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效应,为优化海南水稻DUS测试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为海南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根据水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按照相关原理和技术规则,通过对4份水稻材料进行4个独立的生长周期的测试,研究其相关性状的表达与季节及年度间的效应,结果表明:除穗芒外,不同季节的4个独立测试周期中,质量性状观测结果稳定一致;14个假质量性状的表达结果不影响对申请品种的DUS判定;10个量测性数量性状在方差分析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变化和差异保持相对不变,不影响其DUS的判定结论;17个目测数量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海南进行不同季节的水稻测试对其DUS的判定无显著影响,可考虑多点多季节测试,加快水稻实质审查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筛选出稳定可靠的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的标准品种,通过对中日韩117个有代表性的水稻已知品种2008-2009年连续2年的田间测试试验,对水稻DUS测试指南中的27个目测性状的106个性状表达状态进行了系统的标准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6个标准品种不仅涵盖了原有的23个标准品种代表的性状,还为多个没有标准品种的性状表达状态提供了标准品种;‘元子占稻’、‘坦紫’、‘旱轮稻’、‘起金’、‘乌嘴糯’这5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可作为其他生态区标准品种筛选时优先考虑的品种;聚类分析法在水稻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筛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其他植物新品种DUS测试目测性状标准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中数量性状的适宜样本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US(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是对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DUS测试结果直接影响到植物新品种是否能被授予保护权。在DUS测试中,数量性状是完成品种描述和进行特异性判定的重要部分,而数量性状的调查花费人工最多、工作量最大,怎样能缩小工作量又能反映数量性状调查的准确性,这是本试验研究的目的。目前,玉米测试指南已经成为国家指南,指南要求每个数量性状测量40个数据。本试验利用10个测试品种、全株10个数量性状,对每个性状的40个已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抽样分布理论和区间估计的方法确定每个性状的最小取样容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水稻DUS测试指南中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达差异,为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地区的水稻品种审定和保护提供完善、准确的测试标准品种,通过对水稻测试指南中39份标准品种2015—2017年的田间测试试验,用符合系数对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现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进一步对部分性状的标准品种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52个测试性状中有40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占76.9%,数量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符合系数小于1的12个性状中有10个为数量性状;水稻测试指南中的39个标准品种中有26个品种的符合系数为1,其性状表达状态非常稳定。‘广陆矮4号’的符合系数最低,‘Heuknambyeo’次之,其他品种的符合系数均大于0.99。大部分品种可以作为标准品种应用于上海地区的水稻DUS测试,并对某些性状的标准品种给予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 UPOV 向日葵品种 DUS 测试指南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S测试指南是开展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重要依据。对中国和UPOV向日葵品种DUS测试指南在繁殖材料、测试方法、DUS判定标准、分组性状、测试性状和观测时期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DUS测试田间情况提出了修订现行向日葵DUS测试指南的建议,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向日葵品种DUS测试指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基础和依据,为适应中国蝴蝶兰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研制了蝴蝶兰DUS测试指南。蝴蝶兰DUS测试指南共78个性状,22个标准品种,笔者就测试指南研制的原则、性状表的构建、标准品种的选择以及DUS判定标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DUS 测试指南是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的重要标准,是植物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工作基础。菱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水生蔬菜,其品种资源丰富,差异明显,但目前尚未制定出菱属品种 DUS 测试指南。本研究共收集了我国 201 份菱种质资源,参照农业行业标准筛选出 24 个菱属品种作为标准品种。在 4 个生长周期的种植试验中,对标准品种的性状进行观察和测试,通过数据采集、分析,最终筛选出 34 个代表性状用于菱属品种 DUS 测试指南的研制。本研制中选用和测试的菱属品种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品种专一性和特异性,使用中值平均标准差法和最小显著差法(LSD,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分析菱属品种数量性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数量性状真实可靠,能准确地对不同菱属品种数量性状进行分级。本研究为菱属品种 DUS 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菊花育种活跃度的不断提升,菊花品种的形态多样性不断丰富,迫切需要提高菊花DUS测试指南适用性。本研究连续2年对210份形态多样的菊花品种进行观测统计,以NY/T 2228—201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菊花》涉及的68个性状及本研究群体中发现的9个多样性性状或表达状态为观测依据,对现有菊花品种DUS测试指南做出优化,建议在2012年版测试指南中增加9个测试性状,剔除1个选测性状,并调整2个性状的名称表述,旨在提高菊花新品种鉴定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对《水稻DUS测试指南》中21个标准品种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早晚季性状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受早晚栽培季节影响程度最大的3个性状依次是千粒重、茎秆长和穗粒数,茎秆直径受影响程度最小;各数量性状对应的标准品种受早晚栽培季节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竹云糯,其次是桂花黄和元子占稻,川7号和矮糯受影响程度最小;单株穗数和结实率对应的标准品种早晚季表现一致性较差,提出将单株穗数代码为7的陆川早1号更换为Tsukushiakamochi,结实率代码为7的Dasanbyeo更换为特矮选的标准品种优化建议;依据晚季水稻的分级范围对部分早季水稻的数量性状进行调整,调整后各标准品种分级代码早晚季水稻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86-3799
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是植物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工作基础。中国的蕹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研制出蕹菜品种DUS测试指南。通过参考蕹菜相关文献,初步选出46个蕹菜DUS测试指南候选性状,通过对74个蕹菜品种进行2个生长周期的种植试验,依据候选性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最终筛选出34个测试性状并确定其描述方法以判定蕹菜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蕹菜品种DUS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 测试(简称:DUS测试)是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必要条件。研制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品种DUS测试指南旨在为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GB/T19557.1)为总体原则,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颁布的《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茄子》(TG/117/4)为参考,通过对243份茄子品种的田间试验和多次同行专家修订,完成茄子的DUS测试指南(国家标准报批稿)。[结果]指南确定了42个测试性状及描述方法,筛选出20个标准品种,明确了茄子特判定、一致性和稳定性判定的原则。[结论]指南为我国茄子DUS测试的品种描述和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定提供了技术标准。笔者重点介绍了指南的编制原则和过程、测试性状的选择和标准品种的选用,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龙眼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指南是审查机关开展植物新品种实质审查工作的基础和技术手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技术文件《TGP/7 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的研制》是各国研制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的依据与标准。龙眼DUS指南在严格遵循TGP/7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现有的龙眼种质资源描述方法并结合育种实际,最终确定了45个性状、26个标准品种和DUS判定标准。笔者主要叙述了龙眼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DUS判定标准以及标准品种的选择,并指出将分子标记技术与形态测试技术相结合是今后DUS测试指南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转基因抗虫超级粳稻田间目的基因表达及抗螟虫性,将10个来自于不同独立抗性愈伤组织的转cry1C*基因抗虫超级粳稻品系种植于田间,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穗期叶片、茎鞘和幼穗等器官目的基因mRNA,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孕穗期叶片、茎鞘和幼穗及收获后糙米的Cry1C蛋白,利用田间目测调查二化螟危害的白穗率。结果及分析显示,转基因超级粳稻不同品系及不同器官cry1C*基因田间表达量明显不同,cry1C*基因mRNA表达量叶片>茎鞘>幼穗,蛋白质表达量叶片>茎鞘>幼穗>糙米。转基因超级粳稻田间目的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不同器官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器官Cry1C蛋白质含量和糙米Bt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在本研究范围内,不论转基因粳稻植株Cry1C蛋白质含量高或低的品系,田间均表现为高抗二化螟。培育转基因抗虫粳稻品种时,注意对目的基因适量表达的抗虫基因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陈献功  刘金波  洪德林 《作物学报》2006,32(8):1143-1150
调查了3个粳稻杂交组合镇稻88×C堡、丙8979×C堡和丙8979×77302-1的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的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表型分布。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和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穗角和每穗颖花数性状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穗角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每穗颖花数性状以上位性效应为主;穗角和每穗颖花数都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5.
At present, testing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of crop varieties relies on a set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hese characters suffer fromthe limitations of number,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 variety grows and subjectivity in decision-making. The potential of DNA-based markers such as sequence tagged microsatellite site (STMS), for establishing DUS merits investig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set of 55 mapped STMS markers, selected from 12 linkage groups of rice genome, was used to examine distinctness of 23 aromatic rice genotypes including the commercially important Basmati varieties. Forty-one of these markers (74.5%) showed polymorphism between the varieties. Th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ranged from 2–4 with an average of 2.3.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 of the markers varied from 0.083 to 0.665 with an average of 0.338. All the varieties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each other at a low probability (0.07×10-13) of identical match by chance. The marker-based clustering of the varieties corresponded with the known phenotypic classification, thereby providing confidence in the distinctness established by the mapped STMS markers. The utility of these markers to study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was analysed using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crossbred Basmati rice variety Pusa Basmati 1(IET-10364) that contributes about 40–50% of Basmati rice export from India. Genotyping of twenty individual plants, grown from the nucleus, breeder, foundation, certified and farmer's saved seed samples using all the 55 markers revealed no variation among the plant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the set of mapped marker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further used for establishing distinctness of aromatic rice varieties and for studying DUS of the important commercial variety Pusa Basmati 1.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优良杂交水稻新品种供生产应用,特在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开展新品种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5个新品种与对照种中优808在产量表现上的差异没有达到5%的显著水平,但在农艺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川农优894、川香优569和C两优华占比对照增产约9%,植株均比对照矮,可示范推广,前两者产量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穗实粒数较多,后者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来增加产量,但三者的结实率比较低。相对减产的宜香系列的株高比较高,产量构成因子表现中等,米质较好,可作为优质稻品种轮换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