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自然海区已难以形成泥蚶的自然苗种场,而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尚未完善,不可能生产出大批量的泥蚶苗种供增养殖需要。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泥蚶的苗种生产:(1)在自然海区投放泥蚶成体,实行封滩增殖,保护增殖区泥蚶资源来获得该海区  相似文献   

2.
张起信  刘宝彬 《海洋渔业》1986,8(3):119-123
<正> 荣成县西部海区的千步港、涨蒙港盛产泥蚶,是荣成县泥蚶资源的主要产区。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泥蚶资源,科学地进行滩涂养殖,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 泥蚶〔J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种。蚶苗因靠自然落滩孳生,生产能力很低,另因酷采滥捕,资源破坏严重。要发展泥蚶养殖,首先需解决蚶苗生产,关于泥蚶的人工育苗生产,国内外尚未解决。我们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1983年于小观乡水产养殖场进行了模拟海区泥蚶育苗及蓄水越冬保苗试验。即根据泥蚶繁殖期间不同阶段的生态特  相似文献   

4.
泥蚶(Arca granosa)在我国从河北至广东海南岛沿海均有分布;为我省海水养殖的“四大贝类”之一。为了解泥蚶的繁殖习性,寻找我省泥蚶人工育苗的新途径,促进泥蚶养殖业的发展,我们于1984-1985年重点对闽南沿海泥蚶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隶属瓣鳃纲,翼形亚纲,蚶目,蚶科。泥蚶蚶血鲜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之功效,蚶壳的碳酸钙含量较高,除可烧制石灰外,还是陶瓷工业的上好原料。2006年进行了泥蚶室内人工繁育,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登市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海岸线长155.88km,滩涂总面积15.4万×667m^2,泥滩占44%,泥沙滩占32%,滩质肥活,贝类分布种类较多,是滩涂贝类的天然栖息繁衍场所。五垒岛湾和埠口湾水流畅通,无污染,滩质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环境良好,是最适宜泥蚶生长、繁殖的滩涂地段,具有发展优质泥蚶增养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沿海虾池改造等原因使泥蚶资源锐减。为此,建立泥蚶良种繁育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7.
乳山市首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乳山湾泥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农业部公告第1308号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中榜上有名。泥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之一,被农业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物资源名录。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泥蚶数量锐减,至上世纪80年代已几乎绝迹。  相似文献   

8.
泥蚶人工育苗及滩涂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泥蚶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生产试验,从饵料、水质、幼虫培育、附着变态、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泥蚶人工育苗生产性突破。共繁育泥蚶苗40.7亿粒,填补了泥蚶工厂化育苗省内空白。  相似文献   

9.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肉味鲜美、蚶血鲜红,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之功效。泥蚶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文登市五垒岛湾和埠口湾自古就是其天然的繁衍场地,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资源遭到破坏,产量锐减,为了恢复和发展文登市泥蚶产业,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了泥蚶综合养殖。现将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泥蚶是我省传统的养殖贝类,云霄竹塔海域浪平流畅,海水盐度变幅多在20%。左右,底质适宜,饵料丰富,以及精细养殖技术等优良条件,故泥蚶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成为我省名牌产品。本文就竹塔泥蚶的增养殖技术及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规律,蚶苗移植疏养,敌害和灾害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并根据云霄竹塔海区海洋环境的变化提出今后泥蚶养殖的新措施,为福建云霄竹塔泥蚶这一优质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兵 《科学养鱼》2004,(9):32-32
2002年我们对500亩潮间带滩涂进行改造,建成了低坝蓄水养殖区,进行泥蚶养殖。通过两年来的低坝蓄水泥蚶养殖试验,泥蚶亩均产600千克,最高产量可达800千克,是平涂泥蚶养殖产量的1.5-2倍。现将低坝蓄水泥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泥蚶促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泥蚶放在对虾池中蓄养,其性成熟比放养在自然海区的提前3个月,此法提早并延长了泥蚶的繁殖期,是提高泥蚶苗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泥蚶资源日渐枯竭的矛盾,近几年,我们在泥蚶的人工育苗、虾池培育蚶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一、池塘处理冬季干地,露出池底一个月,再将池底修整平坦后进注少量水,用25kg/苗的漂白粉彻底消毒,20天之后,用自制的光合细菌10kg/亩遍洒地底。二、亲蚶育肥依据泥蚶的食性,控制好水色是其育肥的关键。一般保持透明度在30cm左右,我们用发酵猪粪作为基肥,再配合注排水来控制水色。发酵粪肥的具体做法为:将温猪粪堆置几天后,待其呈半干半湿状态后,再拌以干酵母粉,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包装,半个月后即可使…  相似文献   

14.
泥蚶人工育苗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Tegillarca gransa Linnaeus),俗称花蚶、蚶子、真蚶,属广温、广盐性贝类,盛产于我国浙江、福建、江苏、山东沿海地区,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泥蚶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一些常规操作技术日益普及,但是目前泥蚶人工育苗中,还普遍存在着生产不稳定、质量差,甚至失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泥蚶养殖业的发展。    笔者在多年的育苗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泥蚶人工育苗提高幼虫及稚贝成活率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1 育苗设备条件    泥蜡育苗厂育…  相似文献   

15.
李兵 《齐鲁渔业》2004,21(10):19-20
海门市包场镇沿海滩涂自1999年起进行开发利用,虽已对潮下带滩涂进行了平涂自然性养殖,对潮上带滩涂通过改造进行了高涂蓄水养殖,但尚有数千亩潮间带滩涂未开发利用。从2002年起,对500亩潮间带滩涂进行改造建成了低坝蓄水养殖区,并养殖了我国沿海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泥蚶,其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味可口,是传统的滋补食品,为人们所喜爱。2年来的低坝蓄水养殖泥蚶亩产达600奴,最高产量800kg,是平涂养殖泥蚶产量的1.5~2倍,这是潮间带滩涂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现将低坝蓄水养殖泥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泥蚶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隶属瓣鳃纲,翼形亚纲,蚶目,蚶科。泥蚶蚶血鲜红,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之功效,蚶壳的碳酸钙含量较高,除可烧制石灰外,还是陶瓷工业的上好原料。2006年我们进行了泥蚶室内人工繁育,现将育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泥蚶苗种生产中,投喂直接培养的新鲜单细胞藻是泥蚶苗期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优质饵料,是蚶苗生长和变态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育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泥蚶的养殖     
泥蚶盛产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蛤仔、缢蛏、泥蚶)。因其血液中含有血红素,血液呈红色。泥蚶软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含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1、B2、C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现代泥蚶提取物对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著名泥蚶养殖大户辛启泰,最近投资20万元在乳山县白沙口创办了贝类增殖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急性暴露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的毒性效应,并以泥蚶的消化腺为目标组织,对泥蚶抵抗BaP毒性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对样本进行HE染色并对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暴露于BaP导致泥蚶消化腺组织出现坏死。对样本进行脂质过氧化并进行DNA氧化损伤测定的结果显示,暴露于BaP导致泥蚶消化腺氧化压力增加,进而导致脂质过氧化以及DNA氧化损伤等细胞层面的损伤。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BaP胁迫诱导泥蚶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抗氧化防御体系积极参与BaP诱导的氧化应激调控过程。神经毒性指标测定结果显示,BaP胁迫可能影响泥蚶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具有神经毒性。此外,DNA甲基化水平测定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测定的结果显示,泥蚶可能通过降低DNA甲基化水平来激活抗氧化系统以对抗BaP毒性。综上所述,急性BaP暴露会对泥蚶产生显著的毒性效应,以组织损伤、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毒性为主要表征;泥蚶可能通过调整自身DNA甲基化水平来对抗BaP毒性效应。通过本研究,有望为深入探索双壳贝类应对石油污染物胁迫的内在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同时为石油污染威胁下泥蚶的生物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