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建兵  张德罡  田青 《草原与草坪》2013,33(1):54-58,64
在半农半牧地区,草原资源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实施使土地被过分细分到户,导致草地的破碎化。研究表明:强化草原管理有利于以草定畜,严格控制牲畜饲养量,草地超载及代牧现象减少;畜种改良使得传统的草原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过渡,大牲畜的饲养量出现大幅度减少;草地破碎化使得草地退化以定居点和水源为中心,沿着牧道呈一定的梯度形成辐射状的区域性草地退化趋势。通过草地的联户承包,共同经营管理,促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畜矛盾,减缓了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存在草地资源退化严重、重林轻草、重粮轻牧、重利用轻保育等现象,我们通过对草地资源发展潜力的分析,提出了建设黄土高原山区生态经济区、加速平原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及生态补偿制度的草地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根据《青海省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实施方案》,青海省都兰县2006—2010年对低地草甸、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5类天然草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2005年相比,2007—2009年该县可利用草地面积逐年减少,分别减少4.48万、7.29万、10.24万hm2;各类型草地可食鲜草产量降低,每公顷草地鲜草产量下降幅度达170~342kg;草地超载过牧,且逐年加重,2006—2010年全县草地分别超载2.47万、20.41万、26.13万、23.18万、8.02万个羊单位;草地生态已遭破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成县草地资源丰富,农田、林地与草原相间分布的特点明显。丰富的草原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资源。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草原功能的全面认识和有效保护,导致成县物种丰富度降低,优良牧草减少,生产力水平下降,生态功能降低,严重影响了全县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了科学准确掌握全县草原资源与生态变化情况,笔者现就当前草地资源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为搞好今后的草地资源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攀西半农半牧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搞好草原建设和管理,以保护草原生态,缓解水土流失。将发展建昌黑山羊与草地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牧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攀西半农半牧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搞好草原建设和管理,以保护草原生态,缓解水土流失.将发展建昌黑山羊与草地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牧业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尖扎县拥有可利用草地面积12.66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3.88%。依法保护和建设草原,对维持全县草地生态平衡,改善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经济意义十分重大。尖扎县草原监理站针对工作存在的草原监理执法工作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执法网络,对执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草原生态建议建设的认识不够,责、权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执法思路,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颁布的《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办法》是贯彻《草原法》的配套规章。它是加强草原保护,贯彻草原工作保护为主,生态效益优先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保证草原畜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步骤。其目标是保护草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健康发展,防止草原过渡放牧而造成的草原退化、沙化和生态的破坏。《草原法》提出“国家提倡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及有条件的牧区实行牲畜圈养”;《草畜平衡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出了“推行舍饲圈养”。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草原法》和《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推行禁牧舍饲,做到羊下山,牛进圈,把建设生态城乡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农安县地处东北松辽平原中部,东经124°32′至125°45′,北纬43°54′至44°59′之间。全县草场总面积为519698亩,位于松嫩草场的东端。1草地面积与分布1.1在1980年草地资源调查及区划时全县放牧场347965亩;采草场171733亩。是长春地区唯一拥有草原的县份。天然草地在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从行政区域看,三盛玉镇草原面积最大,共有草原96150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18.5%;依次是巴吉垒、万顺乡,永安乡、农安镇,以上五乡镇草原面积之和占全县草原面积的76.68%。草原面积达10000亩以上的还有龙王、杨树林、小城子、高家店、华家、哈拉海等乡镇;除前岗乡只有90亩草原之外,其余各乡镇草原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乐都县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6 0 .31% ,长期以来 ,高原鼢鼠对全县草地、林地和山区农田危害较为严重 ,对生态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对近几年退耕地种植的苜蓿、沙棘等植物的破坏非常严重 ,对生态建设工程影响较大。为此 ,近几年我们大力开展了草地灭鼠工作 ,现将防治鼠害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 高原鼢鼠对草原的破坏情况乐都县位于青海省东部 ,属湟水中下游地区。海拔 185 0~4 4 85m。草原类型有高寒草甸类和山地草甸类。据调查 ,全县高原鼢鼠危害草地和退耕还草地面积 5 .0 5万hm2 (危害退耕还草地 0 .30万hm2 )。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据测定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覆盖度降低、沙化、盐渍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已占半数.北方天然草原产草量明显下降,草原载畜能力明显降低.草原初级生产力是草原载畜能力的基础,也是衡量草畜平衡状况的基础和草原退化的重要指标.草原的过度放牧和退化伴随着植物种群的变化和地表覆盖度等的明显变化,寻找我国北方草原区和半农半牧区退化、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整治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草地是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中面积最大、最为主要的国土资源。它不仅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北方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利用 ,草地资源退化十分严重 ,保护草原刻不容缓。200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草原法》 ,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草原法》对草原的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 ,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 ,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好新《草原法》 ,中共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党委副书记谷继承结合当前草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今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3.
草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推进草原有效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新时期草原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为科学准确的掌握草原资源的生态变化,彰武县已连续5年(2005~2009年)对全县天然草地和围栏草场进行了生态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太敏 《畜牧市场》2008,(12):35-37
根据《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操作手册》的要求,奉节县组织技术人员于2005、2006、2007、2008年6~7月对不同生态条件的20个样地的监测,监测的内容包括草地生态状况、草地植被状况、草地生产力状况、草地利用情况等。通过四年的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基本了解了奉节县低、中、高山地区的草原资源与生态情况和草地利用现状,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与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双辽县草场资源比较丰富,面积为753,343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6.54%。过去很长时间,对草原重利用,轻管理,常出现争牧、重牧、(氵鉴)牧,以及盲目开荒等现象,使草原退化,沙化、硷化越来越严重。由于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畜、草矛盾越来越尖锐,有的地方甚至面临牲畜缺草的威胁,已成为畜牧业生产出栏率、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为解决畜、草矛盾,恢复草原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3版《草原法》为基本依据,结合酒泉市2010~2011在基本草原划定过程中工作实际,概括提出了生态草地这个新概念,并且从概念的提出、范围的界定、存在的争议、区划中的应用、监管保护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最后得出生态草地是指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为主的、无放牧利用价值的、严重沙化、退化、荒漠化、必须封育保护的、盖度在5%以下的草地.生态草地概念的提出应用使多部门管理的边缘模糊地类管理权限得到明确,为生态草原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概念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全国草原监测实施方案》和《青海省草地资源与生态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尖扎县草地资源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草地可食鲜草产量2048.49kg/hm2,草地理论载畜量为17.78万羊单位,草地现有载畜量为52.94万羊单位,超载35.16万羊单位,超载率为50.56%。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地类型多,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特点各异。为此,内蒙古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决定》和《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  相似文献   

20.
《青海草业》2006,15(1):62-6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任务是在党和国家有关草地科学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为振兴青海草业,促进草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实现草业现代化服务。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保护,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饲用,草业和牧草机械,草业科学基础理论,种草养畜,草坪,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草业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