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宣威市紧紧抓住天保工程、扶贫温饱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目前已建沼气池4.3万多口,节能改灶26万户。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美化了农村庭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已从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正在向企业集团化、集约化、国际化、智能化、协作化方向发展。但我国的情报体制基本上还延续着50年代所形成的模式,没有与此进行配套改革,没有由产品型向商品型转换,情报机构还游离于经营型企业之外,与企业分隔。政府部门的情报机构还是情报开发研究的主体,企业这一巨大的情报开发与应用基地却是波动体,还未被真正发掘,发挥其本能的情报成果自转移能力,情报信息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报的作用机  相似文献   

3.
澧县有山林面积61.8万亩.近三年来,全县集中劳力投工327万个,完成土石688万方,总投资856万元,完成丘岗山地综合开发造林面积6.54万亩。全县已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近20万亩,优质经济果木林基地近15万亩,新建乡村林场、园艺场189个,新发展庭院林业1.82万户、全县按照“澧县丘岗开发三年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建设高效林业这一主题,在讲求质量,注重实效的基础上,严格地落实了各项经营管理措施,力争使全县山林开发上规模、上水平:及时配套了开发基地的水、路等基础设施;实行了多形式的经营机制;建立了山林开发基金,加大林业开发的…  相似文献   

4.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沙地综合治理模式、荒漠化土地立体开发模式、风沙滩地区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混农林业模式、沙区果园立体种植模式、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在地处长白植物区系温性低山混交林区的勃列县通天二林场,进行了次生林复合经营的试验,结合建国40余年的次生林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即:我国五、六十年代的次生林经营模式为“育林型栽针保阔”;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为恢复顶极森林群落的木材经营型的“动态经营体系式的栽针保阔”;80年代以来发展到恢复多功能的复合森林生态系统的拓效应带或成效应岛的果、药、菜、菌多层次配置为主体的复合经营,确立了以生产材、药、果、菌等的高效。稳定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复合经营技术,其实现途径是:调整次生林结构,建立效应带或效应岛;种植经济植物,完善林床植被;建立生态果园、药园、庭院,合理利用森林斑块,进而对此复合经营的生产模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镇雄县大营等办事处农户庭院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技术的分析和评价,认为把农、林、牧、副等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高效持续的庭院复合经营体系,是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绿化庭院蔚然成风的岛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化庭院蔚然成风的岛国●陈潭如今,澳大利亚已成为绿化庭院蔚然成风的岛国。在澳大利亚政府的倡导下,人们都把庭院精心经营成一个个小花园。澳大利亚拥有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800万,地广人稀,每人占有的空间比较广阔,每家房子前后都有宽阔的庭院,总共...  相似文献   

8.
巴彦淖尔盟的河套灌区,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努力开发灌区内的沙丘,使以苹果梨为主的果树生产迅速发展.据盟林业部门统计,到去年年底,全盟已定植果树10万亩,是解放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9年总和的10倍,年产鲜果达778.7万公斤. 巴盟河套灌区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降雨量适中,具有发展果树生产特别是苹果梨生产的得  相似文献   

9.
对漳平五一林场经营现状及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为商品经营型林场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第四讲企业产品开发与经销中的情报利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在新技术革命和技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已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发展,目前正逐步形成生产—经营—开发的体制。在企业经营中,产品的组织与经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企业产品开发与经销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情报利用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开发企业情报源的基础上,根据“产品情报流”的客观规律,科学地组织情报工作,确保情报的有效利用。一.产品开发、经销与情报“产品”作为企业的主线,贯串着企业活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迫切地希望创造优美的庭院和舒适的室内环境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发展庭院生态文化与生态经济。农家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注重家园内外整洁、绿化装饰与家风文明,融整洁美、环保美、创意美、家风美、人文美于一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营模式。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积极巩固成果,不断提升品质,丰富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才能使农家美丽庭院尤如散落人间的珍珠,充满活力与生机,永放光彩。  相似文献   

12.
庭院经济是农户利用庭院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将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发展立体开发的种植业、链式循环的养殖业、技术密集的加工业,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的经营活动。它对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庭院经济具有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性大、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农民易于投入搞项目,发家致富。恭城县从1985年以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态户进行庭院经济发展示范,并逐渐推广到村到乡,到1994年底,51%的农户实施了集种植──沼气──养殖于一体的庭院生态…  相似文献   

13.
庭院葡萄高效益栽培要点我国农村庭院占用土地面积达0.07亿hm2,相当于全国耕地的1/15,其中可利用的土地近266.7多万hm2,开发潜力很大。庭院植树是四旁植树的一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可美化环境。葡萄为蔓性植物,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4.
庭院经济是指以农户房前屋后的院落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空闲土地为依托,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林农牧集约型的生产开发活动.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庭院生产作为农村开发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方式得到了普遍发展.徽州区地处黄山南麓,境内以丘陵区和山区为主,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庭院及宅旁空地较多,发展庭院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绿讯     
宁夏开发沙山资源效果明显 目前,宁夏已开发沙山资源50多万亩。种植甘草、麻黄、党参等中药材近5万亩,营造治沙林20万亩,人工种草和飞播草10万亩,发展经济林3万亩。这表明,宁夏开发沙山资源已颇见成效。各地农村已把开发沙山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各地都组织有关部门对沙山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制定了开  相似文献   

16.
发展庭院果树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余县位于松嫩平原第二松花江右岸,总幅员面积46.73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3万公顷,辖27个乡(镇),70万人口,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扶余县在全面消灭宜林荒山荒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上台阶、农村奔小康这个中心,林业建设开始由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转化,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发展经济林上。1发展庭院果树经济林的有利条件1.1土地资源丰富。庭院是块宝地,有效地开发利用这块宝地已是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庭院果树经济林,可以合理地利用资源,将大量粗放经营或闲置的庭院有效地利用起来,更好地发挥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顺义区"百村万户"绿化活动将村庄、庭院绿化融入全区园林绿化建设体系,大力开展农村庭院和村庄四旁绿化。为此,区政府拿出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和补贴,村庄和农民庭院绿化美化达到标准,都将给予一定奖励。  相似文献   

18.
庭院林业是一种立足庭院空间自然资源利用家庭劳力,广泛开发林、竹、花、果、药、菜等的庭院经济。它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以集约经营为手段,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经营灵活,管理方便等特点。为了促进庭院林业的发展,我们于1989年和1990年对南充地区的庭院林业开发现状及效益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从发展现状谈实行“专业村”必要性近年来,常德市庭院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农村现有庭院面积210万亩,相当耕地总面积的27%,农村户平1.7亩,1988年市庭院经济收入13.7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3%,户平1123元,人平303元。可见庭院经济的发展在常德市已形成一定“气候”。但从长远发展看,问题十分突  相似文献   

20.
皖西大别山区庭院林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庭院经济(国外称作“庄园经济”)是专指村民在其房前屋后和庭院内的闲置土地上,充分利用地面、空间、土壤、光能和农闲期间富裕劳力,采用多功能、多层次、高效益的绿色植物(包括养殖业)自然再生产的经营方式,形成长、短期效益兼顾的多种结构、多级开发利用的经营模式。庭院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