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对初产母猪妊娠后期(从第85天开始)和哺乳期抗氧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母猪(约克夏×长白)227头,待分娩后,对乳猪进行交叉培养,每头母猪哺乳乳猪10头。将母猪随机分为4组,妊娠85 d后,对照组饲喂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分别添加大豆黄酮15、30、45 mg·kg-1。测定母猪的繁殖性能、断奶窝个体增重、血浆大豆黄素的浓度、乳成分以及母猪血浆和奶的抗氧化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相比于大豆黄酮45 mg·kg-1添加组,日粮添加大豆黄酮15、30 mg·kg-1显著增加了仔猪日增重(线性,P=0.003)和断奶窝重(线性,P=0.01),分别增加约10%。在泌乳期第1和7天,乳蛋白率呈线性增加(P0.05);第7、14天,乳的脂肪含量呈线性增加(线性,P0.05),其他生产性能的衡量指标均不受大豆黄素的影响(P0.05)。母猪血浆中大豆黄素浓度呈线性升高(P0.000 1)。在整个哺乳期添加大豆黄素,血浆SOD活性(P0.001)、总抗氧化能力(P0.05),过氧化氢酶(哺乳期第7~18天,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哺乳期第7天,P0.05)均线性提高,而血浆MDA含量降低(线性,P0.05)。母猪补充大豆黄素后乳中CAT和T-AOC活性没有受到影响(P0.05),哺乳期第18天的SOD活性(P0.001)和初乳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均提高。除第14天外,在哺乳期的各个阶段乳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线性,P0.05)。结果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大豆黄素能提高抗氧化指标,降低母猪的乳和血浆中MDA含量,改善乳成分,提高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母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0头3~6胎、妊娠74 d的长×大母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 mg·kg-1大豆黄酮至哺乳期第7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母猪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极显著提高妊娠母猪98 d血清IgM浓度,显著提高母猪初乳中IgA、IgG的浓度和哺乳母猪14 d常乳中IgM的浓度.母猪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仔猪7d和14 d血浆IgM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有助于增强母猪免疫功能,提高乳中免疫活性物质浓度.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4头、长白母猪28头、大白母猪26头,3个品种猪均随机分为2组,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0mg·kg-(1对照组)和15mg·kg-1,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母猪泌乳第4~21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母猪采食量、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大豆异黄酮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第21天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所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窝均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白、大白母猪所哺乳仔猪断奶窝个体重显著提高;大豆异黄酮组二元杂母猪泌乳第10天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乳糖、乳脂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P0.05),丙二醛(MDA)含量下降(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改善母猪抗氧化性能,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改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β‐胡萝卜素对妊娠后期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繁殖条件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48头,随机分成4 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微囊化β‐胡萝卜素40、100、160 mg·kg-1 ,试验期从妊娠80 d 至分娩,在妊娠第95天和110天每组随机选取5头猪采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分娩后采集初乳,测定IgG 水平.结果表明:添加40、100、160 mg·kg-1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仔猪初生质量、母猪初乳中IgG 含量以及妊娠第110 天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P<0.05)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60 mg·kg-1β-胡萝卜素组初生仔猪窝质量以及妊娠第95天和110天血清IgG、IgM 和IgA 水平显著提高,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 P<0.05) .综上所述,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β-胡萝卜素微囊能显著提高仔猪的初生质量,增强妊娠母猪的免疫功能和总抗氧化能力,其中添加量以160 mg·kg-1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脂类(35g.kg-1猪油或葵花籽油)对其所产仔猪(断奶和断奶后1周,即第28天和35天仔猪)组织中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试验在母猪(n=20)妊娠第35天~哺乳期进行。母猪日粮中添加猪油(L处理组)可增加初乳和常乳中的C18:1n-9含量,但C18:2n-6含量下降(P<0.01)。L处理组母猪初乳中C16:0和C18:1n-7含量极显著高于葵花籽油处理组(SFO)(P<0.01)。在仔猪断奶后第1周,其肌内脂肪含量具有时间效果(P<0.012)。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可显著影响其子代皮下脂肪(C14:0、C16:1n-7、C17:1、C18:0、C18:1n-9、C18:1n-7、C18:2n-6、C20:1n-9和C20:3n-9)(P<0.05)。仔猪肌肉内单不饱和脂肪酸FA的含量随时间显著变化(P<0.001)。此外,母猪日粮和仔猪的采样时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SFO处理组仔猪肌内FA含量的下降较L处理组显著。SFO处理组仔猪的L3HOAD(EC1.1.135)活性极显著高于L处理组(P<0.001)。妊娠和哺乳母猪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以增加断奶仔猪FA的β-氧化,并有助于断奶仔猪体内存储脂肪的动员。  相似文献   

6.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在初次妊娠母猪的日粮中分别添加10%青贮苜蓿或10%、15%、20%的苜蓿草粉,探讨了青贮苜蓿及不同添加水平的苜蓿草粉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初乳成分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母猪在妊娠期背膘厚度增加量和哺乳期背膘厚度损失量上均无显著差异;各苜蓿草粉组在初生仔猪总数、产活仔数、产活仔率、仔猪的断奶重等指标上均有所上升;15%、20%苜蓿草粉组母猪初乳的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各试验组母猪初乳中的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不同处理中,以20%苜蓿草粉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饲粮中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添加水平对哺乳期山羊生长性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为HMBi在山羊日粮中的添加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将27只健康、体质量相近(49.79±1.86kg)且均产单羔的哺乳期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和4%的HMBi,试验期为60d。测定各组羊试验期平均日增加体质量(ADG)、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血浆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和乳水解氨基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添加HMBi能够减轻哺乳期母羊体质量损失,2%组山羊哺乳期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羊乳脂质量分数显著低于2%组(P0.05),极显著低于4%组(P0.01);对照组羊乳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2%组(P0.05),显著低于4%组(P0.05);对照组羊乳蛋白、乳中总固形物和乳中非脂固形物质量分数均极显著低于2%组和4%组(P0.01);2%组羊乳蛋白和乳中非脂固形物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4%组(P0.01),乳糖和乳中总固形物质量分数极显著低于4%组(P0.01)。试验第60天,4%组山羊血清尿素氮(BU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Met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山羊血浆Thr、Val和Leu质量浓度显著高于4%组和对照组(P0.05),血浆Lys质量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山羊乳中Met、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质量分数随HMBi添加水平的提高有增加趋势,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哺乳期山羊饲粮中添加HMBi能够减轻山羊哺乳期体质量损失,改善山羊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山羊乳成分质量分数和血浆Met质量浓度;哺乳期山羊饲粮中2%HMBi的添加效果优于4%。  相似文献   

9.
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背膘厚、胎次和预产期接近的健康长白×大约克妊娠母猪3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怀孕母猪料,试验组在饲喂哺乳母猪料。试验期为母猪妊娠第90天至21d断奶。结果显示:(1)妊娠后期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增加了仔猪平均出生重14.39%(P0.05),仔猪初生窝重13.29%(P0.05), 21d断奶重增加了27.12%(P0.05),试验组哺乳高峰期母猪采食量显著增加了12.58%(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了母猪哺乳阶段掉膘(P0.05),但试验组母猪便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对母猪血液中Ig G、Ig A、Ig M无显著影响(P0.05)。(3)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显著提高了母猪初乳中Ig G含量(P0.05)。(4)妊娠后期饲喂采用哺乳母猪饲料攻胎显著提高新生仔猪血液中Ig G含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能增加仔猪出生重、断奶重,同时能提高母猪哺乳阶段的采食量,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相对于怀孕母猪料更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测定母猪妊娠期日粮能量过量对繁殖性能、血液代谢物和猪乳成分的影响。将44头约克郡×长白母猪随机分配到4组中,每组11头,分别为低能量组(L组)、中等能量组(M组)、高能量组(H组)和极高能量组(EH组),分别提供75%、100%、125%和150%的能量,试验期为妊娠期0~90 d。与妊娠期0~30 d相比,妊娠期30~90 d各组能量均增加20%,妊娠期90 d以后至分娩,能量增加50%。分娩后,所有哺乳期初产母猪均饲喂同样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能量含量线性增加,0~28 d哺乳期母猪体重和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从妊娠期到泌乳期母猪体重和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日粮能量补充后,母猪体重和背膘厚极显著增加(P0.01)。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然而,随着日粮能量补充的增加,出生仔猪体重和断奶时体重均显著增加(P0.05),初生窝重显著增加(P0.05),且每窝仔猪断奶体重有增加趋势(P=0.06)。H组的初生窝重和断奶体重最佳。日粮能量对总体的仔猪数及存活仔猪数无影响。随着日粮中能量的增加,初乳中乳脂肪和乳蛋白质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成熟乳中乳脂肪和乳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1)。H组成熟乳中乳脂肪和乳蛋白质含量最高。结果表明,在妊娠的早、中、晚期补充能量125%、150%和187.5%,可使初产母猪身体状况保持最佳,提高猪乳中乳脂肪和乳蛋白质含量,并能增加仔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取大约克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精胺剂量0、0.1、0.3、0.5 mmol.kg-1 BW(活体重),精胺每天口服1次,持续3 d,研究哺乳仔猪口服精胺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哺乳第21天,口服精胺0.3和0.5 mmol.kg-1 BW·d-1的处理组仔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这种体重优势在哺乳第28天消失。哺乳期第14~21天,口服精胺0.3和0.5 mmol.kg-1 BW.d-1的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阶段各处理组仔猪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精胺具有短期改善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初乳的成分,营养和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乳是母畜分娩和分娩后3~5天所分泌的乳汁,它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与常乳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所以它有营养和免疫作用。1初乳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三.五初乳中氨基酸含量及其变化Mireille等(1993)指出,某些氨基酸的含量在奶牛初乳和常乳之间有区别;陆东林(1997)发现荷斯坦奶牛产后2~3天的初乳氨基酸含量高于常乳;AI.Matubsi等(1998)报道,初产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改变口粮蛋白质水平,初乳中氨基酸含量也发生变化(表1)。初乳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或谷氨酸和谷氨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理想氨基酸模式下,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汁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18%(对照组)和粗蛋白质17%(试验1组)、16%(试验2组)、15%(试验3组)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试验期从妊娠110天到哺乳期21天结束.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体重损失、断奶后发情间隔、仔猪哺乳期窝增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母猪血清和乳汁游离氨基酸含量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5%蛋白组和16%蛋白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18%蛋白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洼牦牛(Bos.grunniens)分娩前后乳腺分泌物的生化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常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牦牛初乳中激素含量高,分娩当天的初乳中生长激素、催乳素、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其中生长激素含量在泌乳第2天下降至与常乳接近,而其他激素或生长因子在初乳期前几天均显著高于常乳。另外,牦牛分娩当天和第2天乳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TI)含量显著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15.
奶牛初乳中常量成分和矿物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集46头荷斯坦奶牛分娩后2 h以内、24 h、48 h、72 h、96 h、120 h的初乳和分娩后15 d以后的常乳,测定其常量成分和部分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除乳糖以外初乳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乳.分娩后第1次(2 h以内)所挤初乳,其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的含量分别是常乳的5.03、1.95、0.56、1.92倍;Ca、P、Na、Mg是常乳的1.90、2.2 4、2.11、5.56倍;Zn、Fe、Mn是常乳的6.21、2.81、1.64倍.初乳中的各种成分随泌乳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向常乳接近.蛋白质含量是初乳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初乳的密度和全脂乳固体含量都和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初乳密度推测其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对哺乳环江香猪血浆生化参数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头配种后第16天的环江香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添加w为0.77%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w为1.00%L–脯氨酸(脯氨酸组)、w为0.77%L–丙氨酸+w为0.0167%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组)的试验饲粮。于产后第7和第14天,每窝称体质量后随机选取1头哺乳仔猪,测定血浆生化参数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7日龄时,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氨浓度显著低于等氮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脯氨酸组仔猪体质量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和DFMO组(P0.05),血氨浓度和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高于DFMO组(P0.05),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DFMO组(P0.05),血浆葡萄糖和脯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脯氨酸组和DFMO组血浆精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等氮对照组和脯氨酸组血浆天冬酰胺浓度显著低于DFMO组(P0.05);DFMO组血浆鸟氨酸浓度显著高于等氮对照组(P0.05)。【结论】母猪饲粮添加脯氨酸可通过影响哺乳仔猪葡萄糖和氨基酸代谢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胰岛素抵抗与日粮色氨酸水平及初产母猪(体况相近)采食量的相关性,试验采用24头初产母猪,在妊娠第97天试验母猪插入导管用于采集血液。采血时间分别在采食1.5 kg日粮后(餐试验);每kg体重静脉灌注葡萄糖0.5 g后(葡萄糖耐受试验);高胰岛素血糖钳夹试验中(胰岛素灌注速度为每kg体重每分钟100 ng胰岛素)。所有的测试时间在妊娠103 d、110 d、泌乳第3天和泌乳第10天进行。在妊娠104 d第1次钳夹试验后至断奶,母猪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6%或0.26%(相对于推荐的泌乳母猪色氨酸需要量为亚理想水平或略过量水平)的日粮。日粮处理并没有影响初产母猪采食量、体重、背腰变化以及泌乳期间仔猪的生长速度;略过量色氨酸组血浆色氨酸水平高于亚理想组(P0.05);餐试验过程中血浆游离脂肪酸和尿素浓度并未受到日粮处理的影响;泌乳第3天,略过量色氨酸组母猪在采食后105(P=0.03)和120(P=0.04)min后其胰岛素浓度低于亚理想色氨酸组母猪;略过量色氨酸组母猪在泌乳第10天的耐受试验中,葡萄糖半衰期(P=0.03)和达到胰岛素曲线面积25%时所需要的时间(P=0.04)要低于亚理想组;在高胰岛素葡萄糖钳夹试验中两色氨酸水平组葡萄糖的灌注速度相似;母猪的采食量与葡萄糖耐受试验中葡萄糖的半衰期负相关并与在钳夹试验中葡萄糖的灌注速度正相关(P0.05)而与日粮处理无关;这一现象在泌乳早期和妊娠晚期均得到了证实(P0.02)。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0.26%的色氨酸不能提高初产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围产期是否需要添加色氨酸仍有待确定;抛开日粮处理,为何在相同饲养条件下母猪妊娠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选用48头配种日龄相近、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大约克经产母猪,按胎次、体况等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8头。哺乳母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和120g/kg苜蓿草粉对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断奶至发情时间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数和哺乳期仔猪成活率(P<0.05);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仔猪断奶窝重、窝增重、断奶平均个体重、平均个体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2)添加苜蓿草粉降低了母猪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提高了母猪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和母猪、仔猪血清胰岛素含量,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苜蓿草粉对乳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认为,添加苜蓿草粉对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有一定改善,且100g/kg添加水平表现突出,因此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粮中苜蓿草粉添加量以100g/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和γ-氨基丁酸(GABA)对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在建鲤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Ala-Gln和GABA,配成7种等氮(质量分数为32%粗蛋白质)、等能(17.0 MJ·kg-1)饲料,以添加Ala-Gln和GABA对建鲤生长最适添加量(6.0 g·kg-1AlaGln、90 mg·kg-1GABA)的添加组添加比例为100%,在此基础上等比例缩减和增加,Ala-Gln和GABA的添加梯度分别为0(0 g·kg-1Ala-Gln、0 mg·kg-1GABA)、20%(1.2 g·kg-1Ala-Gln、18 mg·kg-1GABA)、40%(2.4 g·kg-1Ala-Gln、36 mg·kg-1GABA)、60%(3.6 g·kg-1Ala-Gln、54 mg·kg-1GABA)、80%(4.8 g·kg-1Ala-Gln、72mg·kg-1GABA)、100%(6.0 g·kg-1Ala-Gln、90 mg·kg-1GABA)、120%(7.2 g·kg-1Ala-Gln、108 mg·kg-1GABA),共7组。饲喂初始体质量为45.59 g建鲤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Ala-Gln和GABA的添加组,建鲤平均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60%添加组(3.6 g·kg-1Ala-Gln、54 mg·kg-1GABA)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添加的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Ala-Gln和GAB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鲤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其中以3.6 g·kg-1Ala-Gln、54 mg·kg-1GABA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δ-氨基乙酰丙酸(ALA)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在血红素生物合成中起着限速的作用。乳果糖(LAC)是一种非消化性寡糖,已被证实可以通过益生元活动改善断奶猪的生长性能。研究为评估ALA和LAC对断奶仔猪的影响,试验选取[(约克夏×长白)×杜洛克]断奶仔猪175头进行33 d饲养试验。试验分为CON组(基础日粮,无抗生素)、ALA05组(基础日粮+ALA 0.5 g·kg~(-1))、ALA10组(基础日粮+ALA 1 g·kg~(-1))、LAC05组(基础日粮+LAC 0.5 g·kg-1)和LAC10组(基础日粮+LAC 1 g·kg~(-1))5个处理组。所有数据使用SAS软件Proc Mixed程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正交实验对比治疗效果。与饲喂基础日粮组仔猪相比,ALA和LAC组断奶仔猪分别在第19天(P=0.028和0.011)和第33天(P=0.031和0.015)有较高的体重(BW)。并且在第19天,LAC组仔猪体重比ALA组高(P=0.046)。在第2阶段(第6~19天)以及整个试验期间,与饲喂基础日粮仔猪相比,ALA和LAC组仔猪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利用率(GF)(P0.05)。此外,LAC组在第2阶段比ALA组仔猪日增重(P=0.037)、GF(P=0.024)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断奶仔猪饲喂LAC增加了干物质(DM,分别在第19、33天)、氮(第33天)和能量(第19天)消化率(P0.05)。ALA补充增加了第33天的DM消化率(P=0.041),显著增加了血清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液红细胞数(P0.05)。补充LAC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第19和33天的粪便乳杆菌数量,降低了大肠杆菌计数(P0.05)。而且LAC组仔猪比ALA组有较高的粪便乳杆菌数量(第19和33天),并降低了第33天的大肠杆菌计数(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粪便水分、腹泻评分并没有受到ALA或LAC补充的影响。仔猪饲喂LAC减少了第33天的氨气排放量(P0.001)。结果表明,日粮添加ALA或LAC改善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并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