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署,为高校全面发展与学科建设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应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瞄准世界一流涉农学科,立足现有涉农优势学科,精选凝练学科发展新方向,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寻求学科交叉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涉农学科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4所农业高校与欧美5所涉农高校的学科实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我国农业高校和欧美涉农高校的学科实力,根据ESI数据库中各高校SCI收录论文的统计资料,针对我国4所农业高校和欧美5所涉农高校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在学科整体水平上,我国4所农业高校与美国3所涉农高校的差距很大,但论文数的增长速度要比欧美高校快得多。我国农业高校内部最强势学科为植物学与动物学,而美国涉农高校最强势学科为临床医学或工程学。我国农业高校在学术论文快速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升论文的质量,在近5~10年内追赶的目标应锁定为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按照国际学术领域排名的可比指标,进一步增加跻身国际一流的学科是我国农业高校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流涉农大学的发展逻辑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一流农科大学、国内一流农科大学三类样本,简要分析国内农科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并借此探索世界一流大学所具有的共性特点,即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体系、广为涵盖的科学研究领域、纵深推进的政产学研合作等。世界一流涉农大学的成长与发展的逻辑机理为我国农科大学走向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带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即强化基础学科实力为重点构建学科体系,稳打稳扎推进办学多科性发展,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协同共进,以加速农科大学高水平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知识生产的理性判断,作为"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拥有若干世界一流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大学,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特征及农科优势、公益行为等个性特征。基于QS、NTU及ESI学科等排行指标,对世界顶尖涉农大学及中国涉农高校进行现实考察。借鉴世界顶尖涉农大学的发展经验得出:保持农业学科竞争优势、突破知识瓶颈以及推动协同创新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联合培养模式在于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破解涉农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十年来对涉农专业研究生与校内不同重点学科、校外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企业等进行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了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论文答辩为核心的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存在忽视各学位类别的价值定位、各专业学科的独特性以及受教育者获得公正评价权的问题,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精细化分工时代,研究高校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的现代转向对促进我国硕士教育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要实现高校硕士研究生答辩制度的现代转向,需在客观分析改革阻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域外国家地区的经验,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路径,先在国内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进行试点,有限拓宽硕士研究生学位答辩方式,提供专业学位硕士多元答辩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高校是孕育新型农业人才的摇篮。鉴于导学共同体构建及其培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涉农型研究生特征,将CIPP模型引入导学共同体的构建中,进而建立基于CIPP模型的涉农型研究生导学共同体评估指标体系。首先,通过梳理一般性研究生培养的导学共同体评估要求,并结合“新农科”背景,构建涉农型研究生导学共同体综合评估体系。进而,通过问卷进行相关者态度测评,利用有序比值法赋予指标权重以确定评估指标重要性。最后,将指标体系应用于具体案例,提出构建涉农型研究生导学共同体评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涉农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单位和招生门类不断增多、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专业学位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评价环节,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教学激情、数量结构等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应利用涉农高校的优势,对学生及教师的教学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和评价环节进行改革,对农科高校教师的数量结构、实践能力和教学热情等方面进行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农科技术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24所涉农高校调研数据发现,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培养模式照搬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等诸多问题,这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的目标不符。建议在“双一流”目标的引领下,立足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特点与需求,精准定位专业学位建设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招生方式,畅通学历提升通道;加强“实践型”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突出物质奖励;加强基地建设,落实实践教学根本任务;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水平,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破除科研论文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此推动我国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燕  朱伟  张小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69-13970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探索研究生教学新模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加强实验室建设4个方面建立了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期为增强我国食品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该文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提早培育、择优选拔、"责权利"匹配、多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涉农高校的农艺与种业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其目的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但现存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目前关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求.该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家科技小院相结合方面,融入农艺与种业专业园艺方向硕士培养中,探讨了其对园艺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果,以期为涉农高校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涉农高校工科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客观分析涉农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新挑战:乡村振兴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更加精准;新工科改革新趋势推动涉农高校人才变革;强化一流课程建设对涉农高校工科专业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应立足涉农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加快推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变革。研究以具体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基于异步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在明确改革总体思路基础上,从线上理论教学设计实施、线下理论教学设计实施、实践教学设计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考核及评价体系等层面具体探讨改革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培养造就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项目是地方高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2014—2017年派出研究生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地方院校研究生参与公派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恢复调整期、曲折前进期、改革探索期和快速腾飞期四个时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高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部分涉农学科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得到充分认可,社会服务特色进一步彰显,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展望未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需把握时代脉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新农科",助力打造美丽中国;推进综合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以本为本,夯实发展之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方农业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文章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围绕国家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评价体系和任务导向,初步分析了一流学科的遴选思路和建设领域,凝练了学科优势领域,探讨了学科发展规划的编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的启动,为我国农业院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ESI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评估与衡量的世界标准。基于ESI学科排名,重点分析农业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所遇的论文产出、科研能力、师资队伍、培养质量、国际影响等现实困境,并且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影响四方面提出农业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坚持立德树人,精心培育一流创新创业人才,为共克时艰、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做贡献,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文章分析了培养涉农创新创业人才的紧迫性。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其120年来在"宏农学扬国光"价值追求下的办学尤其是人才培养的特点与成效。文章提出,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路径包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新农科",响应重大社会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基于"三螺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开放驱动以提升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世界高水平涉农大学的科研现状,以农业科学为例,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深入剖析了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农业科学领域前4位高校即瓦赫宁根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研究发现:从高被引论文的作者角度来看,4所学校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汇集了一定数量的学科领军人物;从论文署名人数维度来分析,4所学校总体上的科研合作团队规模在逐年扩大,单独发表论文的学者比例逐年下降;从国际合作的机构分布情况来观察,4所学校都将国际合作作为促进本校科研发展的重要举措;4所学校都获得了不同渠道的基金项目资助,其中政府资助成为主体,同时科研项目资助也呈现出社会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本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点学科发展决策提供情报线索,对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路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平  聂志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192-196
结合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乡村振兴背景,该文提出涉农高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2个模型.理论模型关注我国农业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包含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宏观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为若干要素,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能力,为培养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关注如何有效培养乡村志愿服务能力,以三环结构将实质、个体、组织3个层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阐述个体和组织层面如何行动以实现实质层能力要素的改善.理论模型是实践模型的目标导向,实践模型是理论模型的现实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