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分析,揭示了农产品“卖难”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农业市场运行中,对于农产品销售的“难“与“不难”,有时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品种之间发生.有的在同一品种的不同地域之间发生,而同地同类品种经历“冰火两重天”也时有发生。这些怪圈的出现,确实令人深思。必须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卖难”的问题。找出农产品“卖难”的原因所在,才能破解卖难:助农增收。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搞活农产品流通,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农民收入的52%来自农业,积极探索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对于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戴欧阳  任利成 《农学学报》2015,5(3):128-135
从流通的角度对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山西省农产品供销及农村流通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法对造成“买难卖难”问题的流通原因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各流通主体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供需模型;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供需模型的以农村服务组织为主导的流通服务平台,分析阐述了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凡 《农家致富》2004,(14):46-46
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产品“网上交易热”.许多农民听说网上交易迅速、方便.很想利用网上交易销售鸡、鸭、鱼、苗木、水果、木耳等农产品,有的甚至说:“网上交易成交快、致富快”,对解决农民“卖难”、“买难”作用大。但近几年一些地方接连传出部分农民网上交易被欺诈的消息,使上网交易农产品的农民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产品“卖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梅茂发(一)“想丰收,盼丰收,丰收来了愁丰收。”去年农业的大丰收在给农民带来喜乐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忧愁。1982~1984年、1989~1992年两次全国性农产品卖难阴影游荡未散,1996年又再度爆发较大范围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多方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成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农业部门如何助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旨在为相关部门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参考,以加快西部农业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农产品在一片"卖难"声中成了政府的尴尬、农民的包袱.如何从源头上根治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催促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而"卖难"在这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频频发生,也暴露出这个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农户、政府、市场三者之间衔接不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崔滨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M0002-M0002
最近,各地农产品卖难现象频发。当内蒙古滞销的马铃薯刚刚以“爱心菜”的方式运往山东市场,山东的生姜又传出了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的尴尬。农产品卖难年复一年出现时,我们理应反思,仅凭“爱心”就能解决蔬菜卖难问题吗?  相似文献   

10.
荆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在分析荆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5条发展对策,即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建立完备的配送体系,强化网销农产品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宗农产品卖难以及价格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由于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大宗农产品卖难往往导致主要产区的主导产业大起大落,严重影响农业的稳定和大量农民的生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农民增收主要体现在农产品销售的价值上,而近几年来,从大葱到生姜,从玉米到土豆,农产品卖难现象是一个困扰农村发展、阻碍农民增收的老问题,它不仅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阻碍“三农”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1月,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朱荣副部长给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召开的“全国农业物料加工学术讨论会”发了一封贺电,强调指出:研究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和转化技术,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贺电还明确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对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增产,使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已从供求不足转变为低水平的剩余,许多地方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搞好就地加工和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导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及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农产品的流通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产品卖难?如何突破卖难、搞活流通?本文将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5.
在一片卖难声中.怎样科学安排农业生产.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笔者认为.必须要走出三大误区。 1.走出“滞销的农产品就不能再生产”的误区当前,一些农民认为.凡是去年滞销的农产品(包括有关媒体上介绍的)今年说什么也不能再生产了.有的甚至忍痛毁良田养鱼栽树、拆鸡舍鸭棚养猪。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主要原因与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有关 .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农户,怎样解决农产品卖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部分农产品出现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搞活农产品流通?安远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在连续3年受到农产品“卖难”问题困扰之后,浙江省各地农村终于认识到发展农业应该“先有市场,再组织生产”。这就是该省目前大力提倡的“产后农业”,即以产后来引导、拉动产前、产中的调整,使之成为化解农产品“卖难”的有效途径。 1997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现了“卖粮难”、“卖橘难”、“卖菇难”、“卖猪难”等矛盾。由于生产与市场不对路,各地农民种啥多啥。在浙东,“冬瓜筑长城,包心菜烂田头,花菜大跌价”;在浙北,茉莉花成了“没利花”,白菊花成了“白种花”;在浙中金华,数千头奶牛几乎被“斩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委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切实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的通知》,要求各地从五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避免出现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或个别农产品滞销卖难的现象,切实保障农产品市场稳定。大力促进产销对接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黑龙江)》2014,(2):232-232
“我来自河北山区,因为远离工业污染,村民用泉水种植出优质山楂,但经常遭遇‘卖难’,都说农产品销售步入电商时代,怎样让山楂销售也乘上‘电商快车’?”12月22日,“农产品品牌大家谈”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农业部、商务部和多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各地企业家、农民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品牌农产品的电商时代”,展开热烈讨论。活动刚开始,河北承德怡达山楂合作社理事长李志民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