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杂交水稻成功经验对杂交小麦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回顾了我国三系杂交水稻的育种历程 ,重温了其育种经验 ,分析了杂交小麦研究落后于杂交水稻的原因。作者指出 ,对于T型、AL型和Q型杂交小麦 ,应首先解决不育系种子严重皱缩和发芽率低的缺陷 ,其次应降低恢复系的株高 ;对于K型杂交小麦 ,应着重解决易恢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1992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育成小麦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这是近40年来世界杂交小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10年中,中国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在不育系、强优势组合、制种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长江上游麦区正逐步走向大面积生产,该技术体系已成为目前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景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对该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二系杂交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2个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和23个恢复系间的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研究表明:二系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穗数优势,穗粒数的负效应显著;穗数的遗传受加性效应控制;粒重的遗传受加性和非加性共同作用,但以加性效应为主;穗粒数的遗传表达较为复杂,与雄性不育性状的恢复能力有关;产量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提出了大幅度提高二系杂交小麦产量构成中穗粒数的超亲优势,是超高产二系杂交小麦组合选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F0003-F0003
基于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两系法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以重庆C49S-87为基础,通过14年的研究与实践,转育了突破性的第二代温光敏核不育系K78S等,以此建立了成熟、稳定、实用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两系法杂交小麦育种研究的现状,针对限制两系杂交小麦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从提高杂种优势幅度、保证制种纯度、降低杂交种生产成本、提高杂交F1的恢复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两系杂种小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07,(10):F0002-F0002
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小麦遗传育种、栽培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赵昌平博士。“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农业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现主持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小麦项目。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DNA指纹图谱库的建立,以及小麦光温敏不育系遗传机理与分子机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作物,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的是化学杀雄、三系和二系三种杂交技术.其中"二系杂交小麦"为中国首创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其他两种杂交技术相比."二系杂交小麦"最明显的优势在于制种成本低,较易获得优势组合.随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设立及中央"1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赵昌平的带领下,充分发挥科研和资源的强大优势,在小麦新品种研发、推广上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8.
科技要闻     
《北京农业》2012,(28):54
正我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获突破山西省运城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冯树英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改变以远缘杂交培育小麦不育系的通用做法,采用6倍体普通小麦近缘杂交的方法,培育成功一种新型小麦不育系,并以冯树英名字命名为"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其研究方法获得国家专利,达到世界领先。  相似文献   

9.
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的杂种优势现象是普遍的、明显的和有利用价值的.目前小麦杂交制种的主要途径是三系配套和化学杀雄.影响三系杂交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优良亲本的选择以及异交栽培措施的搭配.本文就影响小麦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及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播期、行比、播量等研究表明:父母本的差播期为二叶期,行比为1:3(播期1.5m);母本播量为120kg/hm^2的大田常规播种量,可以提高K型(粘果山羊草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K7664A的繁殖产量和繁殖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科技信息     
二系杂交小麦大面积试种成功我国首创的"二系杂交小麦"应用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大面积试种。据在"二系杂交小麦"研究上居国际领先地位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介绍,该院已选育出超高产二系杂交小麦新组合12个,平均增产5%~32%;其中部分组合在北京、河北、安徽等地已成功联合示范2 300多公顷,平均增产15.8%,最高单产达631kg/667m2,已为我国杂交小麦快速走向大面积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河北省小麦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越居国内领先水平。藁城市农科所是河北省杂交小麦协作组成员之一,我所自1988年开始采用化学杀雄制种技术,利用特异性状亲本,先后育出化优1、2、3、4号4个强优势组合。经过几年的试种和大面积示范,均表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和良好的农艺性状。其中化优1号表现更为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进一步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杂交小麦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杂交小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通过对杂交小麦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利用形成的三系法、化杀法、两系法和核不育法杂交小麦生产体系,选育和审定了一系列的杂交小麦品种,特别是两系法杂交小麦,得到了推广应用。【结论】虽然杂交小麦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基因发掘和机制解析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在生产应用上,也与水稻和玉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杂交小麦研究对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开始,在沧州地区海兴县、中捷农场、肃宁县等几处不同环境、旱簿盐碱中低产水平条件下,进行了杂交种子小麦适应性和产量比较试验.到1984年先后试种试杂四号和原冬杂一号二个杂种小麦,累计面积1600亩。1984年还对北京农大选育的12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5.
“恢复型”小麦品种是指具有高产稳产性能而又能很好恢复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品种。通过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交 ,选出了恢复型品种川农 19和一大批优良恢复型品系 ,这类品种有利于简化杂交小麦的制种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杂交小麦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及其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MS1(C49S-89/J-17)系以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C49S-89为不育系,用自育品系J-17为恢复系组配而成的强优两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在各级试验中表现突出。采用不育系种植密度8万/667m^2和2:20行比等技术制种, 其制种产量可达220kg/667m^2以上。是一个极具希望的两系杂交小麦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7.
科技要闻     
《北京农业》2012,(4):55-56
<正>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农林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此举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育种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阶段。目前,我国杂交小麦育种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独创  相似文献   

18.
杂交小麦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灰色分析,对20个K型杂交小麦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单株穗数,主茎小穗数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K豫3A*豫麦2号等6个组合的评判值较高,是有苗头的杂交组合。K型不育系中K豫3A和恢复系中豫麦2号的平均评判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山西省已经启动了以杂交小麦研发为核心的运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F型杂交小麦产业化。这一科技园区的启动,是基于运城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成功育成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选育出比最好的常规小麦品种增产15%左右的杂交种,其产业化推广,将有望为中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固安县兴农小麦育种研究所农艺师夏树仁,从事育种工作近40年,在困难中创新求发展,开拓小麦育种新途径,发现并利用小麦雄性核不育株,育成杂交制种的雄性不育系,用不育株系进行一次杂交多次选育和连续杂交的方法培育出有育种价值和发展趋势的品系500多个,并已培育出系列小麦新品种固东7号(已参加省试)及姊妹系固东3号、8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