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自2014年4月起已发布实施2年多,白城市洮北区畜牧业管理局认真落实省、市政府文件精神,踏实推进洮北区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建设,先后学习借鉴吉林永吉无疫区、白城通榆无疫区的建设经验和优点,结合本地区的区域地理优势,以推进无疫区建设为主线,促进白城市洮北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1无疫区建设的正确认识1.1无疫区概念免疫无口蹄疫区是指通过免疫、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吉林畜牧兽医》2011,(9):46-49
农业部兽医局工作组赴吉林省指导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近日,农业部兽医局黄伟忠副局长带领无疫区建设评估认证专家,赴吉林省指导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工作。8月11日、12日,农业部兽医局工作  相似文献   

3.
《吉林畜牧兽医》2014,(10):24-24
<正>2014年9月15日,吉林省第五期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培训在通化市开班。省畜牧业管理局鲁俊副局长对培训工作做出部署,要求搞好思想发动,创新工作模式,扎扎实实培训业务骨干,真正办成无疫区建设的技术直通车。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总首席兽医师于本峰主持培训,通化市畜牧业管理局张文兰局长到班致辞发言。省畜牧业管理局无疫区建设办公室、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省畜禽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5月份,吉林省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协调永吉无疫区建设综合业务工作,切实保证业务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工作规范一致、工作进度同步、工作质量最佳、工作表册格式统一,按照"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建设评估实施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业务部门相继成立了无疫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协调、督导无疫区建设管理工作。经过省、市、县三级政府和业务部门两年多艰辛  相似文献   

5.
1996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无特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全面启动,各级政府及部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攻坚克难,扎实推进无疫区建设。经省、市、建设区域上下2年多的不断努力,通过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评估认证,于2012年8月以农业部公告第1811号,宣布"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正式建成",成效显著,为全省无疫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为全面推进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平稳有效运行和加快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笔者根据吉林永吉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在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建设及运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各位同行进行分享。1正确认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1.1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农业部关于贯彻《国  相似文献   

7.
正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简称无疫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吉林省无疫区建设包括4个阶段,即"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成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建成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当前,国内外动物疫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12,(8):70-70
受农业部委托,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成评估专家组,于2012年7月9日至13日,对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现场评审工作。13日在吉林省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现场评估末次会议上,农业部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所长刘湘涛代表专家组宣布,吉林省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符合免疫无口蹄疫区标准,建议农业部予以通过现场评审。  相似文献   

9.
2012年8月,我国农业部发布第181l号令,标志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正式建成。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在建设过程中,遵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要素释义》,完善了区域区划、疫病状况、基础体系、预防监测、检疫监管、疫情管理六大体系,通过无疫区的建设,使畜牧兽医工作逐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而达到国家免疫无口蹄疫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为培养一批全省无疫区建设的"明白人",造就一批无疫区建设的骨干力量,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经省局无疫区建设办公室的精心策划设计,2014年8月13日~8月16日,全省第一期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培训在四平市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省无疫区建设培训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四平市、辽源市、公主岭市等三个地区及所辖各县(市、区)畜牧业管理局分管局长、动物防疫(兽医药政)科长、无疫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全程参加了培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11号公告发布,标志着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正式建成。随着永吉无疫区的建成,吉林省委、省政府也将省级无疫区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强力推进。这不仅有利于我省树立优质畜产品品牌、扩大畜产品外销渠道。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我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卫生公共安全。1船营区搜登站镇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的优势1.1地理位置优势搜登站镇位于吉林市船营区西部,与永吉无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是全国知名的畜牧业大省,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动物防疫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以更好的贯彻"发展和保护并重,防疫当先"的原则。特别是吉林省提出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总体思路后,加大了各个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了全省无任何动物疫情的发生。桦甸市作为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的缓冲区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5月,我省全面启动无疫区建设,全面系统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下简称无疫区)的建设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而无疫区的建设核心就是疫病风险控制和无疫状态的维护,对易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流通控制是降低疫病传播、维护无疫状态的关键一环,如不对动物移动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无疫区建设很难保障。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省实际,对无疫区引入易感动物及动物产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区域内动物卫生监管水平和动物产品质量,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提升现代牧业发展水平、与国际贸易接轨、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品品质、促进对外贸易活动的需要。1永吉无疫区发展现状1.1稳定控制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维护了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永吉县通过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和运行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县畜牧兽医主管部  相似文献   

15.
<正>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及  相似文献   

16.
<正>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自2012年8月通过国家农业部评估验收,已经有效运行4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每年通过省市检查、国家复检,并在2016年8月通过了新加坡代表团对永吉无疫区的评估,其中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工作,成为无疫区运行和管理的工作亮点之一。1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为了更好的满足永吉无疫区运行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永吉县西阳镇,建成了一座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占地面积2 400 m~2,建筑面积920 m~2,主要由办公区、接收存储区、化制处理区、产品存储库和消毒通道等组成。在化制处理区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畜牧业》2013,(10):23-25
2008年10月23日,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我国与新加坡就建设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以下简称中新食品区)项目达成共识。中新食品区选址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两市中间位置—永吉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把永吉县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安全健康食品生产样板区。要实现这一目标,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永吉无疫区)建设无疑是其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座谈会暨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和卫生监督工作会上,于康震副部长代表农业部为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进行授牌,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王坤局长代表吉林省接受了无疫区建成牌匾。来自各省区市兽医部门的近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四川、吉林等7个省区参会代表做了典型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建设是省政府2014年重点工作,也是未来三年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的重点工程,是事关全省畜牧业发展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产品出口创汇、品牌提升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要事和急事。为确保无疫区快速启动、平稳推进、顺利达标,必  相似文献   

20.
<正>吉林永吉免疫无口蹄疫区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要素释义》内容,最终通过国家农业部的评估验收。其中,屏障体系建设作为无疫区建设的关键项,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自然或人工屏障体系,能够控制动物自由进出无疫区,维持区域内的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的隔离,降低其他区域动物疫病传入无疫区的风险,维持无疫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