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是安康地区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 ,1 999年全区种植面积已达 5.3hm2 。种植魔芋产量高 ,效益好 ,群众乐于接受。但是栽培魔芋风险大 ,主要风险是魔芋病害发生严重 ,轻者减产 ,重者连种芋也收不回来。为摸清软腐病侵染来源 ,1 999年特设此试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处理项目A.切芋接菌播种 ,种芋切开后在软腐病菌液中浸 1分钟 ,捞出播种 ;B.整芋接菌播种 ,整芋在菌液中种 1分钟捞出播种 ;C.播种烂芋 ;D.播种健芋。1 .2 供试种芋情况试验种芋来源于岚皋县滔河乡露地过冬的新挖鲜芋 ,大小 50~ 1 0 0 g,播前统一用 2 %的水浸泡1 2…  相似文献   

2.
魔芋软腐病侵染规律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魔芋生产系陕西省安康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但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软腐病逐年加重,严重地影响魔芋生产。由于魔芋病害研究工作开展较少,迄今魔芋软腐病的侵染循环规律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魔芋软腐病的侵染规律,有效指导大田防治,开展了此项研究。1 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①切芋播种前在软腐病菌液中浸种1min;②整芋播种前在菌液里浸种1min;③整芋消毒后播种作对照。种芋消毒方法为播种前1d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30min后捞出晾干。每小区播种30窝(芋种单个重量约50g,…  相似文献   

3.
魔芋白绢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崔鸣  赵兴喜 《植物保护》2002,28(6):35-37
魔芋白绢病主要发生在接近地面 1~2cm的植株基部。初侵染源为土壤中的菌核和病残体及带病种芋。大田 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高温高湿条件下危害最重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田间菌量累积 ,病害逐年加重 ;植株受机械损伤有利于病菌侵入。建立种芋基地 ,选用抗病品种 ,实行轮作倒茬、拔除病株、推行荫蔽栽培和增施钾肥等措施可减轻发病 ;化学防治应采取土壤消毒、种芋处理和大田统防统治等措施控制魔芋白绢病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我国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魔芋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魔芋规模化种植面积增加,魔芋软腐病,根腐病,白绢病等持续流行,发病后产量损失一般30% ̄50%,甚至可造成大面积绝收,为此本文对我国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及其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魔芋种芋质量差,魔芋害种类多,忽视药剂防治及健身栽培是魔芋病害近年持续流行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积极筛选推广利用优良品种种芋,加强化学防治,强化落实健身栽培措施等一系列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石阡县魔芋白绢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阡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农民习惯于房前屋后零星栽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民规模种植魔芋面积逐渐扩大,魔芋白绢病有扩大发生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岚皋县林下魔芋种植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林下魔芋种植模式是在魔芋基地建设上实施"林下种植,健康栽培,循环发展";其核心就是"从林中来,到林中去",在林田间循环,规避魔芋的白绢病、软腐病两种病害;是节本增效的新途径。主要发展方式是"主攻林下魔芋,突破四边堆载,提升大田规范化"。正是这一模式为魔芋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有效的恢复了种性,抑制了魔芋病害的发生,解决了魔芋种芋繁育和露地越冬等技术问题,为魔芋大面积栽培、增产增收找到了新途径,对魔芋产区积极开展成  相似文献   

7.
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是中药白术上的一种严重病害。白术主产区常年损失颇为严重。杭州地区白术白绢病从5月上旬开始发生,一直延续到9月下旬,6~8月较重。被害白术,药用根茎腐烂,植株凋萎枯死。在浙江除白术受害外,还发现有12个科25种药用植物被此病为害。其中菊芋、玄参、乌头和黄芪受害最重。遗留在土中的菌核、种用病术、带菌肥料是此病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高温多湿有利白绢病的发生;施用牛粪、垃圾有加重发病的趋势;低坡地比高坡地、水田比旱地发病要重;连作、株行距小的病情重。用1%石灰液浸菌核2小时及大田每株用石灰粉2.5克,拌接菌核土壤试验,效果显著;0.5%硫酸铜液浸菌核和白术田浇治(100毫升/株)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8.
建始县魔芋无公害栽培及病虫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始县是全国花魔芋重点生产县,常年种植面积5 333hm2左右.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发生一直比较重.近几年,建始县植保站坚持开展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的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县的魔芋无公害栽培及病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魔芋主产在我国西南山区,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市是全国魔芋优势种植区之一。近10a来,安康市的魔芋生产发展较快,由零星栽种发展为连片规模生产,到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已突破6667hm2。随之软腐病和白绢病普遍发生,且呈发展趋势。据我们连续几年对7县(区)、26乡(镇)魔芋田病害调查,平均发病率29.76%,其中软腐病病株率23.34%,白绢病病株率6.4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系统研究了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侵染为害规律,筛选引进适宜防治药剂,研究提出了病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经生产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本市魔芋种植基地的建设,使其…  相似文献   

10.
魔芋人工栽培,产量高、效益好,是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近年来我县每年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但是在魔芋种植过程中,病害倒苗十分严重,已构成魔芋高产的主要障碍。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病害尤为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发生调查和防治措施的探讨。1 魔芋病害的发生种类与症状在本地区主要种类有软腐病和白绢病。1.1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Erwiniacarotovrus),一般6—7月始发生,8月份发病最盛。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球茎中越  相似文献   

11.
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勇 《植物医生》2002,15(1):27-28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魔芋价值的升高和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软腐病发生严重 ,造成种植面积锐减 ,产量下降。为了挽救该病对魔芋生产发展的制约 ,市植保站测报组自1997年至2001年对该病的发生防治摸索出了一些规律 ,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1种子问题一是远距离调种发病重 ,新区发展魔芋需从外地调种 ,魔芋皮薄、质脆 ,运输中极易碰伤利于病菌侵入。二是播种前未进行种芋消毒。因种子带菌影响出苗 ,或出苗后就发病死亡。1.2土壤问题一是长期连作造成菌源积累 ,发病严重。二是未进行…  相似文献   

12.
白绢病属土传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称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有性阶段为罗代阿太菌〔Atheliafolfsii(Curiz)Tu&Kimbiough〕。此病寄主广泛,仅蔬菜就有20种以上,如黄瓜、西瓜、苦瓜、南瓜、茄子、番茄、辣(甜)椒、韭菜、菜豆、扁豆、胡萝卜、马铃薯、黄花菜、百合、魔芋、菊花等。白绢病在南方多见,在北方发生较少。2000年春季,河南西部温室中茄子白绢病发生较重,病株率达10%~20%,实属少见。为此笔者对温室白绢病做了调查,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防治,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1症状及发…  相似文献   

13.
魔芋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魔芋食用、药用和工业用途的不断开发,魔芋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而魔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也逐年加剧,发生严重时产量损失达 30%~ 50%,严重的达 8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芋农种植魔芋积极性.笔者在对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魔芋软腐病、白绢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和发生特点1 .1 症状(1 )魔芋软腐病 :苗期即可表现症状。如果出苗期苗尖弯曲 ,叶不能完全展开 ,则下部叶柄和种芋腐烂或仅种芋腐烂。魔芋展叶后发病 ,有的叶片向叶柄弯曲 ,株型呈蘑菇状 ,叶片稍黄 ,有的叶片不展开 ,两者地下种芋均腐烂。生长期发病 ,植株半边发黄或整株发黄 ,有的叶片略显萎蔫 ,病害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整株枯死。半边发黄则地下块茎半边腐烂 ,整株发黄则整个块茎腐烂 ,严重者块茎只剩下一块空皮。生长期发病还可表现为叶柄茎部腐烂 ,导致折断倒伏 ,由于发病快 ,叶片仍为绿色。也有的叶片先发病 ,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暗…  相似文献   

15.
氯化苦熏蒸处理西瓜甜瓜重茬地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不能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重茬种植可导致枯萎病、根腐病及其他土传病害的严重发生,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70%以上,甚至绝产,对瓜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索一条克服瓜类土传病害的新路子,笔者于2000年3月进行了西瓜、甜瓜重茬地氯化苦土壤消毒试验。  1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在山东省莱州市西由镇吴一村西瓜、甜瓜重茬地,面积1 000.5 m2,氯化苦原液(大连染料厂生产)用量为每平方厘米23.3 ml(每667 m2 25.7 kg),处理面积500.25 m2,对照面积500.25 m2。播种西瓜(品种为金钟冠龙、前茬西瓜)面积…  相似文献   

16.
谭光新 《广西植保》2003,16(3):14-14,36
芋头 ,其质松软 ,味香可口 ,既可作为杂粮又可作为蔬菜 ,贺州市素有种植习惯 ,其产品远销粤、港、澳等地区。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 ,芋头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现年种植面积 1 5 0 0~1 80 0 hm2 ,品种以香芋、槟榔芋等为主。芋疫病是我市芋头的一种主要病害 ,常年发生面积 90 0~1 2 0 0 hm2 ,损失产量约 2 0 % ,2 0 0 2年芋疫病大发生 ,损失产量 40 %以上。了解芋疫病的发生为害情况 ,探索其大发生的原因 ,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对今后进行持续监测和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发生实况   2 0 0 2年全市种植面积 1 …  相似文献   

17.
魔芋是一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销路畅的经济作物。近年来 ,我县部分乡镇把大力发展魔芋生产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然而 ,随着魔芋规模化种植面积的增加 ,魔芋软腐病、根腐病、白绢病等病害持续发生流行 ,且有不断发展蔓延的趋势。其发病后产量损失一般在 30 %~ 5 0 % ,甚至可造成大面积绝收 ,严重制约了魔芋生产的发展 ,严重挫伤了农民种魔芋的积极性。魔芋病害是细菌侵染诱发的 ,防治比较困难 ,要达到理想的防治 ,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 地块选择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土块 ,调整土壤的 p H值 …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岚皋县魔芋种植面积7 000hm2,产量14万t,年产值2.7亿元,芋农人均收入1 420元。与其它种植业相比,魔芋产业效益最好、前景最广阔,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岚皋魔芋产业化建设,应立足于县情,依赖于科技,找准市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棉铃虫在武威市玉米田连年暴发成灾,年发生面积2.4万~3.1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0%~70%。为摸清其发生规律,给防治提供依据,笔者于2002年进行了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棉铃虫发生为害影响的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玉米品种中单2号;小麦品种永良4号。1.2试验方法试验在凉州区和平镇进行,前茬为小麦带玉米田。试验设单种玉米和小麦带玉米2个种植方式处理,重复3次,6个小区,顺序排列,小区面积300m2。单种玉米田不覆膜,于4月7日点种;小麦带玉米田于3月12日先分带播种小麦,4月15日点种玉米。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1.3调查方法于棉铃虫…  相似文献   

20.
云南魔芋新病害—疫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魔芋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植物,是富含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随着人们对魔芋葡甘露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度开发利用,魔芋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方式也由传统的半野生零星种植转向规模化大面积种植。云南是魔芋的起源中心之一[1],其气候环境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和种植,但由于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扩大以及芋农较为粗放的栽培管理方式,魔芋病害日趋严重,新病害亦不断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魔芋有3种主要病害,现已增至11种。最近在云南省魔芋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及茎杆上又发现一种新病害——魔芋疫病。该病水渍状的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