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通过对铁岭市辖区的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淡水鱼类主要养殖区的池塘和小型水库鱼类常见鱼病种类、发病季节、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摸清了近三年鱼病的种类、流行、发病特点.共发现鱼病12种:其中细菌性鱼病6种、寄生虫病5种、真菌类鱼病1种,其中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性鱼病是主要水产养...  相似文献   

2.
水库暴发性鱼病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导了作者对我国浙江、江西、湖北等10余个省(市)57座水库暴发性鱼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该鱼病流行时间为4—11月,发病高峰期7—9月。危害对象是以鲢、鳙为主的近20种鱼类。主要病原为鲁克氏耶尔森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弧菌。病因为传染导入、水质污染和管理不当。作者提出了对该鱼病的防治方法,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浙江省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鱼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该病在浙江省的流行范围、危害程度和流行季节、水域、发病率、危害对象等情况和规律,并对有关因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进入本世纪,已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并呈现出病种多样化,面积广泛化,治疗艰难化,损失惨重化的特点,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种类最多、涉及受害鱼类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综合型鱼病。北方,尤其是黑龙江省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6年,仅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因暴发性鱼病受害渔户近千家,面积5万多亩,死亡鱼类400多万千克,直接损失上千万元,给部分渔户造成了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5.
高温季节,也是养殖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但池塘、网箱养殖的草鱼、罗非鱼、鲤鲫鱼等鱼类,容易在高温天气又突降大雨后发生暴发性鱼病,造成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建议渔农们采取下列综合防范措施,可  相似文献   

6.
池养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在养鱼高产地区流行甚广,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鱼病工作者对这种疾病的病因、流行季节、防治手段等已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对控制这种疾病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苏南地区是一个养鱼高产区,池塘中的鱼种放养密度高,自80年代推广饲养白鲫、团头鲂等鱼类之后,出血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苏州市水产研究所于1991年承担了“生态防治鱼类出血病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库大水面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病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小安门水库,2002年6月至8月份先后持续发生罕见的大水面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累计死亡鱼类7000千克,给养鱼生产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病发后,泰安市岱岳区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帮助养鱼生产者诊断鱼病,查找原因,制订鱼病治疗方案,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和死亡现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水库基本情况小安门水库位于泰山东麓,岱岳区下港祝阳镇交界处,于1985年兴建,总库容量2340万米3,集雨面积36.3平方公里,养鱼面积66.7公顷,是一座集灌溉养鱼、垂钓游玩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库,库内发展网箱养鱼面积0.4…  相似文献   

8.
周志安 《科学养鱼》1996,(12):22-23
水库暴发性鱼病的调查及防治大泉水库位于六合县北部山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中型水库,总库容1270万米3,可养鱼水面1535亩,多年平均鱼产量41吨。1994-1995年相继发生了暴发性鱼病,分别死鱼8。屯和5吨左右,占当年成鱼捕捞量的18,...  相似文献   

9.
1993年6月22—26日,全国水库暴发性鱼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受中国水利学会水利渔业专业委员会委托,水库渔业研究所承办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水利渔业工作者70余人参加这次会议。水利渔业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运涛先生主持了会议并致开幕词,中科院学部委员、水利渔业专业委员会顾问刘建康先生到会讲了话。水库渔业研究所所长胡传林先生作大会总结报告。与会代表对水库暴发性鱼病的病原、病理、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会议内容充实具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5~9月份是鱼病高发流行的季节,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是养殖户的重中之重。一旦鱼类得病,能快速、正确地诊断鱼病就成了有效治疗、控制病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以来我国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10多个省市的淡水养殖场相继发生了鱼类大批量死亡(或称之为暴发性死亡),其受害鱼类之多,流行地区之广,流行季节之长,在我国养鱼业历史上十分罕见。养殖鱼类的暴发性死亡引起了许多科研单位的注意,不  相似文献   

12.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并逐步呈现出病种多样化,面积广泛化,治疗艰难化,损失惨重化的特点,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类种类最多,涉及鱼类受害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综合型鱼病。它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河南主要流行于11月下旬到第2年3月上旬。水产养殖户要对暴发性流行病有全面  相似文献   

13.
<正> 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淡水养殖鱼类的一种传染性鱼病,该病流行地区广,发病季节长,患病品种多,死亡率高。为解除该病之危害,我们利用已经分离到的病原菌,针对几十种抗菌药进行筛选试验,配伍成一种新型鱼用药物——败血宁Ⅰ型。通过两年的抑菌、鱼体防治、毒性等试验,表明该药具有抑菌效果好、安全浓度高等特点。现将败血宁Ⅰ型1992年在生产单位应用于防治暴发性鱼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防治情况试验塘分布在湖北的沙市、江陵、公安、荆门、松滋、孝感、枝江等七个县市,试验用败血宁Ⅰ型共350公斤,试验总水面达  相似文献   

14.
黄金雨 《内陆水产》2006,31(6):33-35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在我县1989年首次发现,之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水体普及水塘、鱼池、水库、湖泊;发病种类由鲢鱼扩充到鳙鱼、鲤鱼、鲫鱼、鳊鱼、银鲴等10多个品种;死亡数量和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笔者于2001~2003年对全县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  相似文献   

15.
1991年6月,1993年4月安庆市3座小型水库养殖鱼类发生了锚头鳋病,造成大量鱼类死亡。作者对该病在水库中流行,危害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药物防治。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锚头鳋虫体在水库中对寄主种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水库锚头鳋病应从预防着手,治病季节最好安排在水位低,且水温已回升,锚头鳋病又开始的春季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地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鱼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鱼类病害已成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暴发性鱼病.其流行之广、来势之猛、危害之大已给我地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几年来我地暴发性鱼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对该病进行了预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发病原因从大量的病例表明,暴发性鱼病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发病池塘多属鱼放养密度大、鱼类生活环境恶化,疾病相互感染。池水溶氧长期处于低值.池水有机物耗氧量长期超标,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池水污染严重.细菌大量繁殖,致使地鱼运动能力下降,饵…  相似文献   

17.
生态管理与暴发性鱼病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生态管理与暴发性鱼病赵玉宝,袁宝山,江喜鸿(北京市水产研究所,100075)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困挠水产养殖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精养高产池中,常常引起大规模的死鱼。仅浙江省1989年因暴发性鱼病损失的各种鱼类就达3330万公斤。暴发性鱼病成为制约水...  相似文献   

18.
暴发性鱼病是近年来困扰水产养殖业的一个大问题,尤其在精养高产池中,常常引起大规模的死鱼。仅浙江省1989年因暴发性鱼病损失的各种鱼类就达3330万公斤。暴发性鱼病成为制约水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危害严重,严重挫伤了广大养鱼者的积极性。一时间关于暴发性鱼病的防治研究报导很多,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鱼》2006,(6):75-75
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近年来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一、流行原因这种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在全国20多个省、市广泛流行,主要原因如下:1.放养密度及单位水体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而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2.饲养管理工作差、底质恶化,有害物质多,鱼类长期生长在这种不良环境下,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3.长期近亲繁殖,引起体质下降。4.商品饲料多投喂价格便宜的菜饼、霉烂变质的小麦等,造成鱼类营养不全,且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昌县发生了以白鲢“出血病”为主的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5至9月份,全县有南新、蒋苑、岗上、八一、付山、小兰、向塘和莲塘水产场等八个乡、镇、场的700多亩鱼塘,均发生此类鱼病,症状大同小异,死鱼5000多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