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生态理念视角对阿者科村落景观的环境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和管理生态4个方面分析了阿者科村落景观文化所蕴含的生态理念,探索了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村落建设过程中巧用自然规律,提出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平衡点正是时下景观设计中一直所追寻的,对构建宜居到利居到乐居的现代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观察世界的能力大幅提升,设计与研究的尺度得到了极大拓展,星球化(planetarization)与在地性(locality)同时成为空间设计学科重点关注的议题,近年来涌现出多个新思潮。基于克莱因四元群模型构建的风景园林思潮研究计划旨在建立一套理论框架以对不同研究实践进行更系统的讨论分析,为国内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带来新的思考,并运用新理论框架重点介绍了4个风景园林思潮,包括星球城市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理论、新地理视角中的空间叙事、关注本土议题的风景园林研究以及直觉导向的在地探索。  相似文献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早在1948年秋,前身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已开设了庭园设计课程。此后,华工依托建筑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设置了风景园林研究方向。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学一级学科下自设景观建筑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05-2011年开始招生。2004年,设立了景观教研室,景观建筑设计本科专业招生,该专业于2013年开始更名为“风景园林”。2005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之一。2011年,获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12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学硕士生和博士生。2012年,获全国首批设立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4.
星球城市化:风景园林的新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淦东 《广东园林》2020,42(5):76-80
星球城市化是建立在对城市/非城市二元论批判上提出的立足全球尺度的城市理论,其对非城市区域的关注与思考,以及操作性景观等概念的提出,均论证了这一城市研究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科的密切联系。以星球城市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思潮近年来对风景园林的教育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星球生态学、星球建筑学以及星球基础设施等新概念的提出为学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与操作手法,同时也促进了风景园林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良性交流与补充。在星球视野下的风景园林学科将凭借其综合性与包容性,在全球人居环境营造中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生态位理论(niche)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的理论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而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的景观生态学作为风景园林学科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者在简单介绍生态位理论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的同时,尝试着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生态位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想要打造具有社会价值的城市园林景观,必须有效结合地域乡土植物的形象及其自身蕴含的文化气息,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才能突出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字景观技术是风景园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技术与风景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结合现有研究已知数字景观从技术角度来分类,包括了信息采集、数字景观信息分析、可视化与模拟。而从技术复杂度而言,技术需求逐级递升。从应用深度来划分,有模型、协同、复合三个应用层次,应用深度逐级递升。数字景观技术的三种技术分类结合三个应用层次,可以形成数字景观教学循序渐进的梯级构建路径。基于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已有学科体系,结合数字景观技术应用成熟度分析,研究分步推进的改革办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背景下风景园林师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不同与联系。在阐述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和程序步骤的基础上,对现代风景园林整体性框架作了总结与梳理。同时,根据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系统规划及城市规划、综合性地产开发、城市的商业和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社区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公园及娱乐设施规划设计和旅游度假设施规划设计6种类型,以及项目规划、场地分析与市场分析、景观概念设计、景观方案设计、景观初步设计、景观施工图设计和景观施工配合7个设计步骤,进一步明确了现代风景园林行业对风景园林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据此提出加强风景园林师培养的建议,即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建立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培养正确的形态美学观念、环境生态观念和人文社会观念;强化资料收集与理解能力、现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的训练;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培养心态端正、积极学习、了解行业、坚持付出、有社会责任感的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风景园林学科对应用型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风景园林设计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本科院校在学科发展与教学上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式,然而部分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存在重理论及软件技能轻营建实践的教学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以不能满足当下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景观小品设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对该课程开展教学实践与融合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培养实践技能与建立风景园林价值观。一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多种类型景观小品的设计,将所学艺术构成、植物、材料、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融合,在动手营建的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并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将实践环节与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播相结合,培养学生作为风景园林人的正确价值观,也让其设计具有温度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广东园林》2020,42(5):72-75
广东园林杂志海外风景园林思想专栏的首篇访谈有幸请到了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前系主任,同时也是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提出者与主要倡导者的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教授。星球城市化与景观都市主义都是以城市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瓦尔德海姆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研究者,对星球化议题同样有着深刻的见解。本次访谈集中探讨了星球化与在地性的并存性及其关系、风景园林学科自身折射出的社会不公平性、景观都市主义者的身份与责任、多学科协作中风景园林的角色与潜力,以及学科内核从生态规划往设计文化转向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CIS”的园林标识系统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有关标识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结合CIS战略,归纳梳理了园林标识系统的5大功能:创建无形资产的功能、界定领域的功能、服务的功能、管理的功能和美学的功能。通过提升和完善园林标识系统的功能,使得园林标识系统成为园林的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和设计者之间建立良好交流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是国内知名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笔者著文对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表示祝贺和冀望。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广东园林及其当代的代表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成就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论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意义,即,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发展顺应时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第三部分,着重介绍广东风景园林的地方特色,希望设计人员能够学习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园林的特色和广东园林的地方风格,博采众长,发扬创新,与时俱进,撑起广东园林设计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13.
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国内外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分别从评价方法、评价途径以及评价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1)各种评价方法综合应用, 取长补短; (2)加强公众参与, 体现“以人为本, 景为人用”的理念; (3)加强数字图片编辑和森林景观可视化研究; (4)以森林景观评价促进森林景观建设, 促进森林游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200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年会主题——融合与生长,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分析中,探讨当前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学科专业名称的统一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专业教育评审制度的建立是风景园林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册风景园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园林行业安全意识缺乏,分析园林安全的特点,提出园林安全的概念;从园林规划设计安全和园林工程建设安全两个角度探究园林安全的监控手段和防治措施;最后从园林安全的评价标准、园林安全的法规系统和加强园林安全宣传教育3个方面提出具体方案,以期满足日益紧迫的园林安全建设要求,为推动我国园林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景观连接度在森林病虫害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连接度作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是对景观结构促进或阻碍生态过程的景观度量。景观连接度为森林景观结构与病虫害种群空间分布、栖息生境景观结构格局、扩散能力及途径等生态学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基于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对景观结构响应的生态学过程制定森林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符合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基本要求和原则, 为安全、有效、持续地控制森林病虫害提供理论基础。简单介绍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特征、研究内容和生态学意义, 就国内外景观连接度应用于森林昆虫与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展望了景观连接度在森林病虫害控制中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森林经理学任务上的系统调控性、内容上的综合性及定位上的宏观指导性,阐述了森林经理是景观生态学在森林景观中的实现手段,景观生态学为森林经理工作提供景观水平的理论指导。并从研究对象、稳定性、人工干扰、邻接性、尺度转换等角度论述了现代的森林经理必须吸收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应用异质理论和系统理论,建立比较完善的适应于学科发展的森林经理学理论体系,为三级学科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东强  李海燕 《绿色科技》2013,(3):111-113,117
指出了景观陶艺是基于文化景观而形成的兼具人文与自然特性的复合型微景观,作为微景观元素分散置入景观环境,传承着人居环境文化的演绎变迁。基于景观设计和文化景观感知的视角,对景观陶艺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景观生态学是国际上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生态学理论,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针对目前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指出了人工林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林培育的原则、营造技术及经营措施,并对人工林健康发展提出了6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工林培育技术与景观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是国际上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生态学理论,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文中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针对目前人工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指出了人工林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工林培育的原则、营造技术及经营措施,并对人工林健康发展提出了6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