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初制厂的宗旨是,提高制茶品质,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与其相适应的是良好的初制技术,合理的厂房布局,机械安装配套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水平。兹就农村茶叶初制厂的生产经营问题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茶叶工作者有一个有趣的比喻,“经营茶叶,实际上是与水打交道。”这句话说明了水分在茶叶加工中的重要意义。水分占茶鲜叶重量的70—80%,通过加工成红茶或绿茶,剩余水分含量只有5一6%。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往往以控制茶叶含水量来制约品质的形成,各工序都要求有一定的含水量。绿茶初制过程水分含量(%)变化如下:  相似文献   

3.
素负盛名的“婺绿”除品种优良,栽培精细外,与在茶叶初制中掌握高温杀青,小桶快揉、分段干燥和低温长炒的工艺是分不开的。目前,“婺绿”约占全省茶叶产量的三分之一,认识其初制要点,对改进制茶工艺,提高毛茶品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茶叶化学是研究茶树各器宫的化学成分,研究茶树生长、发育、遗传、变异和制茶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拮抗、矛盾统一等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茶叶成分化学、茶树生物化学、制茶化学和茶叶品质化学等内容,是普通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渗透到栽茶和制茶中的一门边缘学科。它能为茶树栽培、品种选育、制茶学和茶叶品质鉴定提供有关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供销总社的组织下,我们茶叶考察团一行七人,带着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嘱托,赴日本进行考察。先后到了东京、浜松、静岗、菊川、奈良、京都、宇治等地。参观了一个日本全国茶机展览会,四个茶机制造厂,一个茶叶初制广,二个精制厂,三个  相似文献   

6.
婺源县茶机研究所和武口茶场,利用山区水电资源,采用远红外发射技术,在原以木柴为燃料的锅式炒干机炉灶上,改进为远红外电热制茶,实行以“以电代柴”。经过三年来的实践,完全达到绿茶初制炒干温度标准。这种电炒锅结构简单,造价不高,操作和维修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效益比较好。兹将其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闽南水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其初制工艺汇集了武夷岩茶与安溪铁观音制法之优点,融合创新,其内质既有红茶之甘醇,又有绿茶之清香.  相似文献   

8.
上高县新界埠茶场是一个年产值超过百万元的乡办茶场,现有茶园面积800亩,职工94人,设毛茶和精茶2个分场,已形成种茶、初制、精制生产加工一条龙。  相似文献   

9.
1莲都区初制茶厂基本情况 目前莲都区自有品牌通过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或无公害茶)生产基地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有8家。年产值小于10万元的有18家,10-15万元的10家,50-100万元的4家,大于100万元的3家,  相似文献   

10.
新书预告     
由江西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组织集体编写的“江西茶叶”一书,将于1981年第一季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交南昌市新华书店发行。该书内容共分10章,约12万字,28幅病虫彩图,对茶树品种,茶树栽培,茶叶初制,茶树病虫害,制茶机械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紧密  相似文献   

11.
萍乡市农业局和市供销社,于四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在郊区公社光丰大队茶场联合举办了茶叶采摘初制短训班,来自各重点茶场技术人员和有关同志共63人。短训班上就不同时期、不同茶树年令的不同采摘方法和不同标准鲜叶初制工艺技术进行了专题讲授和现场操作示范,交流了采摘、初制经验,为夺取茶叶的高产优质将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不同月份试制的桑叶绿茶主要成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桑叶绿茶,10-12月水浸出物、多酚类、总黄酮、可溶性蛋白明显增加,总叶绿素11月开始减少,12月最少,结合桑叶绿茶保健功能及外观品质要求,认为10月中旬-11月中旬为冬桑叶茶适宜制作时间;并对冬桑叶绿茶采叶桑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及桑叶茶采叶方法进行了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13.
进贤县温圳茶场是一个办得比较好的乡镇茶场。现有茶园七百六十三亩,茉莉花五亩;职工九十二名,其中合同工占一半;设四个分场,二个机制茶车间。已初步形成种茶、初制、精制一条龙。  相似文献   

14.
金溪县黄通公社园艺场,现有茶园320亩,其中三令茶220亩,四令茶100亩。有职工21名,去冬建造了一座茶叶初制厂,添置了一台移动式喷灌机。该场79年以来,在茶叶生产上化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投资。但由于没有建立生产责任制,多年来都是吃“大锅饭”,工效不高,茶园管理极差,影响了茶树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15.
烘青绿茶初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烘青绿茶是窨制花茶的主要原料,其毛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完整紧结,锋苗显露,色泽深绿;内质香气清爽纯正,滋味醇和,汤色清亮,叶底黄绿。但由于各地初制茶厂机械配套不一,工艺不尽合理,操作技术不规范等原因,目前烘青毛茶普遍存在烟焦、松扁、青气、黄闷和红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的特点和实用价值,详述了新工艺的提取原理、各步工艺条件和操作方法,列示了产品质量数据等。  相似文献   

17.
鉴别毛茶品质的优劣,通常称为毛茶审评,又称评茶,是茶叶生产、购销诸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通过审评可以发现并指出毛茶采制过程中存在的毛病,以便指导生产,不断改进初制技术,提高毛茶产品质量。同时便于商业和外贸部门根  相似文献   

18.
历朝茶制考析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我国茶制是自中唐以后开始的,由于茶叶生产不断向前发展,销售量越来越大,统治者认为必须施行茶制,加以控制,以期从中获得利益,增加他们的财政收入。但当权者往往不是从发展生产,改善人《生活出发,...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水分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茶品质的优势。因此,科学地检测制茶过程中在制品的含水量,是搞好茶叶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就宁洱县茶叶初制所的概况与现状进行阐述,提出宁洱县在茶叶初制所分布、加工环境、卫生、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以达到茶叶初制所规范建设,最大幅度带动周边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