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十烷醇浸泡海带苗养殖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三十烷醇(TA乳粉)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海带苗,观察其对海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8 mg/L浸泡海带苗的增产效果最佳,增产幅度达20.5%,其次为1.0 mg/L和1.5 mg/L,分别增产16.3%和13.1%;对生长速度、藻体色泽、藻体宽度、抗病能力等方面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三十烷醇对海带增产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十烷醇对海带产量、品质的影响,证明用1ppm浓度三十烷醇溶液处理的海带,每亩可增产值415.2元,是使用三十烷醇开支的86.5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发展迅速。2005年全市养殖面积创历史记录,达7598hm^2,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紫菜养殖基地,同时,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育面积达12万m^2。但是,因各紫菜育苗场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常有育苗、壳孢子采苗失败等问题出现,影响了紫菜生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条斑紫菜壳孢子采苗前后丝状体培育及壳孢子采苗时易出现的四大误区,供紫菜育苗场以及壳孢子采苗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带配子体克隆育苗生产技术工艺包括克隆的扩增培养、采苗及幼苗培育3部分。从生产应用的角度总结并探讨了海带克隆育苗工艺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唐兴本 《水产养殖》2005,26(3):24-25
条斑紫菜养殖业是江苏海洋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紫菜育苗厂遍布江苏沿海地区。总的来讲,紫菜育苗过程中.壳孢子采苗有效利用率不高,造成大量质量较好的壳孢子的浪费,或者壳孢子采苗的时间延长.耽误了采苗网帘下海的最佳时间。针对当前江苏沿海地区,壳孢子采苗经常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采苗经验,谈几点关于条斑紫菜壳孢子采苗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紫菜生产一定要有两次采苗过程:春季采苗和秋季采苗,缺一不可(请参见紫菜生活史图)。春季采苗季节即将来临,笔者仅就春季采苗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春季采苗又叫果孢子采苗,就是把边上红点(即果孢子囊)较多的紫菜叶片拿来,经处理使它放散出果孢子(种子),让孢子粘到文蛤壳上,这个过程就叫春季采苗。采苗前清洗育苗池,还要准备好干净的水缸或木桶一只、纱布几块、铅桶数只、搅拌用的竹竿几根、称一杆、喷水壶数只。采苗的方式有平面和吊挂  相似文献   

7.
龚琪本  马善乐 《河北渔业》2006,(10):30-32,50
条斑紫菜养殖业是我省海洋渔业的支柱产业,是可以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广泛推广的出口创汇产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发展紫菜养殖业,苗种是关键.笔者将江苏南北紫菜育苗结果进行对比后认为,南通地区的条斑紫菜育苗的壳孢子采苗时间早(一般为9月18-30日)、壳孢子放散集中、网帘下海及时,但壳孢子集中放散的高峰期只有2~3d,正常采苗量1×667 m2/m2.  相似文献   

8.
吕思长 《海洋渔业》1985,7(2):74-75
<正> 我厂自1961年投产以来,海带夏苗的生产方式几经改变:1961年至1962年种海带来自山东青岛;1963年因青岛种海带起运太迟,孢子囊死亡,利用该海带无孢子囊部分藻体进行室内人工培养孢子囊而后育苗;1965年起是运用本地自然海区成熟孢子囊种海带直接进行采苗。用此方式采苗具有就地取材、孢子质量有保证,成本较低、手续简便等优点,只是育苗时间太长。1979年起全面推  相似文献   

9.
紫菜人工育苗有三种方式,即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体细胞有苗。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是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据笔者实践,并结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和教训,简述对紫菜贝壳丝状体人工育苗的几点看法。1影响贝壳丝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光照、营养盐比重、pH值等。在生产管理中必须随时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符合藻丝各生长阶段的要求1.1温度的控制9月份温度变化较大,特别是“白露”降温季节池内水温低于22.5℃时苗易早熟,并自然放散,出现“跑苗”现象,影响了采苗生产。1993年我市采苗单位就遇到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对紫菜自由丝状体接种育苗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从事紫菜自由丝状体接种育苗技术的研究,并随团赴日考察,现就自由丝状体直接采苗和接种育苗的沿革及其利弊,作一简单论述,供生产单位参考。1 紫菜自由丝状体及其直接采苗的沿革 紫菜自由丝状体又叫紫菜游离丝状体,是指紫菜叶状体放散的果孢子,不钻进含石灰质的贝壳,在玻璃瓶的洁净海水中生长形成的丝状体。这一现象是在英国德鲁、日本黑木宗尚、中国曾呈奎、张德瑞等研究紫菜生活时发现的。以后日本的岩奇利用玻璃器皿把丝状体培育出叶状体,而且发现在含营  相似文献   

11.
论坛紫菜壳孢子采苗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9年以来的3年里,我省紫菜生产处在低谷,若以1988年的单产为一百,那么后续三年单产下降的幅度分别是44%、43.2%和32.1%。造成紫菜失收与减产,各地受害原因与程度均不相同;有的是壳孢子采苗不佳,有的是脱苗或烂苗引起,有的是赤潮为害。罗源县去年养殖3000多亩,获得收成的仅200亩,情况是严重的,若从受害时间分析,危害最严重时期在养殖前期,即采苗至剪收时间,在此时期遭受的损失,约占60-80%。所以,养殖前期、的工作是紫菜生产成败的关键,而壳孢子采苗时间是这关键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条斑紫菜的人工育苗技术包括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育、壳孢子采苗三项内容。一果孢子采苗 1.准备工作 (1)贝壳的处理:贝壳是果孢子的附着基质。放在育苗池内浸泡一个月以上,用刀刮除贝壳上前后闭壳肌、韧带和边缘的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几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养殖业迅速发展。条斑紫菜育苗过程中,因掌握的技术参差不齐。常出现育苗、壳孢子采苗失败等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7,(9):74-74
福建省平潭县是坛紫菜育苗和养殖大县,一年一度的采苗季节又到了,许多菜农纷纷提早采苗,提早收割,目的是为了抢个先机,图个好价钱。平潭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王云认为,坛紫菜正常采苗季节在9月中旬前后,也就是“白露”至“秋分”节气。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条斑紫菜的育苗,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育苗室的保温能力不强,育苗水温的变化不易控制,经常产生"跑苗"现象,导致采苗效率不高,影响紫菜产业的发展。为此,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海安县凤华海苔食品有限公司承担了"紫菜育苗工艺技术改进"项目,进行了紫菜育苗工艺改进技术研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1.紫菜全人工栽培有哪些生产环节? 紫菜全人工栽培的主要生产环节有: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育、壳孢子采苗、海上叶状体栽培、采收与加工等。各生产环节之间有密切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到紫菜栽培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 坛紫菜是我国长江以南主要的人工养殖海藻。在坛紫菜大规模生产中,促壳孢子集中放散工艺,是秋季采苗的关健之一。目前全国都采用“下海刺激法”——将附有丝状体的贝壳运去海区吊挂,第二天一早再运回育苗室采苗。这一工艺促放效果好,但存在不少缺陷。诸如:工作量大;需要运载下海的工具、费用高;工艺过程受坏天气、海况的制约,也不安全;下海过程中,一旦洒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夏苗培育法进行海带苗培育,其具有两大缺点:①育苗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②由于育苗时混采、混育,易造成品种优良性状退化。目前一些海带育苗场开始采用无性繁殖系育苗技术,即利用海带配子体克隆进行海带苗培育,育苗50~60天幼苗即可出库下海,不仅节约近一半育苗成本,并且可保持海带良种性状不退化,产量高。现将育苗方法总结如下:一、无性繁殖系培养1.种海带准备挑选种海带的方法和程序同传统采苗方法基本相同,选择个体宽长、颜色深褐、富有光泽、健康的藻体,并且藻体上孢子囊无附着物、成熟度好。用剪刀剪下约5厘米×5…  相似文献   

19.
海带于1927年从日本引进,1944年在山东省试养成功,并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养殖生产。半个多世纪以来,山东海带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01年山东海带养殖面积达12382hm2,产量31.14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品。同时,以海带为原料的碘、醇、胶产量及海带出口量也分别占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半数以上。海带养殖生产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盛,一个以海带为主,延伸到海带育苗、养成、网绳浮漂、海带制碘、食品饮料加工、保健药物产品制造、物流及销  相似文献   

20.
紫菜是国内外养殖较多的经济海藻之一.它的养殖包括果孢子采苗、丝状体培养、壳孢子采苗和叶状体养殖等过程.这种育苗方法周期长,操作管理复杂,不但费工费时,而且很容易感染疾病.目前国内已开始了酶法育苗,并进行养殖试验.青岛海洋大学的戴继勋教授及其研究生在利用生物技术分离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产植株方面有了突破.为了尽快使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一起进行了生产性中试,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