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茱萸 (CornusofficinalisSieb .etZucc.)别名萸肉、枣皮、药枣 ,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安徽、四川等地山区。安徽省石台县七井乡是全国山茱萸重要产区之一 ,面积达 2 0 0hm2 ,萸肉年产量近 5 0t,占安徽省山茱萸总产量的 5 0 %左右。由于该地所产的山茱萸以果大、肉厚、有效成分含量高而远近闻名。在生产中 ,山茱萸产量受自然条件、水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落花落果问题严重 ,产量不稳 ,大小年十分明显。近年来 ,笔者结合生产实践 ,对山茱萸落花落果及大小年…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科(cornaccae)山茱萸属有四个种,我国有两种: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e)和川鄂山茱萸(M.Chinense)。具有药用价值的是山茱萸,商品为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统称萸肉,又称红枣皮、药枣,为我国特产。萸肉为古老、珍贵的中药材,利用历史悠久,药用范围广,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炭疽病不同病级对山茱萸鲜果重、萸肉重、萸肉占鲜果重的百分比有不同的影响,经分析测定,建立了各病级与山茱萸鲜果重、萸肉重、萸肉重占鲜果重百分比的回归方程,得出了各病级对产量损失的估算公式和感病单株产量损失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萸肉、药枣、枣皮等,系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珍贵药用经济树种。佛坪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山茱萸的适生区,本地土生的山茱萸因其果实较大、果肉较厚、色泽鲜艳,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因而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山茱萸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蛀果蛾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萁果实取核后即成名。贵中药材一山萸肉。山萸肉具有利尿、降压、滋阴、壮阳之功效,因而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一些地区己将山茱萸列为产业来发展,但是山茱萸蛀果蛾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其为害率高且十分普遍,部分地区蛀果蛾为害率高达85%以上,每年不但损失产量达30%以上,而且还严重影响山萸肉的质量。为此掌握蛀果蛾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山茱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蛀果蛾(Asiacar posina carnusrora Yang)。又名石枣虫,萸肉虫,药枣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是山茱萸产区的主要害虫。我省秦巴山区的山茱萸产区尤为严重,受害果率30%~40%,严重的达70%以上。2000-2003年在丹凤县流岭山区的寺坪镇、月日乡、花园乡、竹林关镇等重点山茱萸产区,  相似文献   

7.
蟒河山萸肉     
唐朝诗人王维,有首流传千古,脍灸人口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是这样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诗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山茱萸。山茱萸属山茱萸科,是一种落叶小灌木,其果实去籽后学名为萸肉或山萸肉,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栽培历史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为我国林特产品,其果肉名曰萸肉、药枣、红枣皮,为古老、珍贵的中药材,利用历史悠久。一千五百多年前的《神农木草经》把山茱萸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论述最详。除药用外,浙江从南京开始用山茱萸做  相似文献   

9.
<正>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入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供应,中国药材公司已将其列为紧缺品种,故开发前景广阔。针对生产上这一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先进的园艺技术,借鉴柑桔育苗嫁接、密植早产成功经验,在四川产区安县沸水乡两河村开展了“山茱萸早产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经济、简便、高效和实用的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分为快速育苗及嫁接定植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tb.et Zucc.)果实供药用,为收敛强壮药。果肉名为萸肉,畅销国内外,很有发展前途。但是,由于生产中多用实生苗造林,且结果较晚(一般为10年),影响了山茱萸的发展。为此,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山茱萸嫩枝扦插试验,扦插成活率达80.8%,现将嫩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灯台山茱萸苗木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登台山莱萸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主要分布和用途,通过在通化市江南苗圃开展的育苗生产实践,比较详细地探讨了灯台山茱萸苗木的培育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 ,属山茱萸科 (Cornaceae) ,木来 木属(Cornus L.) ,又名石枣子、山萸、药枣。山茱萸果实去核后即为中药山茱萸肉 ,也称萸肉 ,枣皮 ,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单果重 0 .46~ 2 .0 5 g,种子千粒重1 35~ 2 91 g。常为针阔混交或落叶阔叶林内的混交树种 ,它既是药用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树种 ,又是观赏和绿化树种。果实去核干制后 ,可广泛用于医药制药业 ,根治许多疾病 ,果实脱涩后可用于保健品加工业 ,制作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海拔 6 0…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茱萸(CornusofficinailsSiebetZucc)其果肉名萸肉,又名红枣皮、蜀枣,是传统用作补益肝肾的良药,且具有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补血和免疫等多种功能的珍贵木本药材。淳安千岛湖是山茱萸的主产区,现有种植面积2 15 0hm2 ,年产量为36 0t,其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1982年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是浙江省的名贵中药材,近几年萸肉开始畅销,造成苗木供不应求。但山茱萸实生苗造林10多年才结果,为此现介绍山茱萸当年育苗、当年出土、当年嫁接、3年挂果的栽培新技术供参考。 (1)选阳光充足、生长快、成熟早、产量高、抗病虫害的壮年林作为母树。一般在9~10月种子充分成熟时采种。 (2)采用加温层积催芽,发芽率可达70%以上。具体方法为:先将采集的种子(去皮)用温水浸种2~3天,选择排水好、光照足的坡地、莱园地,按种子数量挖深50 cm、长宽不定的坑,在坑底放30~40 cm厚的栏肥踏实,上覆麻袋,一层湿沙(或湿…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 Coru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通常称石枣子、山萸肉、枣皮、药枣,系落叶小乔木。果肉经炮制供药用,系收敛强壮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本草纲目》列为木部灌木类,谓“山茱萸生汉中峪及琅琊冤句东海承县。”现产地遍及浙、皖、豫、鲁、晋、蜀、甘、秦等8省的浅山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增产潜力较大,唯目前为常用短缺药品。据调查资料知,山茱萸各产地的历年产量极不稳定,造成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蛀果蛾的危害是个重要因素。据在丹凤县留岭山萸基地调查结果,山茱萸蛀果蛾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偃伏木来木(CornusStoloniferaNichX.)属于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原产美国、加拿大,波兰、挪威、前苏联等国均有栽培。1982年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从加拿大首次引进偃伏木来木种子,经多年繁殖试验,播种苗及扦插苗均获成功,现已在黑龙江省的大...  相似文献   

17.
地处豫西山区腹地,八百里崤山丛岭林海之中的河南省灵宝市汇丰林药繁育场,地产大宗绿色林药:山莱萸、天麻、贝母、杜仲、厚朴、辛荑、银杏,金银花等林产药材,近来货俏价涨。涨幅最大的山茱萸(又名山萸肉,也叫“药枣”)由去年的68元/公斤,上涨到现在128元/公斤,仍有继续看涨之势。 今年放眼市场,绿色林药大行其道,原因如下:以前植物药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现在,植物药凭借神奇的疗效和天然特性,使很难进入欧美市场的大门天然药也正在打开。韩国、日本、台湾。香港药商正争先巩后从我国抢购原药深加工后,卖给欧美市场赚…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为重要的木本药用树种,果皮名曰萸肉、红枣皮,具有利尿、降压、补血、健胃等功能。医疗上广泛应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心机衰退、耳鸣、自汗、盗汗、脉弱、遗精、早泄、小便频繁、阳萎、月经不调等症,是加工“知柏地黄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及“金匮肾气丸”等中药的主要原料。山茱萸药用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在《神农草木经》、《本草纲目》等古药书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蛀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荣萸蛀果蛾(Asiacarposina cornsvora Yang)俗名麦蛾虫。该虫分布于我省南阳、洛阳、三门峡、郑州、平顶山等地市。以幼虫蛀食山茱萸果肉,为害严重,使驰名中外的珍贵中药材——山茱萸品质下降,产量减少。据西峡、内乡等县调查,虫果率达50%左右。为此,我们于1985—1986年,在产区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山茱萸是西峡县主要经济林树种,其果实去核后又称山萸肉、药枣,是良好的滋补品。全县中、成林总面积8万余亩,年产商品萸肉40余万公斤,收入超千万元。但还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低、犬小年明显、病虫害严重、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为此,近几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