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这项技术可通过地表残茬覆盖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沙尘天气的发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径流、减少水份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促进旱作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业高效、高产、优质、低耗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着重引进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于雁 《现代农业》2010,(5):101-10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以减少土壤耕作,并利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辽宁东部山区人均土地少、地块小、坡耕地多、耕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气温变化大、自然灾害多,对耕地风蚀、水蚀严重。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一、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铧式犁的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和营造机能,是机械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转变。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抑制沙尘暴最重要的手段。1.土壤水分的增加:作物生长全靠肥和水,旱地作物所需水分基本来自天然降雨,但供给作物的有效耗水仅占降雨…  相似文献   

5.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秸秆还田技术,项目围绕滇池流域及水源地水源保护、土壤有机质提升,开展秸秆直接全量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减少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及化肥的用量,减少火灾隐患,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防治技术原则就是把已有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多种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技术组装,合理协调,综合运用,控制其危害,确保增产增收,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以农业防治为主的多层次的防治系统。如有利于控害高产的耕作制度;安排好品种、合理修剪;搞好清园及土壤处理;把健身控害栽培(重点是肥、水、密)纳入作物高产栽培体系。第二,保护利用有益生物。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土壤肥沃,是中国农业种植大省,但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要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必须推广现代化农作物栽培技术,提升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减少化肥及化学药剂的施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就要加强土肥技术推广工作。科学合理的土肥技术可以丰富土壤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能维持土壤的酸碱平衡,由此可见,土肥技术推广工作对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秸秆喷施腐熟剂还田——高产高效水稻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喷施腐熟剂还田技术能充分利用富余的作物秸秆,减少农业碳排放,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再生能力,增加单产,改良品质,解决秸秆处理难问题,减少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现将农田生态持续循环技术的特点、效果及其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阿拉尔垦区,是新疆重要的粮棉产地。该垦区地处于塔里木河冲击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西侧,土壤类型分布不均且多偏沙性,土壤基础肥力较差,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难度。采用先进的测土配方施肥微机专家决策平衡施肥系统精准施肥技术,进行土壤养分测试,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含量变化情况,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生产中不必要的损失,促进该垦区农业生产发展,提高职工平均收入。  相似文献   

10.
谢秋灵 《河南农业》2023,(35):22-24
土壤和肥料在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和水分,还在环境保持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的土地耕作和不当的农业生产管理,土壤疾病、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成为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肥料是农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分来源,合理施用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过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环境和农业生态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肥料和保护土壤资源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和土地整治等手段实现。推广科学技术,包括正确施用肥料、优化施肥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管理等,使农民在实际生产中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性农业行为。土壤和肥料在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应该加强土壤生态修复,保护土地资源,推广合理施肥技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本文针对土地与肥料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为今后农业的规模化与现代化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宁夏海原县保护性耕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原县面临着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土壤风蚀与水蚀,降低土壤耕作次数,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播种质量,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力 《现代种业》2009,(6):27-28
免耕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少耕或不耕,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址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本市从2004年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栽培技术以来,应用作物由少到多,推广面积由小到大,技术不断配套,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免耕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2007,(6):29-29
通常施用的单质肥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农业生产、土壤养护、环境保护、肥效利用上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根据土壤的养分以及不同作物栽培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运用测土配方技术制肥生产的测土配方复合肥料,有利于减少肥料面源污染,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节本增产。提高化肥产品的复合化率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4.
国外精确农业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农业是80年代末由美国的土壤研究专家提出来的,1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泛开展。精确农业旨在追求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本在精确农业有关技术开发上进展也非常快,甚至连从来都没有关系的技术领域也都开始与精确农业相结合,的确显示出了引导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残茬、秸秆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改善作物的生长的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二、保护性耕作原理耕作的目的是为了作物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现有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变革的重点是取消现有广泛应用的铧式犁翻耕和播前精耕细作整地处理种床的耕作习惯。主要采用免耕、少耕、深松土壤、秸秆还回等方法,利用作物残茬和秸秆覆盖地面,用根茬固土,秸秆覆土,提高土壤的保土、保肥、保墒的能力。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土壤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近年来,冀南太行山区红富士苹果发展迅猛,在武安、涉县、永年、曲周等地一些重点村,苹果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但长期以来,由于果园采用传统的清耕制土壤管理模式,导致果园土壤性状退化,果实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可以保护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地表水分蒸发和地表沙尘漂移,且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重点对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我国旱区农业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现实,提出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倒秆覆盖技术、少耕留高茬覆盖技术和少耕碎秆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把粮食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核心内容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引能减少土壤耕作,根据舒兰市地势地貌,处于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土质土壤的有机质,经过多年耕作已经流失,犁底层薄等实际,有必要推广,并大面积的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