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慈溪市桥头镇吴山公园入手,阐述村镇公园的设计,应根据公园规模小,投资少的特点,采用“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合理地设计,营造优美的村镇园林景观,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翁子添 《广东园林》2020,42(1):31-35
华南植物园水榭和桂林芦笛岩水榭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岭南园林建筑的两处经典作品。它们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里"花间隐榭,水际安亭"的字句遥相呼应,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风格构造出中国传统山水居游的惬意情境。以这两个经典现代风景建筑为例,尝试从情境、场景和身体体验3个不同角度,具体探讨风景建筑的营境操作。情境旨在针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分析;场景则着眼于空间组合的探讨;最后从身体体验出发,讨论建筑的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3.
将场所精神引入城市带状公园设计中,可以延续地域文脉,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对于园林的不同空间营造具有重大意义。从场所精神的基础理论出发,阐述相关概念,总结场所精神理论指导带状公园设计的重要作用,结合西安唐长安城遗址公园、洛阳洛浦公园两个案例,探讨带状公园实际应用中场所精神的表达。在带状公园设计中,场所精神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表达:合理利用场地现有元素,尊重场地历史文脉;以园林景物的象征手法再现场地景观元素;注重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文中梳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筑都市主义强调建筑决定城市的形态,忽视了城市的自然和生态过程;景观都市主义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景观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生态都市主义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转变;景观生态都市主义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生态学的融合。重点剖析了拉·维莱特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和高线项目3个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照梦幻沙滩公园概况的分析、设计理念的阐述,对公园建筑、植物、路网、亮化等景观的解析,诠释了日照梦幻沙滩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主题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生态节能两大设计原则,探讨了公园建成后的管理方式,为沿海城市海岸的保护性开发管理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老年人口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老年人从心理、生理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老年人与公园绿地之间的需求关系,总结提出了适合老年人的公园绿地便民设计措施,包括形式适度的规模、营造舒适的空间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的适合性设计,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廊桥营造与廊桥所处自然山水环境、人文环境有很大关联。“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中国园林建筑兴造的重要法则;儒、释、道思想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多元融糅,是中国园林建筑兴造的人文基础。廊桥营造与中国园林建筑兴造源于共同的遗传基因信码。以中国园林建筑兴造思想的视野,从渊源学、建筑类型学角度,分析了廊桥营造的影响因素,厘清了廊桥与中国园林建筑在建筑空间环境脉络、建筑类型学层面上的相关性,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廊桥营造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8.
苏琴 《林业建设》2022,(4):76-80
秉持绿色建筑理念,结合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的特点,研究和提出国家湿地公园厕所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排污设计的相关设计要点和技术指标,以设计促进国家湿地公园厕所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林业》2022,(1):85-89
文章通过采集大众点评网上福州市30个公园的评论数据,从景观景点感知、特色环境感知、服务设施感知、游憩活动感知4类进行公园形象感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游客对于景观景点感知最为强烈,最为关注公园的自然环境;对于特色环境感知较为薄弱,普遍认为公园景观特色不够突出。2)游客对于福州市公园普遍以积极评价为主,但对于公园的卫生条件、停车位设置和公园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意见。3)不同类型的公园优化提升方向不同,即综合公园建设应着重于公园的文化氛围营造;生态公园应重视维护生态环境,打造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游乐公园则应健全公园游憩设施与管理体系,从而营造更好的游憩体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当今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受国际设计思想的影响,存在模式化设计的弊端,传统植物精神内涵的传承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植物与建筑经营的角度入手,阐述文人画与园林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空间、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植物组合与建筑的关系,以期在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等方面为当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影响了风景的形成,风景技术变迁是风景发生变化的重要动力之一。风景技术的发展源自文化思想的进步,在原始时期、农耕时期、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呈现出具有延续性和阶段性的演变。文章通过对各时期风景技术的分析,探讨风景变迁与技术的关系和风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为现代风景技术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交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脱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考核几个方面进行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包括加强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的融合度;注重与交通类实践...  相似文献   

13.
折中主义在小区景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满足大众审美,兼顾多种使用和观景需求。通过对南京名城世家小区景观设计的分析,探索当代折中主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从风格特征、空间体验、地形塑造、手法创作、植物配景五个方面论述折中主义景观设计的理念;重点介绍了折中主义在案例区主入口景观、中心景观和售楼处景观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沈阳树种种植规划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阳市绿化树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合沈阳的自然地理情况,提出绿化树种种植规划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调查黑龙江省秋色叶树种资源,筛选出可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并描述其主要种的特征与观赏价值。探讨了在园林应用中的注意问题,为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彭涛 《广东园林》2011,(3):28-31
以广东省东莞市光大“天骄峰景”居住区为案例,介绍环境设计背景、园林景观构思、主体空间设计、植物配置及细部景观亮点等,探讨自然生态及节约型居住区环境与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竹子作为传统的造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总结竹子造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竹子在园林功能、竹文化等方面比较研究,阐述了竹子造景的技术与方法,并提出了当前竹子造景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入手,分析了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的互补关系,强调了两学科渗透教育的意义,明确了两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了针对两专业渗透的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岭南园林景观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岭南地域性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体现。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开展景观设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景观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增进公园景观与区域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以广州琶洲塔公园为例,从地域文脉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