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km2,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已开展人工养殖滩涂埋栖贝类有泥蚶、缢蛏、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彩虹明樱蛤等[1].由于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生态型等优点,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对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经济贝类,对环境耐性强,适应于不同底质。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为主的特点,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3.
乳山市海岸线长185km,滩涂面积6667hm^2(10万亩),其中可养滩涂贝类面积2000hm^2(3万亩),已养1400hm^2(2.1万亩),主要分布在乳山口内湾和前海小泓至杜家岛内湾,大部分底质为软泥、泥沙质,小部分为沙质,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乳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滩涂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和产量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沿海经济潜力,开发‘蓝色产业”,大踏步向海洋进军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滩涂贝类养殖作为海洋经济中具有优越发展条件、广阔开发前景的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通州市有近海滩涂55万亩,潮间带滩涂10多万亩,这为发展滩涂贝类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忧越。我市靠近长江口,拥有13.6公里的海岸线,港湾曲折,环境多样化,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55万亩,而且这些滩涂的底质大多为淤泥肥…  相似文献   

5.
深圳是—个沿海城市,有230公里长的海岸线、800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洋生物和浅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的优势。其中:东部有155公里的海岸线,440平方公里的海区,浅海面积8万亩,滩涂1.5万亩。大鹏湾、大亚湾均是省12大优质海湾之一,大亚湾更是省级鱼、贝类种苗繁育保护区。  相似文献   

6.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经济贝类,对环境耐性强,适应于不同底质。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为主的特点,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建江 《海洋渔业》1988,10(3):131-131
<正> 宁波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1402公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自然条件优越,浅海滩涂众多。据有关部门最新调查,沿海从岸线0米线共有可供开发利用浅海滩涂134.35万亩。主要分布在杭州湾76.61万亩,占49.68%,象山港25.73万亩,占17.85%,三门湾宁波市辖区32.01万亩,占22.20%。这些滩涂面积广,分布集中连片,涂质分异性明显,有利于多功能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涂面稳定,保肥力强,如果自然生态不被破坏,是贝类栖息,生产理想地段。目前,仅利用11.14万亩,年产量  相似文献   

8.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贝类,对环境耐性强,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溶解氧能力.我国的纬度与美洲帘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故可在我国广泛开展增养殖.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县连续引进美洲帘蛤试养,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9.
茂名市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220km,滩涂面积8494hm^2,浅海(0~20m)面积104726hm^2,是蛤、东风螺等多种贝类繁衍、养殖、增殖的好地方,海水增养殖业前景美好。过去由于受重鱼虾轻贝类的思想影响,沿海贝类增养殖业发展慢,这与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文蛤浅海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254.37km,滩涂面积97万亩,-10m等深线浅海面积约350万亩,文蛤等贝类自然资源丰富,可供开发文蛤增养殖的浅海达100多万亩。该海域富营养,无污染,初级生产力高,滩涂贝类生长繁殖密度大,也是全国著名的自然文蛤苗种及成品蛤生产基地,为该地区进行浅海贝类增养殖,建立文蛤育苗、生产基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一、养殖场地的选择选择风浪较小、底质稳定、潮流畅通;滩涂平坦,底质松软,细砂含量为65%~80%;无工业污染,海水相对密度为1.015~1.024的海区。二、围建防逃设施严密围建养殖场是保证养殖过…  相似文献   

11.
胶州湾是黄海南部一扇形半封闭海湾,海岸线长239km,滩涂面积85km2,已开发利用近 40万亩。由于胶州湾滩涂广阔,水质肥沃,优质生物种群繁殖兴旺,盐度适宜,气候温和,是滩涂贝类及多种鱼虾繁殖栖息的良好场所。1 胶州湾海水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1现状 近几年,胶州湾养殖业发展很快,池塘养殖面积一直保持在7万亩左右,浅海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近两年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养殖种类不断增加,名特优品种覆盖率逐年递增。特别是1998年青岛市取消胶州湾捕捞,全部海域转为增养殖区后,胶州湾的滩涂贝类养殖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东依鸭绿江,南临北黄海,西接庄河市,是一个沿江、沿海、沿边的港口城市。全境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6公里,有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106万亩,滩涂36.3万亩。境内有23条大型河流入海,其中鸭绿江年径流量300亿米3,大洋河年径流量40亿米3,向海洋中注入大量的营养盐。近海水质肥沃,饵料资源丰富,发展浅海贝类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港市从1993年开始开发浅海养殖菲律宾蛤仔,2018年产菲律宾蛤仔40万吨,产值20亿元。东港市菲律宾蛤仔是农业  相似文献   

13.
刘庆营 《齐鲁渔业》2007,24(1):29-29
山东省沾化县海岸线长达170.5km,滩涂面积2.8万hm~2(42万亩),海岸带地势平缓,大部分底质为软泥质,水流缓慢,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沾化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文蛤、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滩涂养殖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滩涂底质老化。由于年复一年的不间断养殖,滩涂出现老化状态,使得滩涂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贝类死亡后贝壳大量沉积,对滩涂造成严重的污染,滩涂利用呈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刘维民 《水产科学》1996,15(6):41-42
锦州沿海滩涂贝类发展途径的探讨刘维民(锦州市水产技术开发培训中心,121000)关键词:沿海滩涂贝类发展锦州沿海滩涂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适于贝类养殖的滩涂面积15万亩。能形成一定资源量的贝类品种主要有文蛤、四角蛤蜊和兰蛤。现已管养10万亩,占可...  相似文献   

15.
我省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有浅海(水深10米以内)1,233万亩,滩涂484万亩,近期可以利用养殖的面积,浅海近200万亩,滩涂约100万亩。沿海渔场广阔,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内陆面积的1.1倍。有岛屿299个,岛岸线长683.2公里。  相似文献   

16.
沿海滩涂青蛤死亡原因初探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华 《科学养鱼》2004,26(4):47-48
江苏通州市海岸线16.2公里,浅海滩涂15万亩,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贝类养殖的理想地段。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青蛤养殖,目前青蛤养殖已成为我市海洋滩涂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年产量可达5000多吨。但自2002年以来,我市滩涂在每年7~10月间青蛤连续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我市海洋与渔业局多次组织人员深入海区进行调查,以寻找贝类死亡原因及对策。一、青蛤死亡的原因分析对出现青蛤死亡的滩涂进行调查,发现青蛤死亡的季节都在7~10月间,而且大部分在团结闸港道及新中闸港道两侧附近潮间带滩涂;滩涂青蛤密度较大,我们随机抽…  相似文献   

17.
<正> 乐亭县滩涂、浅海开发达到新高潮,采取了县独营、县内外联营、乡镇自营、个体承包等多种形式,虾、贝、鱼一齐上,梯形布局,立体养殖。截止到目前,海水养殖总面积已达33.4万亩,其中:滩涂贝类养殖27.5万亩;浅海毛蚶养殖3000亩;对虾养殖5.5万亩;鱼类养殖1000亩。在贝类养殖方面,全县已有滩涂、浅海建立了五大贝场。贝类养殖面积达27.5万亩。其中的4万亩已被承包,在去冬放苗100吨的基础上,今年又放了70多吨,并且正准备再放130吨。其中有一部分贝苗是从江苏省调运的。今年,河北省水产研究所的11名专家和  相似文献   

18.
滩涂贝类的苗种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滩涂贝类是指生活于沿海潮间带和浅海滩涂上的底栖贝类。这些种类,如泥蚶、缢蛏、蛤仔等,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滩涂生物群落组成中的优势种类。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虾贝混养技术在全国沿海各地得到迅速推广,与对虾混养的贝类主要是一些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滩涂贝类。随着养  相似文献   

19.
刘学斌 《海洋渔业》1987,9(3):127-128
<正>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黄蛤、海蛤,是我国潮间带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浅海滩涂。文蛤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的文蛤养殖起始于70年代后期,养殖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相似文献   

20.
硬壳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壳蛤(Mercenaria)原产地在美洲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和滩涂的主要养殖贝类,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贝壳可作为高级工艺品、装饰品的原料,从硬壳蛤中提取的蛤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硬壳蛤对低盐和高温的耐受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贝类,生长速度较快,一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对底质无特殊要求,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质的滩涂和浅海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2004年7月中旬,丹东市从大连金州引进该蛤进行试养。试养获得了成功,说明硬壳蛤在丹东地区完全可以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