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人的方法     
他请一教个做年人轻之人道去,大拜师访笑一了位笑大,师给,向他讲了两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壮的青年,一拙,一巧。两人奉命在同一块土地上各自挖井取水。很快,两人都挖了两米多深,但丝毫没有出水的迹象。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巧者则换了个地方做新尝试。如此这般,两人工作了很久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借别人的故事来促进自己的营销,在当今实在是太普遍了。以致于哪怕是负面故事,只要能吸引眼球,就能起到"神奇"效果。最近某著名羽毛球运动员的"出轨"故事闹得沸沸扬扬,该球星成了别人的营销"梯子"——赵XX(不愿意帮她传播,与农资人的价值观距离太远!)一下子被人记住了,没准儿借着这件事,她还有可能接来更多的影视合同。今天我想说给夫君的是,借别人故事做自己营销并不都是负面的故事可以借,很多正面的故事,如果善于加以应  相似文献   

3.
<正>故事对大众传播的作用,对打造中国软实力的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去年11月的"中国记者节"晚会,记者们一个个感人、励志的故事把观众搞得泪水滂沱;如今中宣部又在媒体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活动,中国农资传媒也将全年推出农资行业人物的精彩故事报道——用精彩的故事讲述一个个中国农资人行进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梦想与追求。但故事传播这种形式也有自己的软肋。第一,精彩的故  相似文献   

4.
坤哥 《中国农资》2014,(16):4-4
<正>从记事起都是改革开放以后了,但是从很多文字材料来看,我国在解放初期,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似乎是平等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所以有农民当上了劳动模范,也有掏粪工受到主席接见等等。但是从小时候起,似乎周围的人就对不同工作的人产生不一样的看法,所以又把流传了很久的那句话说出来了"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相似文献   

5.
佚名 《百姓》2004,(3):37
1.即使下班回到家,还是坐在电脑前面… 2.已经很久都没用过"真的纸牌"来玩游戏. 3.只是要联络3个人,却有9个以上不同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6.
禁药风波     
职业网坛关于兴奋剂检测的讨论从来都未曾停止,而近期特洛伊基和西里奇的事件再次将网球运动推上了风口浪尖。特洛伊基在蒙特利尔大师赛拒绝配合药检,被ITF处以禁赛18个月重罚的余波还未平息,西里奇又爆出药检不合格的新闻。这接二连三的药检事件,让网球运动的纯粹性再次遭到质疑。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10,(1):80-80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遇见了一位聪慧的小女孩,两人十分投缘,站在街头天南地北的聊了很久。临分别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女孩抬头看了萧伯纳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  相似文献   

8.
<正>《一千零一夜》是闻名于世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享誉世界民间文学之林。有谁会知道在中国河北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子里,也演绎并流传着自己的"一千零一夜"。河北省藁城市长安镇耿村的"天方夜谭",是由村子里土生土长的200多位民间故事家共同讲述的四千多个故事组成的"民间奇观"。"讲故事"是耿村人自我艺术化的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他们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文化行为。耿村有"故事家"(会讲50个故事以上的村民)100多人,会讲故事的200多人,被称为"故事窝""笑话村",被专家誉为"华北平原民间艺术一枝花"。改革开放后,耿村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故事第一村"并由此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9.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一个建构在扭曲的史实性描述基础上的理论大厦,其一系列重大的文化史结论如“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狂欢节世界观”和“大型对话的开放性结构”等,都是建构在虚幻的史实性描述之上的理论想象。这种想象极大地歪曲了狂欢节的真实面貌和文化功能,虚构了狂欢节与官方文化宗教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和价值对抗,在历史和逻辑双重意义上,都有着根本性缺失,是一个体系性的文化史虚构。  相似文献   

10.
荷马史诗这一彪炳千古的伟大史诗系列,是对半传说半史实的特洛伊战争的诗意叙述。史诗所反映的古希腊黑暗时代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正义观和政体观两方面。荷马史诗中一切正义都是宙斯的意志,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纠正的正义。其中分配的正义并非绝对平等,具有差异性的分配才能做到各得其所,而纠正的正义更多通过私人血亲复仇来体现,既符合复仇者自身的正义观,也体现了众神的正义观。荷马史诗中政体观主要通过描述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演变来体现。从特洛伊到黑暗时代,史诗描述与历史事实的差异,体现了希腊民众对贵族政体的抵触。同时,史诗中政体观从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转变为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这一变化为后世城邦时代多数人统治的民主政体的萌发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1.
正在美国专业口才调教师比尔·麦克高文总结的"精准表达"七条原则中,第二条是"说有画面的故事,像拍电影"。夫君,今天我们就说说怎样讲出吸引人的"电影化故事"。比尔认为:视觉故事感是良好沟通的一个美妙特点,沟通高手通常都会像电影导演,在听众心中彩绘出视觉图案、阐述故事,提供相近细节,同时维持紧凑内容。因此,我们在营销沟通和业务培训时,一定要成为你所讲内容的"导演",而非仅仅是个背书人、转述者。我认为这个角色的转变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沟通效果与业绩。你想,如果仅仅是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农业圈,从来不乏感人至深、艰苦奋斗的故事,自"一懂两爱"活动开展以来,太多奋战在农业一线的农资人平凡却精彩的故事,立身为农、艰苦创业的精神融人了他们的工作日常,刘立鲁正是其中之一。业精于勤,技精于专时光荏苒,今年已是德州新丰化肥有限公司成立的第15个  相似文献   

13.
"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把这个古老的故事当作一段传说,在茶余饭后来形容当今经济社会中一些"不可理喻"的人们那种倔犟、固执和一意孤行的言行举止,陈甲栋就是这样一种固执和倔犟的人.  相似文献   

14.
农家生活     
《农家致富》2013,(18):63
硬任务儿子:"爸爸,我不想写作业。"爸爸:"我给你讲个故事。美国和前苏联进行空间竞赛,双方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如何在无重力条件下写字。于是美国人花大价钱研制了无重力圆珠笔,前苏联人就用了铅笔。  相似文献   

15.
愿梦想成真     
正入冬以来,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蓝天、白云和灿烂的阳光了。今天的雾霾更是厉害,灰蒙蒙的天空,连远处十多米的高楼都是若隐若现,犹如"海市蜃楼"一般。公路上的汽车像蜗牛一样慢慢地向前爬行,打开的车灯一改往常的炫目刺眼,犹如瞌睡人的眼,泛出微微的黄光。路人都戴着形形色色的口罩,行色匆匆,生怕被"埋在"这雾海里似的。经商的爸爸,在电话里  相似文献   

16.
患难见真情     
洞天 《新农村》2020,(3):46-46
有人说,灾难像一面镜子,是人是鬼,一照便知。婚姻也是如此,只有当灾难和困难来临,你才会知道,谁才是真正愿意与你同甘苦共患难的人,谁又是真正对你好的人。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分居很久了。年初突发疫情,自武汉而发波及全国,病毒传染性极强,人们对湖北尤其重灾区武汉来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正好丈夫年前刚从武汉出差回来,一到家他看到新闻,便立刻向社区作了报告,当地疾控部门要求他在家自行隔离,不能外出。丈夫和妻子以前经常因为他和朋友整天在一起喝酒而争吵,积怨颇深,分居两处,婚姻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7.
一到春天,有些人的手部会长出许多令人讨厌的"倒刺".一般来说,手指上的倒刺是肌肤太干燥,角质层有了裂缝所致,如果很久仍不愈合,那就是缺乏维生素C.倒刺一般长在指甲旁边.手上有倒刺时,不要老是急着将它拔掉.  相似文献   

18.
<正>本栏目把品牌故事和故事营销并列在一起,但品牌故事和故事营销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吧。山上有位高僧,大音希声,但总能用当头棒喝的方式让人迷途知返、豁然省悟,因此吸引来众多的信众。一位商场失败的商人来见高僧,说痛苦啊!高僧说那就放下;放不下啊!那你拿起杯来!高僧往杯子里加热水,溢出来了,烫手了,杯子"当"的一声落地了。高僧说:真痛了你就会放下了。谢大师!商人吹着手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老人,一部电话,一辆车",田立仁的"三一公司"在中阿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从供销社到农资店,田立仁的故事总是让人拍案叫绝。在与笔者谈起他与撒可富的故事时,这位古稀老者侃侃而谈,也逐渐把我们带入到了那段农资人的峥嵘岁月中。1975年,结束了"上山下乡"生活的知青田立仁来到河南省确山县供销社办公室工作,这是他43年供销情缘的开端,也正因为在供销社的磨砺与积淀,为他的农资生涯及辉煌的撒可富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4月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对话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提出中国应以田忌赛马的策略发展经济。简单来说,新结构经济学讲的就是——找准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发达国家来比。田忌赛马的故事和原理大家在小学都学过了,可以说至少95%以上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个故事,但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把这个成语还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