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山丹县沿山冷凉灌区对引进的13个甘蓝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折合产量3 700.5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8.06%;青杂2号折合产量3 619.5 kg/hm2,较华协1号增产5.69%,2个品种生长势、整齐度均表现良好,可通过进一步试验在山丹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1年甘肃省春油菜区试天祝点结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祝县华藏寺镇进行的春油菜品种区试结果表明,春油菜品系819生育期短,生长势旺,单株生产力好,抗病抗逆性强,折合产量最高,为4 415 kg/hm2,较对照青杂5号增产3.52%,可在天祝县春油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的高寒阴湿区对引进的9个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冠油杂812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4 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14.46%;其次是华油杂137,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9.23%;圣光167、黔油早1号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85%、4.54%。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丰产及适应性好,可在甘南州海拔2 750 m以下的高寒阴湿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2002-2004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的7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杂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585 kg/hm2,比对照增产26.5%;其次是华协1号,折合产量为2 950 kg/hm2,比对照增产4.1%,互丰010、912折合产量均为2 915 kg/hm2,均较对照增产2.8%。青杂2号增产潜力大,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川水地大面积种植,华协1号、互丰010、912等可作为搭配品种推广种植。青杂3号因生育期短,表现早熟,可作为海拔2 800 m以下白菜型油菜的替代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甘南州甘蓝型春油菜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2011—2012年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区进行了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条件下,青杂6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21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增产154.8%;青杂5号次之,为3 15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南3号增产150.0%。综合分析认为,青杂5号、青杂6号增产潜力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甘南州洮河沿岸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6.
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品种区试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葵杂7号平均折合产量4 62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10.4%,丰产性最好,稳产性一般。陇葵杂6号平均折产量4 45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6.5%,丰产性好,、稳定性最好,适应性好。XKY1502平均折合产量4 31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3.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九洋562平均折合产量4 39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5.0%,丰产性一般、稳定性差。这4个品种(系)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静宁县旱地梯田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静宁县旱地梯田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进行了白菜型冬油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平油1号折合产量3 888.9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185.2 kg/hm2,增产率5.0%,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宁油2号、陇油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 842.8、3 750.2 kg/hm2,分别较天油4号增产3.75%、1.25%,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搭配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8.
山丹县春油菜地膜穴播栽培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年在山丹县霍城镇双湖村地膜穴播春油菜上面进行了6个油菜品种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型春油菜品种秦杂油19、青杂5号、青杂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4 029.9 kg/hm2、3 975.5 kg/hm2和3 762.6 kg/hm2,比对照华协1号分别增产15.62%、14.06%和7.95%,且植株生长健壮,无倒伏现象,属中晚熟品种,适宜在山丹县地膜穴播油菜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23个双低油菜品种(系)在山丹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丹县对23个新引双低油菜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以南油杂1号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3 0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增产5.88%,且较对照品种青杂2号早成熟5 d,综合性状优良,可在试验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平凉旱塬区对引进张杂谷系列6个谷子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张杂谷1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 40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11.68%;张杂谷5号折合产量较高,为4 120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谷增产4.57%。2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抗性强,田间表现好,可在平凉旱塬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对8个冬油菜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陇油9折合产量2747.5kg/hm2,较对照延油2号折合产量2040.4kg/hm2增产34.7%;陇油7号折合产量2252.5kg/hm2,较对照增产10.4%。其他品种折合产量较对照均减产,建议陇油9号、陇油7号在环县及周边冬油菜生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应以淘汰。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对8个玉米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金凯3号折合产量12400.5kg/hm2,较对照承单20号折合产量10555.5kg/hm2增产17.5%;玉源7879折合产量11854.5kg/hm2,较对照增产12.3%;金凯5号折合产量11824.5kg/hm2,较对照增产12.0%。建议在芦家湾乡中南部等村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可在环县其他乡镇继续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康乐县对引进的7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秦杂油1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 260 kg/hm2,较对照增产17.69%;圣光401折合产量3 110 kg/hm2,位居第二,较对照增产12.27%;这两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在康乐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圣光402是以雄性不育系206A作母本,以恢复系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为3658.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增产14.09%;在2009年的春油菜生产试验中,折合产量3273.45 kg/hm2,较主对照品种陇油5号(CK1)增产13.65%;较副对照品种青杂2号(CK2)增产11.40%.籽粒含油率48.59%,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600 m以下有灌溉条件的春油菜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康保县旱地种植模式下,以当地常规种植的芥菜型油菜品种军油1号为对照,种植新引进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调查发现,在新品种中,青杂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95.68kg/亩,较对照品种增产11.15%;青杂15位居第二,折合产量272.35 kg/亩,较对照品种增产2.38%。上述两品种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康保县乃至冀西北坝上地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种子管理站引进8个春油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对新品种的物候期、生育期、适应性、抗病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冠油杂812产量3 607.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8.1%,秦杂油19折合产量3 492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4.3%,秦油10号折合产量3 475.5kg/hm~2,较对照青杂2号增产13.8%,可在临夏春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总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1年甘肃省大豆新品种(系)区试兰州点的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0725折合平均产量最高,为2000.00 kg/hm2,较对照增产16.13%;8010-40折合平均产量1983.33 kg/hm2,较对照增产15.16%;中黄30折合平均产量1927.78 kg/hm2,较对照增产11.94%;国安2号折合平均产量1853.89 kg/hm2,较对照增产7.64%.上述4个品种(系)抗倒伏、抗病、表现好,适宜套种,适宜在兰州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7个油葵杂交种在宁县引种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庆阳市宁县对引进的7个油葵杂交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3 a平均折合产量以美国矮大头最高,达4 759.2 kg/hm2,较对照品种圣泽增产14.01%;其次是F51,为4 617.5 kg/hm2,较对照品种圣泽增产10.62%;新杂4号排第3,为4 571.6 kg/hm2,较对照品种圣泽增产9.51%。3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其中F51具有较好的耐旱性,适宜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宁县北部地区种植;美国矮大头、新杂4号适宜在宁县南部气候较湿润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临潭县进行了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主枝结荚数、角荚长、角果粒数等性状表现较为突出,折合产量为3 12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华协1号增产19.87%,可作为双低油菜种植首选品种在临潭县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渭源县旱地进行的5个春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山旱901折合平均产量5 092.59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25.9%,高抗条锈病,综合农艺性状好,可作为临麦30号的替代品种在渭源半干旱区推广种植;品种96532折合平均产量4 444.44 kg/hm2,较对照品种临麦30号增产9.9%,可作为搭配品种;品种(系)AD-4、94474、2D-2均较对照减产,暂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