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猪的免疫抑制性疫病是当前规模养猪场中经常发生的疾病,主要就是由于三个原因:其一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哮喘病、猪流感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其二非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病因(如猪舍环境不良因素应激,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等)。其三某些营养因素缺乏及使用某些免疫抑制性药物,造成机体免疫应答减弱。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造成免疫抑制性疾病以猪圆环病毒、蓝耳病、猪喘气病以及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等四种病最为常见,其危害性最大,危害范围最广,当前猪场出现免疫抑制性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以上四种。针对上述常见免疫抑制性疫病发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如下不同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圆环病毒病防控的好坏,决定猪场有多少猪;蓝耳病防控的好坏,决定猪场有没有猪,防控主次万不能颠倒。猪蓝耳病是免疫抑制性疾病,通过直接损害猪体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发生免疫抑制,能干扰和破坏机体对其他疫病免疫抗体的产生和维持,影响疫苗的抗体水平,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型猪场防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猪场疫病发生率较高,虽然进行了多种疫苗的预防接种,但是免疫效果不理想,给生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生产调查,饲养管理、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和操作、猪体的免疫抑制、消毒制度、疫病的扑杀和封锁、药物的使用等,是影响生猪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猪疫病防控的重要技术措施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品质、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休免疫应答这一内部因素。近年来,猪病病情趋于复杂,特别是各种免疫抑制性因素的不断增加导致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愈演愈烈,使猪群疫病预防效果不好,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抗病力下降,导致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居多,增加了诊治难度,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内疫情压力严峻的局势下,疫苗免疫成为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猪场免疫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市场上疫苗良莠不齐。如何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以及正确评价疫苗免疫后的效果是猪场急需审视和解决的问题。1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1.1免疫抑制性因素1.1.1免疫抑制性疾病猪场最重要的免疫抑制病病原包含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  相似文献   

6.
猪群免疫抑制病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造成的免疫器官损害,它不仅造成猪机体繁殖生产能力下降,还会导致猪机体免疫力下降,使机体健康受到危害。猪群免疫抑制病发生的原因,包括饲料霉变、药物滥用、营养不均、免疫不当、疫病感染等。为了有效控制猪群免疫抑制病的发生,猪场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加强对猪舍的管理,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对免疫抑制病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猪本身营养不良或患有免疫抑制性疫病,疫病防控时滥用药物,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注射时操作不当,免疫程序不合格,霉菌毒素中毒等都可能导致养猪场免疫失败。建议减少应激因素、解除免疫抑制、杜绝霉菌毒素、科学诊断、合理用药、规范治疗、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三大疫病之一。猪圆环病毒2(porcine circovirus2,PCV2)是该病主要致病原,其可引起猪机体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免疫失败。本文就  相似文献   

9.
我国猪病变得越来越复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猪病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猪传染病的种类多,新病不断出现;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病情复杂,诊防困难;猪呼吸道疫病日益突出;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仍是养猪中的主要疫病;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严重;猪瘟仍是养猪生产的威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免疫仍然是防控动物疫情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规模养猪户、养猪场以及养猪小区都是依靠免疫来控制疫病的。然而,近几年对已免猪群血清免疫抗体测定表明在不同猪群同时使用同一种疫苗的情况下,有些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很高,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64以上,而有些猪群几乎检测不到抗体。不难看出,由于猪群免疫抑制症导致的免疫失败在猪群中普遍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猪群经免疫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旧病复发,新病迭出,发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1.
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弓形虫病和猪布鲁氏菌病是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种猪场主要的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疫病,还会引起猪只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本文通过在母猪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组合方剂试验,可预防母猪垂直传播性疫病的发生,减少母猪死亡数和流产数。  相似文献   

12.
猪免疫抑制是当前困扰养猪业发展的一类重要疾病,也是目前普遍流行的"猪高热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免疫抑制状态的存在,常常造成疫荫免疫效果差或免疫失败,极易发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很多养殖场户在生猪发病后,不能够正确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对症治疗.以致于遭受沉重打击.笔者通过几年来对养殖场户生猪疫病的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了猪免疫抑制的成因及防治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是种猪场主要的4种垂直传播性疫病,不仅引起种猪繁殖障碍、仔猪呼吸系统疾病,还会引起猪体免疫抑制,从而加重其他疫病的继发感染,干扰疫病免疫效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疫病可通过种猪垂直传播至下一代,造成更大范围的感染,不仅对保种、育种、生猪生产安全与供给等环节造成影响,还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为有效控制扑灭  相似文献   

14.
免疫抑制是指免疫系统在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下造成免疫功能不全或者完全丧失,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该病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产生免疫效应成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有可能引起发病。猪患病后,主要是导致机体在接种疫苗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抗病状态,易感多种疫病,甚至发生多重混合感染,最终造成生产性能下降,增加防疫成本。目前,猪群中越来越容易发生免疫抑制现象,增大疫病控制难度,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智鹏  韦选民 《中国猪业》2013,(Z2):124-126
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格率是群体对特异性疫病抵抗力高低的指标。在现场监测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常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免疫剂量不足,存在母源抗体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操作不规范,疫苗运输与管理不当,猪体健康状况和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  相似文献   

16.
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格率的高低反映动物群体对疫病抵抗力的大小。在监测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常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免疫剂量不足、母源抗体的干扰、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操作不规范、疫苗运输与管理不当、猪体健康状况以及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存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  相似文献   

17.
免疫增强剂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遂如 《养猪》2009,(5):65-67
当前,在我国发生与流行的猪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普遍存在,危害非常大。因此,猪的疫病防控重点是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何做好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除了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之外,重点应从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两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的免疫屏障,就可有效地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免疫增强剂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困扰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三大疫病之一。猪圆环病毒2(porcine circovirus2,PCV2)是该病主要致病原,其可引起猪机体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引起免疫抑制,免疫失败。本文就PCV2发展史、流行情况、传播感染途径及混合感染等方面进行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生猪患上免疫抑制病后会表现为功能异常,其实质是生猪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引起生猪机体发生暂时性的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以及对其它生猪疫病的高度易感,给我们的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常见的生猪传染性免疫抑制病有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Ⅱ型、猪瘟病、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规模化猪场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品种交流日益频繁,猪场环境污染严重,猪群免疫抑制病迅速传播,带来猪群免疫失败现象十分普遍,导致猪病频发,混合感染严重,难以控制和净化,直接影响猪场疫病防控和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