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平凉地区马铃薯品种结构,实现马铃薯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筛选出适宜平凉地区幼龄果园间作的马铃薯新品种,2018年在平凉市庄浪县进行了适宜幼龄果园间作的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中,LK99和冀张薯12号,产量高,商品性好,且LK99生育期最短,仅为91d,能提早上市,可在当地幼龄果园中大面积推广种植。中晚熟品种中,中薯19号、陇薯12号、L08104-12产量高,商品性好,经济性状优良,综合表现好于当地主栽品种庄薯3号,适宜在庄浪县区域内种植。试验筛选出了早熟品种LK99和冀张薯12号、中熟品种中薯19号、晚熟品种陇薯12号和L08104-12,为实现当地马铃薯的早、中、晚熟合理搭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水分亏缺对不同熟性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种土壤相对含水量(W1,75%~85%;W2,55%~65%;W3,35%~45%;W4,15%~25%)对不同熟性的7个马铃薯品种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各器官鲜质量、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水分胁迫下,早熟品种株高、胞间CO2浓度平均下降幅度均大于晚熟品种。重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15%~25%)下早熟品种单株结薯数量与单株产量平均下降幅度均大于晚熟品种,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平均下降幅度均小于晚熟品种。综合各指标可知,在轻中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35%~85%)下早熟和晚熟马铃薯品种均可种植;重度干旱胁迫下,更适宜栽培晚熟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3.
马爽  王腾  刘喜才 《中国蔬菜》2018,1(7):56-59
对中国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的17份荷兰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和产量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获得了中早熟品种3份,中熟品种3份,中晚熟品种1份,晚熟品种10份。其中Mentor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淀粉含量也相对较高;Favorita、Wilia、Estima和Bintje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Bintje、Sirteme、Urgenta、荷1对疮痂病表现高抗。同时筛选出Favorita、Estima、Colmo 3个优良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4.
将目前我国保存的673份马铃薯品种(系)按熟期分为早熟(生育日数105天以内)和晚熟(生育日数大于105天)两组,分别对其淀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弄清了我国及国外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18%以上高淀粉优质资源50份,其中早熟的5份,晚熟的45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太原市草莓发展迅速,但总体生产水平并不高,尤其是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比较突出。现结合我市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1品种单调目前太原市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以鲜食晚熟品种香玉、早熟品种早光为主,缺乏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也缺乏加工专用品种,造成草莓熟期过于集中,供大于求,而淡季供不应求。解决措施:根据市场信息,搭配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适宜本地的早熟品种除早光外,还有蜜宝、萝莎,中熟品种有新明星、日本1号等,晚熟品种有硕丰、香玉等。栽培面积比例以早熟55%…  相似文献   

6.
李锡志 《蔬菜》2001,(4):27-28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多年来在我市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其高产优质的误区急待解决,现介绍如下。 一、引种不当 鲁南地区属我国马铃薯的二季作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有效温度时间短,所以在春种马铃薯时应选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如“鲁引1号”、“东农303”、“津8”、“鲁薯1号”、“波兰15”、“双丰4号”等。上述品种最好选用脱毒种薯,不要选用晚熟品种,更不要随便从市场购买商品薯作种薯。因为晚熟品种薯秧易旺长,结薯期正逢高温期,致使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亦不高。 二、割块方法不当 在割…  相似文献   

7.
翟洪民 《西北园艺》2004,(11):30-31
翟洪民莴笋在不少地方已周年栽培。但栽培中植株往往易出现叶小叶少、茎细节稀、嫩茎徒长窜高呈棍棒状的先期抽薹现象,影响产量,降低品质。总结近年来的生产经验,莴笋嫩茎窜高抽薹的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如下:1)品种选择不当。莴笋品种较多,其适应性及对光照、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往往早熟品种较中晚熟品种耐低温性强而耐高温性弱,对高温、长日照较为敏感,因此应根据栽培季节选用适宜品种。如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的莴笋因生长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故应选耐高温、对长日照反应迟钝的中、晚熟品种,若用早熟品种就易窜高抽薹。早熟品种早春栽…  相似文献   

8.
1 选用高产品种 番茄品种不同,其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像在甘肃日光温室中应用的西红72—4,亩产通常在6500kg左右,而早熟的北京10号亩产仅3000—3500kg,所以选择生产能力高的品种种植是塑料日光温室番茄高产的一个先决条件。一般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产量高,非自封顶的较自封顶的产量高。所以一般在塑料日光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一季作区该区包括年降雨量500毫米上下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应选育、种植淀粉含量高、高抗晚疫病、高产的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为主;在交通方便的一些县市又是重要的种薯繁殖基地,应适当安排中原和南方冬种马铃薯需要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的种薯生产,但应注意对晚疫病的预测预报,并及时  相似文献   

10.
王迪轩  何咏梅 《蔬菜》2002,(12):16-18
露地及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常规栽培,与大棚栽培配套可使辣椒实现周年供应,经济效益也很好。 一、品种选择 近郊以早熟栽培为主,品种有湘研1号、11号、2号、4号、7号、19号、早丰等。远郊及特产区以中晚熟栽培为主,中熟品种有湘研3号、5号等,晚熟品种有湘研6号、8号、10号等。地膜覆盖最好选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强丰7301、报喜和东方1043个辣椒雄性不育杂交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考察各品种的地区适应性、熟性、丰产性及抗病性。结果表明:强丰7301为中早熟品种,产量高,抗病毒病及疫病,适宜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种植;报喜为早熟品种,高产,适合在早春大棚或日光温室种植;东方104为晚熟品种,抗病性最强,适宜在我国海南省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高温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潘永  赵爱菊  王卉 《蔬菜》2007,(4):6-6
自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豫西地区马铃薯生产上所采用的品种基本上是以极早熟类型“东农303”为主,单产始终徘徊在1000kg左右。由于品种单一,产量水平低,病害严  相似文献   

13.
1 品种的选择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立地条件及市场情况,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品种。晚熟品种有:冰库、艳阳、得利红、得利晚红、沙米豆、先峰等品种。中早熟主要品种有:拉宾斯、佳红、红灯、美早等。  相似文献   

14.
作者引进多个甘蓝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商品性等性状,以期筛选出适宜在衡阳地区秋季种植的甘蓝品种。试验结果表明,19Q6、19Q7、19Q10、19Q12、19Q14、19Q16、19Q27为圆球形甘蓝,虽然产量低,但早熟、品质优、单球小、口感脆嫩、外形美观,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种植效益高;19Q18、19Q19、19Q20、19Q21、19Q22、19Q23、CMS京丰1号、17Q1016、中甘101、中甘105、中甘106为扁球形甘蓝,属中晚熟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生长整齐,产量高,品质优。以上甘蓝品种可在衡阳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马铃薯大面积收获是在9月下旬以后,春夏之交恰是马铃薯上市淡季,但利用大棚栽培早熟马铃薯是解决淡旺季节搭配不均现象的有效途径。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季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选择田间生长期60~7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品种有春薯1号、……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陕西省榆林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种植的马铃薯主要是中晚熟品种为主的秋马铃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及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夏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解决了7、8月人们很少吃到新鲜马铃薯的状况。白萝卜营养丰富,产量高,耐贮藏,管理简便省工,是北方冬、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我国李产量343.7万t,占全国水果总产的5.2%,在小杂果中居重要地位.根据国家调整果业结构的部署,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特色果品,如发展早熟、特早熟、晚熟或极晚熟的具有抗寒性强、可食率高、果实宜加工且耐贮运等特点的品种,尤其是特早熟或极晚熟的宜加工的兼用型良种及宜外销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西瓜中晚熟品种的早熟栽培技术齐乃芬(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科委261000)西瓜早熟栽培采用早熟品种是一种常用的栽培模式,但早熟品种因瓜个小,品质差和产量低而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我区农民与科技人员共同研究探索,利用中晚熟品种进行早熟栽培,获得了...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71—2000年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马铃薯的生理特性,研究了重庆市秋马铃薯低温冻害的发生频率与发生时间,并结合马铃薯的品种特性,以积温为区划指标,应用1∶25万DEM和GIS分析技术,将重庆市划分为早熟区、中熟区、中晚熟区3个秋马铃薯气候适宜区。研究表明,重庆长江沿线秋马铃薯低温冻害的频率最低,以东部为主的中高山区低温冻害的频率最高;秋马铃薯低温冻害发生的时间中、西部晚,东部早。早熟区主要分布于南川北部、涪陵南部以及东部的中高山区;中熟区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大足、荣昌,中、东部的垫江、梁平、忠县等地;中晚熟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及长江河谷地区。  相似文献   

20.
1983—1984年,先后对不同成熟期桃栽培品种及优良杂种单系叶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及其优良杂种单系,果实发育天数少,叶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高,晚熟品种酶活性低;展叶后30天,其相关表现更为明显。桃优良杂种单系与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早熟品系酶活性低,晚熟品系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