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了武汉老旧小区存在的居住环境硬件老化、友邻氛围淡薄等问题。从城市更新改造设计角度提出了应根据老旧小区的现实困难与居民需求,通过改善居住空间与配套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整体风貌与景观体系、提升社区服务与管理、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形成"共享、便捷、绿色、人文"的社区公共活动网络空间,以推动社区空间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
广州作为一个高速扩张的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换代却相对缓慢,因此存在了大量历史风貌和居住问题兼具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自广州市于2015年提出以来,在多个老旧小区都完成了相应的实践。以广州市4个老旧社区为案例,在梳理了其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的措施,并通过问卷形式在居民中调查改造后的居住体验后,总结出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策略:建筑内部的修复、公共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升级与补充、历史文脉的挖掘。最后,在对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存在的活动空间破败、功能服务设施缺位、道路交通无序、绿化景观能力不足、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以郑州市国棉一厂小区更新改造为例,运用行为交互、知觉交互和情感交互等设计策略,探讨交互性景观设计理论下老旧小区室外环境的改造方法,进行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更新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后续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而老旧小区原有居住环境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对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势在必行。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的视野下对达州老旧小区进行了实际调查和现状分析,从绿地景观、活动空间、建筑环境、道路环境、人文精神5个方面总结提出了改造策略,以期对城市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提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平灾结合的城市空间设计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南京天津新村小区是典型的城市密集型老旧住宅区,这类小区几乎都缺少应急避难场所。通过场地调研和空间分析,文中对该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有效的平灾结合改造设计,以达到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起居场所,依据养老规范及原则进行设计的社区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新建养老社区已根据相关要求建设,但新建小区量少无法惠及大部分老年人。国家提出整合资源改造如老旧小区等的居住环境,以达到普惠性养老的目地。我国许多老旧小区由于设计时标准相对较低,现今缺乏适老化的公共设施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休闲空间,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舒心、适宜的养老环境。着眼于此,选取昆明市永胜路社区金龙小区作为研究地,先调查分析了该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再从空间、公共服务、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适老化策略:减少缝隙空间保留原有植被增强老年人的可识性,增设出入口保障老年人快速到达健身场所,改建公共服务场地增加设施,对道路进行重新分级并铺设防滑铺装。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四平市老旧小区的实地走访和调研,针对老旧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四平市老旧小区园林景观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老旧小区园林景观改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社区绿地作为居民最贴近的景观,已日渐成为居民的“户外客厅”。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老旧社区逐渐被城市发展所遗忘,面临着社区绿地面积少、荒废空间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等现状,老旧社区微空间急需激活与重塑。以长沙市侯家塘社区红旗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社区微空间类型,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方面出发,提高老旧社区的利用价值,促进老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并着重从健康生活角度探析社区微空间的改造与建设,总结提出了4个更新策略:即开放天台空间、激活闲置场地、创造交流空间和营造健康氛围。以使老旧社区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背景下,强调居民休闲游憩与美好生活的联系,关注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休闲游憩功能及其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以北欧国家芬兰为经验借鉴,研究了赫尔辛基市社区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游憩功能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方法,重点剖析其空间营造过程,归纳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员等多元主体的营造职能。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情况,提出空间战略整合、空间生产转型以及空间绩效优化提升等相应的营造策略,系统提升社区公共开放空间休闲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修"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相结合,成为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增加公共空间"是城市修补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相对于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小尺度公共空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缺乏利用与管理,逐渐成为城市的消极空间。口袋公园因其面积小、选址灵活、斑块状分布的特点,似乎与生俱来就是"城市修补"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房山区口袋公园项目为例,旨在探索一种低成本、可复制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微修补"的方法,作为对城市公园系统的补充,提升百姓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作为城市文化环境中的一块净土其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规划设计水平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底蕴。目前,郑州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功能缺乏、形式简单、维护需求量大等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郑州市建成区15个高校校区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文中分析具体群落结构内容,得出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期为郑州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广州市老旧住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老年人群较多,社区自发种植较为广泛。对广州市4个典型老旧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空间类型及使用评价,对广州市老旧住区自发性种植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分类,对居民植物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从中对城镇化过程中都市空间利用的不同模式在广州老旧住区可发展的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都市户外绿化空间的地域化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趋势下,TOD开发模式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TOD开发模式以其自身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在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D开发模式对区域绿道、公共绿地空间与步行社区、街道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以期为其他层面的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全龄社区多针对不同年龄的群体营造其专属的公共空间,空间的分异不利于不同代人群的交流沟通、互惠互利。代际融合式全龄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然而面临着代际需求复杂、动态多变等多种挑战。针对性地引入包容型设计和社区共生理念,提出了满足代际需求和适应生命周期的营建策略,期望在横向层面上细分代际差异、整合空间功能,在纵向层面上推动代际传承与社区共生,营建促进代际融合的、可持续性的全龄社区。  相似文献   

15.
黄金凤  杨洁 《绿色科技》2011,(12):35-37
指出了城市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形态,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内涵是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析了徐州城市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徐州地域文化主线,着重论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16.
公共健康导向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流行病不断爆发,尤其是当下正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共健康问题,以及在此导向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通过再次思考公共健康的含义,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公共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效用的影响,探讨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应用的问题,其中问题主要体现在植物总种类偏少、乡土种类偏少、基于公共健康效用群落配置模式的缺乏和生态系统营造整体理念的缺乏,提出了药用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重要性与模式,并以粤港湾大湾区为例筛选出对公共健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100种城市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3个老公园改造与更新实践的分析与研究,归纳总结出适合老公园改造与更新的方法及实践,使老公园重新焕发活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公共绿色空间,使老公园的发展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8.
2020 年广州市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纳入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当中,全面推动村级工业园的升级改造,村级工业园的空间利用得到了更多关注。在全面分析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数量、规模、分布及产业定位等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方面的三大问题:建筑通达性差、空间粗放利用、建筑立面破败。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村园建设的自发性致使村园功能割裂,利益导向下的公共空间缺失,建设时序混乱使得设计风格迥异等。最后以海珠同创汇、天河沐陂科贸园为研究对象,提出连通内外空间系统,整顿园区室外环境,升级园区建筑立面的村级工业园空间利用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