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豇豆锈病由豇豆属单胞锈病和豇豆单胞锈菌引起。系单主寄生锈菌,能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是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豇豆。我国北方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日均温度21~28℃,具水湿及散射光条件,经3~5天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锈病包括条锈、叶锈及秆锈,是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病害。1危害症状三种锈病的共同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叶鞘及叶秆上形成褪绿黄斑,不久产生铁绿色的粉疮即夏孢子堆,手摸可沾上粉末。后期形成黑色的疮斑即冬孢子堆。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锈病又称赤星病,俗称羊胡子、羊毛疔,除了危害苹果、梨等果树,还危害转主寄主桧柏。其病原菌是转主寄生菌,是有转主寄主现象的代表性病害。1发生规律苹果锈病以菌丝体在桧柏枝上的菌瘿里或桧柏体表的锈孢子上越冬。春天菌瘿产出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果树上,侵染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进行为害,担孢子每年只侵染一次。秋季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形成菌瘿越  相似文献   

4.
一、病原梨锈病又名梨赤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梨胶锈菌一真菌,属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病菌具有专性寄生和转主寄生特点,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等柏类寄主上,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发生在梨树上。二、危害症状1、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叶正面形成橙黄色圆形病斑,并密集着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点,看起来有光泽,这就是性孢子器。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潮湿时溢出淡黄色黏液,即性孢子,后期小粒点变为黑色。与叶面病斑相对应叶背面组织增厚、隆起,并长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如山羊胡子状,即锈孢子器。毛状物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锈孢子。后期病部变黑,有时形成窟窿,叶片枯焦,易引起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5.
枣锈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外来菌源与发病关系、冬孢子及转主寄主、越冬夏孢子的侵染和发病。自7月1日~9月22日捕捉空中夏孢子、夏孢子的始见期为病害零星发生期。此后,随病情增长,空中夏孢子数上升,表明枣锈病无外来菌源。在越冬后的病叶上刮取的大量夏孢子中,混有少量冬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比约为214.55:0.77,冬孢子平均萌发率为27.48%,用与枣林混生的杂草及小灌木上的锈孢子接种于枣叶上,未见发病。因此,至今未发现转主寄生,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萌发率0.98%~7.11%,平均萌发率为3.15%。用越冬夏孢子接种大枣可以导致发病。因此初步明确枣锈病无外来首源及转主寄主,冬孢子数量极少,作用不明,其主要的初步侵染源为当地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6.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有条锈、叶锈、秆锈3种。条锈主要产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在叶鞘、秆和穗上,夏孢子堆狭长形至长椭圆形,比秆锈、叶锈的都小,呈现黄色。成株期与叶脉平等排列成条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成条状,表皮不开裂。叶锈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侵害叶鞘,夏孢子堆较小,多成圆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梨锈病在昆明地区的转主寄主树为圆柏和龙柏,及其上面冬孢子角的发生和成熟时间,以及空中冬孢子的监测。表明冬孢子分期分批成熟,为2月初和3月中旬两个高峰期,此时正是梨嫩叶感病盛期。通过各种药剂抑制冬孢子萌发和果园防治试验,筛选出预防和防治两组有效药剂。前者有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粉锈灵、代森铵、多菌灵等,预防效果达55.05%~100%;后者有粉锈灵、多菌灵、代森铵、甲霜灵等,防治效果达48.44%~100%。梨树品种的抗病性测定表明,大理水扁梨和贵妃梨对梨锈病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8.
山杨叶锈病广泛分布在欧洲及亚洲各国。病原菌为松山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tremulae Kleb.],性孢子及锈孢子产生于各种落叶松上,夏孢子生在山杨叶背面,冬孢子埋生在叶下表皮下,担孢子萌发后产生次生担孢子,后者还能产生次生担孢子和小型孢子。各种孢子的萌发适温:锈孢子为12℃,夏孢子8—12℃,冬孢子12—15℃,担抱子9—18℃。各类孢子萌发都需100%相对湿度。过冬后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为侵染落叶松的初侵染源,落叶松上产生的锈孢子是侵染山杨叶的初侵染源,过冬后的夏孢子均不能萌发,因而无侵染力。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各类孢子的繁殖期:性孢子为10日,锈孢子10日,夏孢子6—12日。担孢子侵染兴安、长白、日本、华北、西伯利亚落叶松叶,锈抱子侵染白杨派的种和变种、派内杂交后代、以白杨派为母本的杂交后代,但不侵染黑杨派、青杨派以及二派内或派间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
红松松针锈病是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为害15年以下的幼树,病原菌是凤毛菊鞘锈菌。松针锈病不能至死幼苗,但降低幼苗的生长率。病原菌是转主寄生的,性孢子和锈孢子寄生于红松针叶上,夏孢子和锈孢子寄生于凤毛菊叶背面。当年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是红松的初侵染源。在林中锈孢子的放散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中旬,6月上旬为放散期盛期。各种孢子的萌发温度:锈孢子10℃—27℃,最适温度25℃,夏孢子20℃—30℃,最适温度22℃,担孢子10℃—25℃,最适温度20℃。早春是病害防治适宜时机,最好的药剂是不硫合剂,其次是代森铵,退菌铵。  相似文献   

10.
1 锈病 1.1 发生.锈病是真菌性病害.以菜豆、豇豆、蚕豆、大豆受害为重.受害部位以叶为主,叶柄、茎蔓及荚果亦可受害.初生黄白色稍突起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后期锈粉转黑粉.诱发锈病的主要因素是高温高湿.  相似文献   

11.
红花锈病是红花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其远距离传播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试验主要对六个红花品种种皮上锈菌冬孢子的负荷量与其种皮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查明种皮纵沟较多、较深,且表面绒毛较多的品种,冬孢子负荷量较大,反之则少.对种子带菌较高的品种,为减轻损失一定要进行种子处理.经室内外抗锈性鉴定查明,在供试6个红花品种中,新红花4号和裕民无刺感锈性较强,至今还是不少红花栽培区的主栽品种,这是我区红花锈病发生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新红花2号和塔原1号抗锈性较强,在红花锈病重发区,应注意因地制宜的种植抗性较强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1、条锈主要产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可发生在叶鞘、秆和穗上,夏孢子堆狭长形至长椭圆形,比秆锈、叶锈的都小,呈现黄色。成株期与叶脉平等排列成条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表皮开裂不明显。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成条状,表皮  相似文献   

13.
稻粒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和休眠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尽地描述了病菌冬孢子萌发的过程和形态特征,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中、室温30~32℃、太阳光照下、pH16~7、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最适宜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量也最多;约2%的冬孢子休眠期约一个月,但多数冬孢子需要体眠5~6个月;冬孢子室内保存有约2年的生命力,以保存7~12个月的冬孢子萌发率最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菌在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胞间菌丝呈丝状、单核或双核,单核胞间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侵入寄主细胞形成吸器,吸器菌丝状。性孢子产生为环痕式产胞,锈孢子器疱状、锈孢子串生,具疣突。  相似文献   

15.
电镜观察发现,向日葵锈菌性孢子器呈瓶状,内含大量单核的性孢子梗。性孢子产生主要为整体芽生环痕式,具瓶体式特点。每一性孢子梗可产生多个呈串生的性孢子,几乎都在性孢子梗上的同一位点产生。每形成一个性孢子后,都在性孢子梗上留下一环痕。锈孢子器呈筒状至喇叭状,其内排列着大量双核的长形锈孢子梗,可由上向下连续产生多个锈孢子.锈孢子梗通过产生隔膜先形成锈孢子原体,再分隔而形成锈孢子和分隔细胞。随进一步发育,分隔细胞与锈孢子脱离,锈孢子表面出现大量的瘤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豇豆单胞锈菌是引起红小豆锈病的病原菌。为了明确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的萌发条件,以红小豆锈病菌ZXL01菌株为材料,研究了培养方法、温度、光照、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对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红小豆锈病菌夏孢子萌发的培养方法为水琼脂平板法,夏孢子在水琼脂上2 h即开始萌发,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萌发率逐渐升高,6 h后萌发率趋于稳定,萌发率为75.0%。夏孢子在15~25℃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光照可明显抑制夏孢子萌发。夏孢子在4℃条件下储存360 d后已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而夏孢子在-20℃条件下储存360 d时仍可保持萌发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大蒜锈病冬孢子只有在不离体状态下,在2;水洋菜的平板培养下才得以萌发.萌发时自顶端芽孔下抽出长且为多隔膜的先菌丝,未见产生担子梗及担子孢子.光照与黑暗不是影响冬孢子萌发的因子,在必需要的高湿度条件下,温度是控制冬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冬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24℃,最适温度为17~19℃,当温度提高达24℃时冬孢子终止萌发.  相似文献   

18.
茭白黑粉菌营养菌丝的分离与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黑粉菌冬孢子通过单孢子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菌丝呈梭状,一般1~17个隔,于分隔处可产生1~2级分支或不分支,其上产生担孢子,两端尖锐或略钝圆,大小为1.5~6.0 μm×16.5~225.0 μm.这些形态特征与冬孢子在马铃薯液体中萌发形成的菌丝形态完全一致.此外,梭状菌丝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形成厚垣孢子,其萌发方式与冬孢子一致.由此,确证了梭状短菌丝是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营养菌丝.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玉米普通锈病在新疆自然的生境条件下,个体发育中各个孢子世代的生物表现型及其初侵染源形式.[方法]采集玉米普通锈病孢子,分析夏孢子和冬孢子存活能力,并将病原菌接种于玉米上观察发病情况.[结果]菌初侵染时期和整个夏季所生成夏孢子堆的生物特性,只是为病原在寄生生活周期内营扩大再侵染的繁殖用.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0.8~29℃,最适温度为14.9~22.4℃,温度在10℃ 以下萌发终止.玉米收割后,夏孢子在寄主基质上可残生时间约在55 d以内,至11月26日检验其活性时,发现许多夏孢子体内的颗粒体已消耗殆尽,形成透明的空腔,有的则失去光泽,呈现淡灰褐色,丧失了发芽能力,鉴此看出该病夏孢子抗逆性很差,不能逾越新疆漫长严酷的寒冬.研究还发现,临秋时节,玉米病体上出现一种深锈褐色的休眠夏孢子堆的菌态,此菌态有强劲抗逆性的特异功能,在持续2个多月零下20~24℃ 的寒冬期后,仍具有正常的萌发力和对寄主侵染的致病毒性.[结论]在新疆的冬季,玉米普通锈病是以休眠夏孢子堆作为越冬世代,而且是玉米在生产中感染锈病唯一的初次感染源.该病冬孢子世代在新疆的侵染生活史上并无实质性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道了落叶松褐锈病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锈寄生菌〔Sphaerellopsis filum(Bi(?).-Bern.exFr.)Sutton〕,寄生在褐锈病菌的冬孢子堆和夏孢子堆上,落叶松褐锈病菌是寄主新记录。在人工培养基上,锈寄生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0~25℃,培育至20天时,供试7种培养基中有6种产生了子实体,以1号和2号培养基为佳,25℃下7~10天即可形成分生孢子,12~17天可见溢出淡黄色至黄褐色孢子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