围为0.1-6.0mg/kg,有效钼含量从痕迹至0.65mg/kg。农作物正常含钼量0.1-20mg/kg。大豆,玉米,小麦,谷子施钼可使籽粒钼的含量比照增加0.056-12.9mg/kg。大豆,小麦施钼比对照可降低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2.7-6.7%。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7个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无肥对照(CK)、化肥(NPK)、中量有机肥+化肥(MOM)和高量有机肥+化肥(HOM)4个处理下0~20cm土壤重金属Zn,Cu,Cd和Pb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加大了稻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仅施化肥对土壤Zn,Cu,Cd和Pb全量、有效态含量及活化率的影响均较小,而中、高量有机肥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Zn,Cu,Cd的全量、有效态含量及活化率,只对土壤Pb的影响较小。且高量有机肥处理下其增幅最大,土壤Zn,Cu,CA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1%,18.7%和8.3%,有效态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7.3%,65.8%和41.4%,活化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7.5%,32.0%和29.8oA。有机肥的“激活”效应是导致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大幅提高的主要机制。各试验点土壤全Cd含量均大大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30mg/kg),表明各试验点稻田土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甘肃省主要农业土壤中Cu、Zn、Mn、Fe的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全Cu含量范围为22-24mg/kg,全Mn为542-772mg/kg,全Fe为35685-38355mg/kg。四种元素均以灌漠土的含量最低,褐土最高。土壤中Cu、Zn、Mn、Fe的大部分以残留矿物态和氧化铁结合态存在。生物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Cu、Zn、Mn、Fe的交换态和松结有机态对植物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