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如何有效使用外源激素提高母猪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从分娩开始到下一次妊娠,无不受机体内分泌的生殖激素所支配。母猪不发情、配种期延长、产仔分散,给母猪的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生产上常常使用外源性激素或外源激素类似物有意识地人为干预母猪的发情过程,促进多数母猪发情和排卵同期化。但由于母猪营养问题、运动量少、应激、疾病等因素往往导致母猪机体分泌的生殖激素不能满足其生殖生理需要,因此,猪场需要采用外源性激素类药物诱导母猪生殖生理过程的正常发生。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外源激素类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2.
日粮能量通过代谢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瘦素(Leptin)、甲状腺素、IGF-Ⅰ以及葡萄糖等代谢信号为媒介,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此外,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影响性腺激素分泌及卵巢发育。能量负平衡时,GH脉冲的频率和振幅提高,而血浆IGF-Ⅰ被抑制。Leptin浓度在短期限饲或禁饲时都低于正常组。胰岛素及Leptin在初情期前母猪生殖机能有重要作用,胰岛素是营养代谢与母猪生殖机能相互作用的一个媒介,IGF能够长期影响母猪生殖机能,甲状腺激素对初情期前母猪生殖机能有影响,因此能量通过代谢激素影响初情期前母猪生殖机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蓬勃发展,生殖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增加产仔数,缩短产仔周期;生殖激素用于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乏情以及妊娠  相似文献   

4.
<正>母猪的正常繁殖对猪群的扩繁非常关键,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影响非常大,可以直接调节母猪的生殖活动,因此需要根据母猪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激素调节。母猪的生殖过程十分复杂繁琐,期间包括卵子的产生、卵泡的形成、卵子的排出以及母猪发情等多个方面,如此进行周期循环。而这些生殖现象均与母猪体内的生殖激素存在紧密的联系,它可以有效调节母猪的生殖活动,影响其生理机能。1生殖激素种类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率,增加产仔数,缩短产仔间隔;并在防治母猪不孕、乏情、难产等生殖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对分娩延迟母猪的诱导分娩 症状:母猪妊娠期满后仍无分娩预兆,为防止宫内仔猪的死亡、子宫炎症,保证母猪产后生殖机能的正常恢复,降低繁殖母猪的淘汰率,对延迟分娩的母猪进行激素诱导分娩。  相似文献   

7.
母猪乏情是集约化猪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饲养瘦肉型品种猪和采用超早期断奶的猪场,从而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方式是采用生殖激素人工诱导母猪再次发情。基于此,笔者采用氯前列醇钠等3种生殖激素对乏情大约克母猪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猪生殖调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母猪生殖调控技术是指应用外源激素或各种生物学因子调控母猪生殖性能的技术,因而也称为母猪的生物调控技术。应用外源激素对母猪进行生殖调控的研究论文很多,但是有关在大型种猪场内长期使用激素调控技术,进行母猪繁殖生产的报道却并不多见。Huhn等(1996)[...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繁殖力低下是困扰中国养猪业的瓶颈问题之一,提高母猪的生产利用率成为各大规模猪场的关注话题。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实践专家推出"提高母猪繁殖力"系列专题,围绕猪群精细化管理、母猪全方位营养、新型生殖激素的应用和人工授精与后备母猪管理四大板块展开。本期本刊编辑部特邀猪场实践专家和激素药物知名厂家,从内源生殖激素调控、外源激素的调控与应用、国内外应用于母猪的生殖激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外源激素药物等话题展开讨论。养猪人在生产上遇到的复杂问题,如为何母猪难以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效率,增加产仔数,缩短产仔间隔,并可用于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以及妊娠母猪分娩延迟等生殖疾病,效果显著。现笔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