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维氏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渐已成为重要的人-鱼共患致病菌。文章简单介绍了其分类地位及常规和特殊的生物学性质,并进一步综述了该菌的毒力因子、鉴定方法、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作为气单胞菌属的成员,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该属典型的毒力因子,如气溶素、肠毒素、一系列粘附因子、磷脂酶、丝氨酸蛋白酶和核酸酶等。目前,维氏气单胞菌的鉴定主要依靠生理生化方法,也有人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鉴定。维氏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有相当高的致死率,患有肝胆疾病的人感染后常常产生严重的后果,需要加强针对该菌所致疾病的诊断。在疫苗研究方面,有学者研究了口服疫苗和DNA疫苗,达到了一定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殖中国林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但疾病问题已成为制约林蛙规模化养殖的主要问题。分析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林蛙患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俗称“红腿病”或“出血病”)而造成大批死亡。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苗、亚单位疫苗、弱毒疫苗、灭活苗上。然而,上述各种疫苗的研制均需要嗜水气单胞菌的大规模培养。为大规模发酵嗜水气单胞菌,更好地收获所需抗原,作者对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并从生长因子、葡萄糖、不同接种量、pH值、微量元素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规模化制备成本低廉的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的克隆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维氏气单胞菌毒力因子气溶素,对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气溶素基因(aerA)进行了克隆,获得了1500 bp左右的目的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aer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均具有APT Superfamily与Aerolysin Superfamily保守结构域,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5.8%以上,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8%以上,说明不同源性维氏气单胞菌气溶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该研究结果可为维氏气单胞菌的检测及疫苗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鼠对温和气单胞菌口服缓释微球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As)Z-1株灭活全菌液,以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成微球疫苗,口服免疫ICR小鼠,测定了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对活菌攻击的免疫保护力.结果显示小鼠微球疫苗口服免疫后第4周,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均可达到与灭活菌液注射组相当的水平(P>0.05),明显高于灭活菌液口服组(P<0.01);免疫后第7~12周,微球疫苗口服组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显著高于灭活菌液注射组(P<0.05);微球疫苗口服组和灭活菌液注射组的免疫保护力均为87.5%,而灭活菌液口服组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与对照组死亡率相同(100%).结论认为,中华鳖气单胞菌口服微球疫苗具有缓释作用;以可生物降解的微球作为中华鳖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载体系统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猪疫苗的种类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目前以常规的全病毒疫苗为主,但基因工程疫苗是各大生物制品企业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上市的基因工程猪疫苗有:VLPs(病毒样颗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其中VLPs(病毒样颗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分为原核表达系统疫苗(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疫苗(昆虫杆状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DNA重组的出现,为研制新1代疫苗提供了新方法。主要有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肽疫苗等,这些统称为基因工程疫苗或重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能够克服传统疫苗的许多缺陷,采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代替昂贵的传统工艺。兽用基因工程疫苗的安全问题比较容易控制和处理,因此基因工程疫苗将在兽用疫苗生产上首先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7.
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氏气单胞菌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该菌为近些年来发现和鉴定的一个气单胞菌新种。已知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淡水、海水、淤泥和污水等环境中,世界各地均有  相似文献   

8.
浅谈基因工程疫苗的类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物技术在生物制品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年来研制成功了许多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属于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可分为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或突变疫苗、基因(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几类。它们代表疫苗研究的新途径,为克服一些常规疫苗的缺陷带来希望,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对温和气单胞菌口服微球缓释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 (Aeromonas sobria,As) Z- 1株灭活全菌液 ,采用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缓释微球疫苗 ,口服免疫中华鳖 ,测定血清中凝集抗体、血液中白细胞杀菌率以及对活菌攻击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 ,中华鳖口服微球疫苗 ,其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杀菌百分率均可达到灭活菌液注射组相当的水平 (P>0 .0 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微球疫苗口服组和灭活菌液注射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94 .7%和 89.5 % ,两者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而对照组小鼠 95 %死亡。采用可生物降解微球作为中华鳖气单胞菌口服疫苗的载体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因工程疫苗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本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的建立,开创了研究分子疫苗的新途径,使生产不含宿主和病原自身非必需成分的“纯净”疫苗成为可能,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合成肽苗。基因工程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更安全可靠,一些目前还没有可用疫苗或虽有疫苗而生产上尚存在很大困难的疾病,也寄希望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新的、有效的、能大量生产的疫苗。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在某…  相似文献   

11.
鱼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致病菌,对水产养殖造成巨大危害。己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有全菌灭活苗、菌体成分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和DNA疫苗,现分别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聚乙二醇(PEG)作为超声介质及疫苗佐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该疫苗与常规疫苗分别经腹腔注射免疫接种锦鲤成鱼,检测血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抗菌活力、抗体效价及免疫保护力等指标,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PEG6000作为佐剂制备的疫苗,其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EG6000疫苗免疫保护力达到77.8%,高于常规灭活疫苗22.2%,表明PEG6000作为佐剂制备的疫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检验及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ic,Ah)疫苗生产用菌J-1株,以气升式发酵罐28℃通气培养28h,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用菌液。半成品检验表明,该疫苗用菌液内无杂菌生长,细菌数量达2.7×1010cfu/ml。以0.4%福尔马林溶液37℃灭活24h,制成灭活疫苗。经成品检验,该疫苗为棕黄色液体,涂布平板无活菌生长,以1×107cfu攻击6尾健康鲫鱼,1周内鲫鱼无异常反应。取该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各免疫12尾鲫鱼,1月后以同源强毒菌株攻击,疫苗的相对存活率分别为83.3%和58.3%。  相似文献   

14.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a)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attenuated live Cryptobia salmositica vaccine; (b) the effects of food deprivation on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ts duration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immunised with a live C. salmositica vaccine or with a killed Aeromonas salmonicida vaccine. The fish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 II and III; 14 fish per group), those in Groups I and II were under food deprivation (0.40% of body weight), while Group III fish were fed to satiety.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attenuated strain of C. salmositica did not cause anaemia and disease, and the fish were protected from clinical disease when they were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parasites. Parasitaemia in all fish vaccinated and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C. salmositica fluctuated and was relatively low; however, fish in Group III had higher parasitaemia than those in Groups I and II between weeks 8 and 14. The numbers of activated neutrophils increased [nitroblue tetrazolium (NBT) assay] after immunisation with both Cryptobia and Aeromonas vaccines and they remained high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Antibody production (ELISA values) increased after vaccination and were slightly higher in Group III. ELISA titres against A. salmonicida increased after vaccination and decreased after 5 weeks. The titres increased again after the vaccinated fish were given booster, and the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first vaccinated fish.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和完善北方地区鱼类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时,从丹东鸭绿江一网箱养殖场患病鳜鱼中分离到了一株优势菌株。对该菌株进行营养琼脂及绵羊血琼脂培养基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及16SrRNA序列分析比对。经细菌形态学特征分析、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RNA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比对,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本研究的开展为有效防控疫病及疫苗制备等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开展该疫病的监测、防治和预警,促进鱼类及其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肽聚糖在鱼类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用添加A3a肽聚糖的饲料投喂接种F-AH疫苗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通过测定鲫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黏液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证明肽聚糖与F-AH疫苗联合使用,鲫体表黏液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均显著提高,表明A3a肽聚糖是F-AH疫苗的良好佐剂,能增强鱼类F-AH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出血病病原鉴定及疫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惠出血病罗非鱼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为该罗非鱼出血病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用该分离菌制成的饵料及附型疫苗田间免疫罗非鱼成活率达87.1%,未免疫组成活率仅5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