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解决粤北烟区烟草上主要害虫对烟草的危害问题,以烟草上烟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上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进行了研究。通过3年连续田间调查,确定广东南雄烟区主要害虫为烟蚜、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烟蚜种群发生规律呈现双峰型,烟田烟青虫成虫和幼虫1年有多个发生峰值,斜纹夜蛾幼虫在烟叶生产季节有2个发生高峰期。烟田优势寄生性天敌有寄生于烟蚜的烟蚜茧蜂和寄生于烟青虫幼虫的棉铃虫齿唇姬蜂及寄生于斜纹夜蛾的侧沟茧蜂;优势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草蛉、红彩真猎蝽、烟盲蝽、狭带食蚜蝇和青翅隐翅虫等,其中红彩真猎蝽不仅捕食烟蚜,还捕食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直播春棉田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共存机制,采用直接观察法,系统研究了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的时间动态变化,及其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春棉的不同生育期,棉田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不同。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发生高峰期多集中在6—7月,而棉蚜高峰期在5月下旬,棉叶蝉高峰期在9月下旬。不同种群的时间生态位不同,害虫中棉盲蝽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棉铃虫,棉叶蝉和棉叶螨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天敌中蜘蛛类天敌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次是小花蝽,黑襟毛瓢虫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而黑襟毛瓢虫和瓢虫类天敌与棉蚜、棉叶螨生态位重叠度较大。因此,皖西南棉区直播春棉田可利用瓢虫类天敌抑制棉蚜和棉叶螨的危害,保护并利用好蜘蛛类天敌,需重点防治棉盲蝽和棉铃虫。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棉,而其优势集中性显著低于常规棉;与Bt棉相比,二者在同时期的害虫群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3种棉田在其他时段的群落参数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同时,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害虫种类比较稳定;因此,种植该双抗棉对棉田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害虫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注册梨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黑光灯、性诱剂诱集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两个注册梨园主要害虫及其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两个注册梨园共计采集到主要害虫25种,隶属4目15科。对5种主要害虫成虫消长规律的研究表明,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全年消长呈现两个明显的高峰,表现出2代类型区的特征。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消长全年呈现四个明显的高峰;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和暗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一年一代,成虫发生期分别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7月上旬到8月中旬;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危害盛期发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合肥郊区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1种,其中害虫10种,天敌11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青虫和菜蚜为优势种;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害虫优势种菜青虫主要分布于甘蓝心叶和内层叶反面,而菜蚜分布较广。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主要分布于甘蓝外层叶反面。群落多样性在时间过程中较稳定,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桃红颈天牛在河北省石家庄3年(跨4个年度)发生1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底至8月上旬,雌雄比为1:1.31;卵孵化的始、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孵化后的幼虫为害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木栓或皮层的虫穴道内越冬,11月下旬结束,第2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到6月下旬或7月上旬结束。木质部内幼虫为害到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全部越冬,第3年4月初开始出蛰,为害到6月上、中旬进入静止,直到第4年5月上、中旬化蛹,静止期平均290.7d。成虫在蛹室内羽化,平均经17.3d出洞。  相似文献   

7.
明确蔬菜田节肢动物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蔬菜害虫生态控制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在福州市建新镇试验田对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共由76种、46302个节肢动物个体组成,分别属于2纲、10目、43科;其中,害虫38种,中性昆虫5种,天敌33种。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较低,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根据生态学上物种优势度等级划分方法,该菜田害虫优势种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捕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微蛛科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寄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双翅目稻摇蚊Chironomus oryzae Matsumura在中性昆虫中占的比例较大。掌握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结构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种类及其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控制紫花苜蓿害虫的危害,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5-8月,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济南唐王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昆虫种类繁多,共7目14科32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叶蝉、盲蝽,主要天敌有草蛉、瓢甲、食蚜蝇等。蚜虫5-6月份危害严重,7-8月份少量发生;蓟马在紫花苜蓿的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叶蝉和盲蝽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本研究为控制紫花苜蓿害虫提供直接、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两种茶翅蝽卵期寄生蜂的竞争关系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内26±1℃下,研究了茶翅蝽沟卵蜂和平腹小蜂对寄主卵的竞争行为。结果表明:两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寄生了的卵;寄主卵先被沟卵蜂寄生,发育0~4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出蜂绝大多数为平腹小蜂;发育6d后再供平腹小蜂寄生时,沟卵蜂羽化率可达92.31%。寄主卵先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发育0~1d内再供沟卵蜂寄生时,出蜂以沟卵蜂为主;发育2d以上再供沟卵蜂寄生,出蜂多为平腹小蜂。新鲜的卵利于蜂的寄生和羽化,寄生已发育4d以上的寄主卵,出蜂率很低。茶翅蝽沟卵蜂成虫在田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下旬和8月上旬。在6月上旬~8月中旬可见平腹小蜂成虫活动。从9月上旬开始,两种寄生蜂及寄主卵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水稻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发生期:2代6月下旬~7月上旬,3代7月下旬~8月上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防治适期:各代的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每亩3000个新虫苞。药剂:每亩用40%毒死蜱100毫升,或25%虫除净90毫升/亩加好乐士60克/亩。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对水3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光谱杀虫灯对苹果园害虫的诱杀效果,评估不同光谱杀虫灯对果园昆虫种群的影响。利用3种不同光谱杀虫灯于2015年7-8月在天水地区进行了苹果园害虫诱杀试验。结果表明多光谱及LED多光谱杀虫灯的杀虫数量及杀虫谱优于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多光谱、LED多光谱杀虫灯诱杀昆虫修正益害比分别为1:16.39、1:28.57和1:21.80;LED多光谱杀虫灯对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害虫诱杀效果优于其他杀虫灯;群落多样性参数分析显示,3种杀虫灯诱杀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9231、3.6982和3.8134,均匀度(J)为0.7082、0.6399和0.6770。频振式、多光谱、LED多光谱杀虫灯对苹果园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天敌及中性昆虫均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本研究为太阳能杀虫灯科学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及优势类群时序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调查棉田节肢动物的基础上,就长江流域下游棉区种植转Bt基因棉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基本接近,均以棉蚜为害虫优势种,天敌优势种为草蛉、龟纹瓢虫、三突花蛛。按照营养关系分析表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均以植食性类群在营养层中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捕食性天敌类群,而寄生性天敌较少;刺吸类害虫是植食性害虫的优势功能集团,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为优势捕食性类群。转Bt基因棉能够显著减少棉田鳞翅目等靶标害虫类群的发生,而对其它非靶标害虫如刺吸类害虫以及棉田天敌发生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豫北地区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河南省豫北地区白三叶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与普查,摸清了其常见的昆虫种类:12个目,37个科,80个种;计有害虫50种,害虫天敌22种,活动性强的昆虫2种及腐食性昆虫1种。同时,根据害虫的发生数量和对草坪的危害程度,从群落的角度确定了白三叶草坪上害虫的优势种,并分析了这些优势种产生的原因和动态,为白三叶草坪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梨园生草对果树部分害虫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为研究梨园生草对果树害虫天敌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生草方式和托盘法调查方法。【结果】结果表明,种植三叶草、苕子和自然生草,对保护害虫天敌都具有良好的效果,8次调查天敌数量之和,种植三叶草、苕子和自然生草依次为387头、300和149头;土壤清耕,不利于保护害虫天敌。梨园生草也为害虫提供了栖息场所,其中以自然生草的数量最大为3267头,以后依次为种植三叶草、苕子和土壤清耕处理,分别为2622、2026、122头。结果还显示天敌和害虫之间存在相似的消长规律。【结论】与梨园土壤清耕相比,果园生草有利于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对保护害虫天敌作用明显,其中以种植三叶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信阳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信阳茶区不断遭受虫害的困扰,为了有效控制害虫、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2007-2009年对信阳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包括田间实地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访问茶农。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为茶尺蠖、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主要天敌为蜘蛛类、瓢虫类和寄生蜂类。研究了茶尺蠖、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6月份是其发生高峰期。分析了茶毛虫与天敌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y=0.8159x+3.9514,相关系数为0.7313;假眼小绿叶蝉与天敌种群数量的关系式为y=0.482x+6.0326,相关系数为0.7960;天敌对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天敌在5、6月份也有较高的种群数量,在这个时期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是可能的。研究结果对信阳茶园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机生产方式茶园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方法】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二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结论】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7.
3种生物农药对春甘蓝田菜青虫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科学组建甘蓝田菜青虫的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研究了阿维菌素、Bt和‘奥绿一号’3种生物农药对春甘蓝田菜青虫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几种生物农药处理对菜青虫种群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可大幅降低春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总个体数,提高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使用阿维菌素和‘奥绿一号’防治甘蓝田菜青虫,可提高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有助于保护和加强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