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依据西安市育才中学"红色摇篮"历史背景和党中央第一、二、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及现有校园环境,为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以"育才育人,成人成才"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主题,进行校园空间场所和载体——广场、绿地、道路、绿化带等文化布局,设计6个文化景观区(特立园、育才园、未来广场、读书林、逐梦园、砥品园)和2个小景点(成长大道、延安石)。  相似文献   

2.
一个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的名片和标志,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和特色。针对当前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着众多传统广场的改造问题,以中卫市黄河文化广场构思为例,立足中卫沙坡头旅游城市的实际,紧扣"黄河文化"与治沙主题,探索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自然式城市广场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五感理论是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来治愈人体健康,是发挥康养要素的一种重要理论。通过分析五感理论运用方式与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总结了基于五感理论下森林康养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并对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基于五感理论并充分考虑呼马山森林公园现状,开展了景观入口、道路周边、老旧广场等景观改造设计,在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强化五感康养体验,为基于五感理论下的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南宁民歌广场改造工程为例,针对如何在景观规划中传承与展示城市的文化形象,为突出地域特色,从空间形态、地域文化、表达载体等方面提出了改造措施,以期为滨水景观改造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黑龙潭公园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有名的赏梅胜地。为进一步挖掘公园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公园品质,于2013—2015年对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景观提升改造。文中对景观提升改造的重点内容:芭蕉沟水系及水景、森林幽谷水系及水景、"沁园梅篱"盆景精品园、古梅区、马樱花谷和烈士墓的景观提升建设内容及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遗产保护话题的热度在国际上不断提升,工业遗址的改造已成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业遗址的改造及其改造后的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工业旅游模式、房地产开发模式、功能置换模式、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和公共休憩空间模式。本文以武汉南洋大楼(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遗址)为研究对象,在景观都市主义设计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了武汉市旧工业建筑在历史演变条件下的改造方向。武汉南洋大楼遗址的改造应以"适应性再利用"为原则,以"尊重历史文化古迹避免大规模的整改"为前提,通过将旧工业建筑和新景观相融糅,使其改造成一个向大众传播历史文化精神,且具有纪念性的景观展览厅。  相似文献   

7.
以吕四港镇护城河改造及景观提升为切入点,通过深刻分析护城河现状及周边场地,从明确风貌定位、优化岸线、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提升景观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水利、生态、景观等多专业综合的规划手段,来构建水系行洪安全布局,延续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倡导人文慢行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5月10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外公布"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情况,全市累计新增绿化面积53.5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594万平方米。在保障峰会绿化景观布置的同时,提升原有绿地,丰富绿地品质和文化内涵,打造高品质的城市宜居环境,全面提升全市园林绿化水平,让市民共享绿色成果。壮丽景观观喜迎"一带一路"盛会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世博会成功闭幕,绿化景观优化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深化"和谐城市"发展理念,绿地改造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提升了绿化景观的文化内涵与科技含量,营造了季相丰富、结构合理、生物多样、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化景观,让市民真正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大变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有机更新理论,在拆墙透绿改造城市景观的过程中,以荆州北湖住宅小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现状,从而在植物配置、交通流线和停车场改造、场景设置和社区文化培养等方面实践以提升景观使用品质。在景观有机更新的过程,因地制宜,使居民空间利用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从而使人与居住区环境达到和谐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以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后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与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使用者参与城市广场空间的行为方式的记录,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和文化背景,总结了调研结果进而分析现有城市广场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从而探讨人的行为心理对城市广场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广场的新建设或改造设计提供较好的理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唐山市商业区的总体规划,依托唐山凤凰的图腾形象,经过周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将唐山市新华文化商业区从整体到细节设计为"三心三轴三区"的景观布局形式:"三心",即商业建筑围合的3个建筑广场中心,以商业广场景观为核心激发整体的活力;"三轴",即贯穿于商业区的中心道路主轴线和东西两侧的道路副轴线,主要连接商业区各个主要入口并延伸至中心景观广场;"三区"是指高端购物综合体区,中心休闲饮食文化街区和电影动漫游戏娱乐区。这样的布局形式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将各种景观构成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强调"开放、多元、体验、生态"的原则,以景观主题营造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主要景点的设计中展示了唐山的文化特色,进一步总结设计出符合现代城市商业区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3.
肖国增 《广东园林》2009,31(6):28-31
本文对重庆市三峡广场进行了介绍,评价其广场文化表达与景观形态的关系。主张完美城市广场应该是文化与景观形态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推动下,富含特定民族文化的乡村生态宜居景观规划设计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黔东南地区的广西程阳八寨、西江千户苗寨两个村景观改造案例的实地调研,拍摄现场照片、村民问卷调查,总结出每个乡村的景观营造特点,对他们居住条件整治、公共环境治理、乡村风貌改造等方面的可取之处借鉴,总结出3个规划策略:保护生态环境策略、村民生活环境整治策略、人文景观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广场是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广场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塑造文化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新世纪广场的方案设计,探讨了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何苗 《广东园林》2023,(2):65-68
石湖码头位于泉州石渔村,是古代泉州港繁荣商贸活动的重要见证。石湖码头的环境整治工作是在遗产观指导下的一次探索,遵循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两大原则,研究了石湖码头的历史价值,以及古码头与其所在海岸、村落地形地貌的历史空间格局关系,并且深入调研了村民现实需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代人的生活需求。通过环境整治,还原了古码头历史格局,恢复了周边区域传统风貌,改善了村庄环境,促进了村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同与配合,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战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阐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广西现状,结合广西启动的乡村风貌提升行动要求,分析设计介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探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设计准则,讨论设计介入在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长效机制,为国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易帅 《广东园林》2023,(2):17-2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生态、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出现衰退,使得乡村景观价值受到减损。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丰富乡村社交活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培育乡土文化景观等策略能够提升乡村景观价值。以邓岗村泥浦涌公园更新设计为例,剖析其乡村景观价值衰减现象,并针对其深层影响因素,基于乡村景观价值提升视角,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多元化活动空间、串联里水河滨江带、及重塑榕荫空间等具体措施改善景观价值受损状况。  相似文献   

19.
城市街道空间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文章以天津南京路景观环境整治为例,在传承文脉前提下,着重从交通功能、商业氛围、人性化空间营造等方面对主干道街景的有机更新进行阐述,对类似城市街道空间的整治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上海市奉贤区奉浦街道办事处所辖淀港、横泾港,其河道两侧居住用地密集,日益成为该区重要通廊,为了展现奉浦时代风貌、突出文化特色、完善配套设施、构建滨河景观,特此对该地段进行景观工程改造。针对滨河景观工程改造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现状景观测绘、无人机航拍、水情调查、游览策划、居民区调研、景观提升设计等内容点亮奉浦社区绿色空间,充分协调社区居民与广大市民之间的资源共享关系,从而实现景观工程改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