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研究选取100只0日龄瓢鸡饲养至16周龄,对其种质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瓢鸡具有独特的外形外貌特征,16周龄公鸡体重为2 300.64 g,母鸡体重为1 815.75 g;公鸡的胸宽和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的体斜长、胫长和胸深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4%和91.41%,全净膛率分别为69.52%和69.22%,母鸡除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其他各项屠宰性能指标均低于公鸡;公鸡的心脏、肺脏和肠重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母鸡具有较高的肝脏、肾脏和肌胃器官指数;瓢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瓢鸡的选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岩鹰鸡的保种选育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四川凉山购入岩鹰鸡组建基础群,针对生长速度,进行连续5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结果]岩鹰鸡基础群生产性能为:成年公鸡体重为2.3~2.8 kg,胫骨长为125~139 mm,成年母鸡体重为1.9~2.2kg,胫骨长为100~115 mm。在5世代选育中,从2周龄到18周龄,公母鸡之间体重差异逐渐增大,公鸡增重明显快于母鸡。随着选育世代数的增加,5世代公鸡成年体重达2.2 kg以上,其体重明显增加,而母鸡成年体重降低。各世代公母鸡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增重的高峰期均在6~16周龄,从18周龄开始,体重的增长呈减缓趋势。[结论]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岩鹰鸡公鸡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母鸡的生长速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快羽和慢羽麒麟鸡生长发育规律,评估其作为培育自别雌雄配套系遗传素材的价值,挖掘并利用该地方遗传资源。【方法】分别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模型拟合分析麒麟鸡快羽系和慢羽系1~19周龄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其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对于公鸡,快羽和慢羽公鸡体重仅在第1周龄差异显著(0.012分别为0.999和0.993,慢羽系公、母鸡体重的拟合优度R2均为0.994。快、慢羽系鸡的龙骨长和胫围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Bertalanffy模型,快羽系鸡胫长的最优模型是Logistic,慢羽系鸡的胫长的最优生长模型是Gompertz。【...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徐海鸡的肉用性能。[方法]以13周龄徐海鸡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4只(12公鸡,12母鸡)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13周龄徐海鸡公、母鸡活重分别为771.92和644.17 g,屠体率分别为92.42%和90.02%,全净膛率分别为67.11%和65.88%。公、母鸡腿肌的p H分别为5.94和5.93,系水率分别为71.66和72.04,剪切力分别为3.05和2.89,且差异均不显著。公鸡腿肌的L值大于母鸡,a、b值小于母鸡,且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徐海鸡经多世代提纯选育后,可用于优质肉鸡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麒麟鸡的肉用性能,以及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的关系。[方法]测定12周龄麒麟鸡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多个屠宰性能和肉色、pH、剪切力三个肉品质特性指标,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麒麟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89.76%、81.54%、67.53%、7.82%、11.29%、2.42%、0.69 cm、0.48cm,母鸡分别为89.78%、80.87%、62.94%、6.19%、9.92%、3.91%、0.78、0.61 cm,部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麒麟鸡肌肉肉色、pH值和剪切力公鸡胸肌分别为5.93、6.15、3.72 kg,腿肌分别为6.18、6.54、3.41 kg,母鸡胸肌分别为5.77、6.05、3.41 kg,腿肌分别为6.03、6.21、2.74 kg,公、母鸡胸肌肉品质与腿肌肉品质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半净膛重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全净膛与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腹脂重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优质耐热肉鸡的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36只零日龄云南屏边大围山微型鸡进行为期14周饲养试验,对相关的种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从体形和毛色来看大围山微型鸡具有典型东南亚原鸡的外表特征。14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为778.81g和712.50g;母鸡的胸宽、胸肌率、脂肪重和脂肪率显著地比公鸡的高(P<0.05),公鸡体尺和屠宰的其它指标均显著地比母鸡高(P<0.05)。公母鸡屠宰率平均分别为88.23%及90.23%,全净膛率平均分别为66.16%及59.58%。母鸡有较高的法氏囊、胸腺重量及其指数。大围山微型鸡的生长速度比其它生态类型鸡种较慢,均属于目前所报道的我国地方鸡种中体重较轻的地方鸡种。尽管大围山微型鸡的体重较小,但从屠宰性能指标显示,该鸡具有较高的屠宰率。  相似文献   

7.
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选取660只坝上长尾鸡(公鸡331只,母鸡329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育成期体重逐渐增加,其中8~20周龄白羽、黑羽、麻羽、白花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10~20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8周龄银灰公鸡与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芦花公鸡与母鸡育成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不同羽色公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8~20周龄芦花母鸡体重显著大于白羽、黑羽、麻羽、白花、银灰母鸡(P0.05),10~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羽、黑羽、麻羽母鸡(P0.05),18~20周龄银灰母鸡体重显著小于白花母鸡(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体重绝对生长值、相对生长率减小;育成期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胸宽、胸深、胫长、骨盆宽呈增加趋势,公鸡的累积生长值极显著大于母鸡,其中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骨盆宽的绝对生长值先增加后降低,体斜长和胸宽的绝对生长值在16周龄达到最大,龙骨长和骨盆宽在14周龄达到最大;胸深和胫长绝对生长值呈下降趋势;胫围在育成后期绝对生长值增加;所测得的公鸡20周龄主尾羽长度多数达21 cm以上,最长达43 cm,母鸡尾羽上翘,主尾羽长约10~21 cm,分两侧呈八字形。  相似文献   

8.
小香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小香鸡的生长及屠宰性能,选用111只小香鸡进行了生长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香鸡在0日龄时,公鸡与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20周龄时公鸡体重为1 592.23 g、母鸡为1 243.39 g,比在农村放养条件下180日龄时的体重公鸡893.4 g、母鸡849.6 g分别提高了699.19 g、393.79 g.26周龄时公鸡平均活重为1.77 kg,比母鸡重0.52 kg,增加41.6%.母鸡的屠宰率、腹脂率分别比公鸡高2.24、3.98百分点,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分别比母鸡高6.94、4.25、8.3百分点.经t检验,公母鸡间腹脂重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选用540只0日龄的优质肉鸡S3系母鸡放于3间封闭式鸡舍内,分别在育雏和育成期设计3组不同类型的光照模式,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优质肉鸡性成熟启动前生长和性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3组光照模式在鸡育雏阶段并无显著影响(P0.05),从6周龄开始光照影响初现; 7周龄时,II组鸡的体重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 8周龄时,3组鸡的体重增幅达到最大,生长速度达到顶峰,II组鸡的体重比I和III组分别提高32和21 g(P0.05); 10周龄时,II组鸡的体斜长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2) 3组鸡的输卵管和卵巢组织在早期发育缓慢,光照对其影响不大(P0.05); 14周龄时开始出现显著性差异,II组鸡的输卵管长度达到16.26 mm,显著大于I和III组(P0.05); 14周龄后3组鸡的卵巢表面陆续出现白色和黄色卵泡,到16周龄时小黄卵泡和卵巢重量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II组鸡的小黄卵泡和卵巢重量分别为6.65个和17.42 g,是3组之中最多的.12周龄时,II组鸡的冠高长显著大于I和III组(P0.05).(3)相比于I和III组,II组5%鸡群的开产日龄分别提前11和7 d(P0.05),开产体重分别提高55和22 g(P0.05),全群开产日龄分别提前12和4 d(P0.05),开产体重分别提高45和18 g(P0.05).综合比较,II组的光照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10.
贵妃鸡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贵妃鸡体重及体尺间的相关性,对60只贵妃鸡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及13周龄体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3周龄,贵妃公鸡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由生长曲线图可知,在7~8周龄时公鸡增重达到最大.13周龄时贵妃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1130 kg和0.8954 kg,平均胫长分别为7.85 cm和6.81 cm,贵妃公鸡体重性状和体尺性状相关性极显著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1.
对 0~ 2 0周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早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初生重、2周龄、4周龄、8周龄慢羽系鸡体重高于快羽系鸡 ,且初生重和 4周龄体重达显著水平(P <0 .0 5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育成公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8周龄快羽系公鸡体重极显著小于慢羽系公鸡 (P<0 .0 1 )。但 1 0~ 2 0周龄 ,快羽系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极显著地大于慢羽系公鸡 (P <0 .0 1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1 8周龄和 2 0周龄的育成母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快羽系母鸡体重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系母鸡 ,对 8~ 1 6周龄母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卷羽鸡毛囊发育规律及卷羽候选基因KRT75遗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卷羽鸡卷羽弯曲过程、结构特点、卷羽毛囊发育规律和卷羽候选基因KRT75序列特征及其在卷羽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通过对360只卷羽鸡从1日龄到300日龄卷羽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其羽毛出壳后弯卷过程;制作成年卷羽和片羽羽毛切片,了解卷羽羽轴、羽枝、羽小枝、羽小钩显微结构特点;对卷羽鸡和片羽鸡胚胎期8-19 d皮肤毛囊制作石蜡切片,阐明卷羽毛囊发生过程,分析卷羽和片羽毛囊发育异同;分别提取13胚龄卷羽和片羽鸡皮肤RNA,反转录为cDNA,连接pMD™ 18-T 载体,将连接产物加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转化涂板,挑取白色菌落摇菌后PCR鉴定,阳性菌液送测序,同时随机抽取15只300日龄片羽鸡和15只卷羽鸡,翅下静脉采血,血液基因组柱式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DNA,PCR产物纯化后测序,采用DNAMAN软件比对分析KRT75基因的遗传特征;分别提取卷羽和片羽胚胎期E 8-E 17d皮肤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SYBR试剂盒操作说明荧光定量KRT75基因在卷羽和片羽整个毛囊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卷羽鸡初生绒羽弯曲明显,以后逐渐弯曲,在第一次换羽结束时(约6周龄左右)全身羽毛显著弯曲;卷羽羽轴向外翻卷,羽小枝上着生羽钩,但羽小枝之间不能相互勾连形成闭合羽片;卷羽毛囊发育从胚胎期第8天开始到第16天结束,整个过程类似于片羽毛囊发育,卷羽毛囊在胚胎期第8-16天完成,整个过程和片羽毛囊发育过程基本相似,但在12-15胚龄卷羽毛囊髓质面积、羽小枝大小与片羽毛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在第12-14天,卷羽毛囊髓质面积要明显大于片羽,羽小枝板要明显小于片羽;卷羽鸡和片羽鸡KRT75基因CDS全长均为1 569bp,编码522个氨基酸,全序列没有发生69 bp的缺失突变,但在CDS区的3个SNP(954bp: T>C;967bp: T>C;978bp: C>T)可能是卷羽、片羽区别的分子标记;KRT75基因在片羽和卷羽中的表达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片羽毛囊胚胎期E8-E17中表达量均很低,而在卷羽鸡12胚龄显著上调,且高表达量持续到15胚龄,16胚龄显著下调,其中在胚胎期第9、10、12-16天KRT75基因在卷羽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片羽(P<0.01),KRT75基因可能在卷羽羽轴髓质和羽小枝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初步研究表明卷羽鸡的卷羽并不是由于KRT75基因缺失突变引起,但KRT75可能与卷羽髓质和羽枝嵴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淮南麻黄鸡种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淮南特色麻黄鸡种的种质特性,为品种保护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不同日龄对淮南麻黄鸡的外貌特征、屠宰性能、繁殖性能、屠宰性能、鸡蛋品质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公鸡体重和体尺性能明显优于母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分别达88.03%和70.61%;具有较强的就巢性;蛋品质优良;屠宰性能与性别具有相关性。[结论]淮南麻黄鸡具有很强的经济开发潜力,是宝贵的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5.
百宜黑羽鸡外貌特征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选育中的1,2世代百宜黑羽鸡的外貌特征、生长性能两个方面对百宜黑羽鸡的部分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宜黑羽鸡具有全黑羽带墨绿色(脚、胫、喙、耳毛为黑色),体形中等,肤白色。2周龄时公母均出现日增重率先升后降,分别由0.048%和0.48%上升到41.72%和37.79%,接着又下降到5.69%和5.06%。百宜母鸡的生长曲线从10周龄开始与公鸡的生长曲线分离,17周龄后母鸡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公鸡。  相似文献   

16.
平原饲养的藏鸡体型外貌分析和生长模型拟合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在平原饲养的高原型鸡种藏鸡的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曲线拟合了其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原饲养的藏鸡公、母鸡在4周龄前生长基本一致,但4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尤其Gompertz模型更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75.69日龄和61.91日龄,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生长拐点的日龄较母鸡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