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果树授粉昆虫—紫壁蜂,凹唇壁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徐环李  周伟儒 《果树科学》1994,11(3):153-156
紫壁蜂,凹唇壁蜂喜在人工巢管内营巢,在果园中用芦苇管和纸管设巢可回收大量蜂种。它们均为一年一代。卵,幼虫,蛹在巢管内生长发育,成虫羽化后以滞育状态在茧内越冬。早春用0-4℃冰箱冷藏蜂茧,待果树开花前1周左右在园内释放。两种壁蜂访花范围是杏,樱桃,李,桃,梨,苹果等。壁蜂访花采蜜繁衍后代,同时提高了花朵丛刊要率及果品质量,两种壁蜂访花速度快,工作时间长,授粉能力强,因此成为我国北方果树优良授粉昆虫。  相似文献   

2.
于2009年在吉林省珲春市苹果梨园上对比研究了角额壁蜂与凹唇壁蜂的生物学特性和访花特性等,以探讨凹唇壁蜂在苹果梨园上的访花授粉能力。结果表明:2种壁蜂均能在苹果梨园上进行正常的交尾、寻巢定居与采粉筑巢等活动,但凹唇壁蜂的日工作(采粉)时间较长,日访花频率较高,日访花数量多得多,在苹果梨园上的访花能力总体上优于角额壁蜂。  相似文献   

3.
角额壁蜂自然生存,早春活动早,耐低温,访花能力强,即使在雨天等恶劣天气也能出巢访花,有效授粉飞行距离20m左右。一只角额壁蜂日访花量4000朵,相当于蜜蜂的80倍,比自然授粉提高坐果率30%-40%,与人工授粉相当。角额壁蜂1年1代,年繁殖量10倍左右,性情温和,便于人工诱引放养管理。阐述了角额壁蜂的人工培育技术和授粉管理技术,包括蜂箱、巢管、茧盒制作,放养、回收、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产上利用壁蜂授粉时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要么放早了,成蜂出茧后苹果花未开,壁蜂无蜜可采,无花可授,受壁蜂寿命的限制。相对缩短了授粉时间,影响效果;要么放晚了,苹果花已开,影响效果;要么蜂茧放出后长时间不出蜂,早期花错过了授粉机会。近几年笔者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就壁蜂释放时间、快速出茧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丽 《果农之友》2011,(3):28-28
1壁蜂的生活习性衡水市桃城区生产中推广的壁蜂主要有凹唇壁蜂、紫壁蜂和由日本引进的角额壁蜂3种。壁蜂1年1代。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在巢管内越夏越冬。成虫具有群聚独栖的特性,喜欢在茎杆、树洞、石洞内用泥土建巢室,采集花粉繁殖后代。雄蜂羽化出茧后只在雄巢周围飞翔与雌蜂交尾。雌蜂交尾后,先选巢管,然后以腹毛刷采集花粉、产卵、筑巢室。  相似文献   

6.
生产上利用壁蜂授粉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要么放早了,成蜂出茧后苹果花未开,无粉可采,无花可授,受壁蜂寿命的限制,相对缩短了授粉时间,影响效果;要么放晚了,苹果花已开,影响效果;要么蜂茧放出后长时间不出蜂,早期花错过了授粉机会。近几年笔者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现将壁蜂释放时间和快速出茧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科院引进日本“角额壁蜂”,一年一代是较好的野生传粉昆虫。我站1990年在山地果园试放回收成功,传粉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 1.蜂种:日本角额壁蜂蜂茧1000头。 2.人工自制巢管内径5~7mm,长15~18  相似文献   

8.
角额壁蜂是日本由土蜂驯化而来,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该蜂耐低温,成蜂活动时间短(一般为15天左右),管理容易,访花能力强,其传粉能力是普通蜜蜂的70~80倍,每头角额壁蜂日访花4000朵左右,每667㎡放蜂130~150头,可提高坐果率30%~40%。具体放蜂授粉技术介绍如下。1做巢管巢管可用竹子、芦苇截成段,也可用牛皮纸或废纸卷成纸管而做成。巢管内径0.8~1cm,管壁厚1~3mm,长16cm左右。两端切平,每50支1捆,一端敞口,并用广告色染成红、绿、橙、白等不同颜色,以便角额壁蜂识别位置和颜色利于归巢,巢管的另一端要封堵严密。2做蜂箱蜂箱可用水泥板、木板…  相似文献   

9.
正为解决苹果坐果率低、品质不高的问题,以不同苹果产区的苹果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不同苹果产区壁蜂授粉生物学特性及授粉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壁蜂始飞温度低(10~11℃),日工作时间长(10 h),日访花数量多(4 200朵),授粉能力强,访花1次授粉率高达40%。壁蜂授粉的有效距离为60 m;壁蜂授粉有方位选择性,西边和南边  相似文献   

10.
正和蜜蜂授粉相比,壁蜂授粉活动温度低、访花速度快、授粉效率高;不需人工喂养,操作简单;比人工点授节约成本及劳力,省工省时;一次投资,使用多年,且投资较少,已被应用于桃、樱桃、西甜瓜、草莓等水果的生产中,为了研究壁蜂对红富士苹果授粉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苹果园壁蜂授粉技术效果试验。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选在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咸阳苹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土接种法鉴定了云南地区110份十字花科作物对根肿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芜菁材料TS04病情指数仅为1.46,为高抗材料;H166、牛心莲花白、圆秆大青菜、建水青花、TS095份材料表现抗病,病情指数在14.44~19.57之间;尖叶花菜、春不老、东川黑二茵、TS114份材料表现耐病,病情指数在20.79~23.51之间;其余材料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12.
 ‘Violet Peafowl’、‘Starry Diamond’、‘Rainbow in May’和‘Bright Vitas’是从粗根鸢尾(Iris tigridia)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株高12 ~ 14 cm,花色分别为紫、蓝紫、粉紫、蓝,花朵于7:30—14:00开放,花期4—5月,果期6—8月,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性,可以在北方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13.
国外伊藤杂种牡丹引进栽培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从美国引进的16个伊藤杂种牡丹为试材,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伊藤杂种兼具牡丹与芍药的共同特征与优点,杂种优势明显,生长习性似芍药,花色、花形、花香似牡丹,芽、茎、根像芍药,叶光亮近革质,2~3回三出复叶,小叶具深或浅缺刻;极抗病虫,适应性强,长势旺盛,完全可以在洛阳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引进的所有品种均能开花,大多数品种丰花性好,花色丰富艳丽,株形饱满优美,叶丛潇洒美观,绿叶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花期特晚且长,在洛阳为5月初至5月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鲜食观赏兼用桃新品种‘贺春’和‘咏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贺春’和‘咏春’是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自育的两用桃第4代优系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花果兼用桃新品种。两品种均为重瓣花,花色分别为粉色和红色,花冠大、花径在5.2cm以上、花瓣数分别为27枚和22枚;果实鲜食品质优,平均单果质量分别为131g和118g,风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11.2%。在北京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花期持续15d,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可用于旅游景点、观光果园、插花艺术、庭院美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 和RT-PCR 技术, 从甘蓝基因组和柱头总RNA 中扩增获得了719 bp 的硫氧还蛋白(THL1) 的全长基因序列和430 bp 的cDNA 序列。序列分析首次表明, 克隆的THL1 基因全序列有两个内含子, cDNA 序列编码117 个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胡萝卜新品种金红1号金红2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勇  段玉 《中国蔬菜》1998,1(1):10-0
金红1号、金红2号是利用胡萝卜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一代杂种,其母本Ao3是从前苏联引入品种南特中分离选育的雄性不育系,父本分别为自交系H93-2-1和H92-4-1,均来源于日本的新黑田五寸。金红1号生育期105~110天,金红2号生育期110~120天。两个品种的肉质根均为长圆柱形、橙红色。一般每667m2产量4000~4500kg,比对照新黑田五寸增产15%~20%,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VC、VB2等营养成分均超过对照。目前已在内蒙、天津、北京、辽宁、山西、新疆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哈密大枣、敦煌大枣以及敦煌鸣山大枣等3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大枣与敦煌大枣、敦煌鸣山大枣在花粉大小、形状、外壁纹饰等方面存在有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芦笋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质地优良、营养丰富的保健型食药兼用名贵蔬菜,介绍芦笋中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并着重对芦笋的抗癌、提高免疫力、降血脂、抗表老等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初步明确了为害大蒜的3种螨类害虫及其基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新墩镇流泉村内陆盐沼湿地内的芦苇群落和长苞香蒲群落为对象,研究2个群落的植物物种及其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芦苇群落以芦苇为优势种,以滨麦为亚优势种,2者的重要值分别为0.537、0.197;长苞香蒲群落以长苞香蒲为优势种,以芦苇为亚优势种,二者的重要值分别为0.426、0.211;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生态优势度呈相反的趋势。2个群落间变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